骑士精神(真)


骑士精神(真)


骑士精神

别林斯基他构成了所谓的“绅士精神”形成了现代欧洲人对于个人身份和荣誉的注重,对于风度、礼 节和外表举止的讲究;公平竞争的精神品质。 永远的神话——不灭的骑士精神

骑士精神,信奉于一种信仰。站在孤高的峰顶,任由风左右着已破损的衣衫,拍一拍满是土灰的铠甲,抬起沾满血渍的脸,微笑,凝望远方。名誉、礼仪、谦卑、坚毅、忠诚、骄傲、虔诚……

于男人精神层面的骑士精神,是贯穿在人类发展整个过程的。无论古往今来,东西南北,皆不出其外。日本有武士精神,他们效忠的是天皇。中国有侠道,他们效忠的是天,以及天定的道德准则,有所谓的替天行道。而西洋的骑士精神最为浪漫,他效忠的如果是一个女人,也绝不会成为别人的笑柄。

他们的身体已经流了太多的血,但是,他们对帝国的忠贞不渝的精神却像一副坚实的铠甲,保护在祖国的胸前。有了骑士的矢志不渝,才有了帝国无与伦比的骄傲与矜持。

我相信,我们每一个战士、骑士的精神家园,都有一个可以为之付出一切的帝国,那就是我们的信念。

帝国是高傲的、圣洁的,即便是落难的帝国。为什么?因为他还有骑士忠贞的保护,这个骑士用他的生命捍卫了骄傲的帝国,没想过得到什么,有的也许仅仅是帝国对他会保护自己的那份自信。

为了帝国的那份与生俱来的高傲与自信,骑士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对他来说,为了达到自己保护帝国的使命,生命,是可以拿去的。

后冷兵器时代,骑士精神转化成了绅士风度。这种由骑士精神转变而来的绅士风度,已经成了现代文明生活中男人的基本人格准则,并推而广之蔓延到了全世界。

绅士风度,一种富有浪漫色彩的侠义精神。在我们这个社会,某种意义上成了男人素质的象征。

我们不能让自私、贪婪、诱惑、自暴自弃等邪恶的力量侵犯到我们内心深处的公主。也就是说,无论我们身处怎样的环境,都不能失去我们的正义感,都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作为一个男人,我们需要这样骑士精神。

在这个世界里并不缺乏骑士精神。所以,我们每天都被一些真实的故事所感动着。

是啊,骑士精神就是一种信仰,是人们战胜一切丑恶的利剑,也是男人的一种风度。

最初的骑士道

最初所谓的骑士道,就是为了达成守护主君义务的事情以今天的标准,无外乎以下三种:

一、作为封建制度的组成部分;

二、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

三、一种个人的行为方式、荣誉观和道德准则。

公元800年,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一统西欧,被教皇加冕为“伟大的罗马皇帝”,12名跟随查理大帝南征北战的勇士就当然成了“皇帝的侍卫”,他们被人们称为“帕拉丁(Paladin)”,即圣骑士,统帅着当时加洛林王朝的法兰克骑士们。

“骑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它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但它也积淀着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如别淋司基指出的”对个人的人格的爱护和尊重;为被压迫者和被迫者牺牲全部力量乃至生命的慷慨勇敢精神;把女子作为爱和美在尘世上的代表及作为和谐,和平与安慰的光辉之神而加以理想化的崇拜等等,西方学者指出:从选择品德的倾向来说,传统在欧洲占上风。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对现代欧洲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它构成了西欧民族中所谓的“绅士精神”形成了现代欧洲人对于个人身份和荣誉的注重,对于风度。礼节和外表举止的讲究;对于崇尚精神理想和尊崇妇女的浪漫气质的向往;以及恪守公开竞赛,公平竞争的费而赖精神品质。总之,它使现代欧洲人民族性格中既含有优雅的贵族气质成分,又兼具信守诺言,乐于助人,为理想和荣誉牺牲的豪爽武人品格。

这些都是当时的身份象征。

骑士八大美德

谦卑(Humility)、荣誉(Honor)、牺牲(Sacrifice)、英勇(Valor)、怜悯(Compassion)、诚实(Honest)、公正(Justice)、灵魂(Spirituality)

谦卑

彬彬有礼,尊敬他人,谦虚谨慎,这就是骑士日常生活中的待人之道。骑士有其骄傲的一面,因其荣耀与地位,但骑士不等同于其他贵族的地方之一就是他同时还有谦卑的一面。谦逊的态度不仅仅是面对年轻貌美的女士和身份显赫的贵族,在对待平民时,骑士也绝不会恶言相向。骑士尊敬所有善意的人,他的礼貌几乎是与生俱来。我们曾无数次看到影视文学中描绘的那些场面:一个穿着精致软甲、拥有金色卷发的年轻男子,单膝跪在一名心仪的女子裙下,表白着他的爱意;一名仪表堂堂高大威严的男子,半鞠躬地拉开马车的门,面带微笑地目送一位老态龙钟的平民上车。这便是骑士谦卑的写照。

如果你是一个骑士,你就要在面对所有未怀恶意的人时,都谦和有礼。

荣誉

荣誉从何而来?荣誉对骑士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为荣誉而战!甚至不惜牺牲一切!这是骑士恪守的信条。骑士团光亮耀眼的徽章在太阳下醒目地提醒着它的佩带者:这就是你的骄傲。“骑士”这一称号本身就是一个荣誉,获得这样的称号并不容易。一名候补骑士想要成为正式的骑士,需要经过很多严格的考验,那不仅仅是需要高明的骑术,还需要有杰出的统率力、丰富的战斗经验,和一个显眼的标志性成绩。

荣誉来自神祗和人们的认可。神祗赐予合格者以骑士的荣耀称号,但日后的言行举止能否不辱没骑士团的荣光,还需要看是否坚持信仰,一如既往地为神为人民而战。骑士称号不是具有坚定信仰者的终点,而是他们的起点。

人们关注你,神亦如此。骑士,你不可有丝毫懈怠。珍惜并且捍卫你的荣誉吧。

牺牲

骑士,你是否具有这样的勇气,在需要你付出代价来成全大多数人利益时,你敢于牺牲么?也许是牺牲物质利益,也许是牺牲生命。你必须具备这样的勇气和魄力,才是一名称职的骑士。

有时候,那些忠诚于教会和骑士团的骑士们未免有些可怜。他们信仰的神祉无疑在享受着他们的牺牲。如果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那么从全局来说,牺牲当然是值得的。但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的政治利益有时候会造成个人和历史的遗恨。在著名的电影《铁面人》里有这样的一个情节:菲力普亲王被他的弟弟——国王路易关押在巴士底狱里,忠于菲力普亲王的骑士团冒险将他救出后,结果遭到了路易国王火枪队的伏击。这个时候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发生了:路易下令开火,但火枪队并没有扣动扳机,相反,他们丢掉枪支,庄严肃穆地向菲力普亲王骑士团仅存的4名血迹斑斑的骑士行礼致敬,至高无上的国王在此刻也失去了尊严。骑士,才明白骑士。

让我们向那些勇士们致敬吧。向那种牺牲自我的精神表达必须的礼仪和尊敬。

英勇

毫无疑问,怯懦者不配冠以骑士的荣耀头衔。没有勇气的人根本就无法通过骑士的测试。骑士必备的品德之一就是勇敢,无所畏惧地向邪恶宣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弱小,你决不能退缩。

奇幻文学和游戏里常说的屠龙,是对一名骑士最奢侈的考验。和龙对抗,这是生和死演绎的华丽舞蹈,你很可能要葬身龙穴。但如果你击败了强大的龙,你便能获得“屠龙英雄”这种无上荣耀的称号。

英勇当然也体现在战场上,挥舞长矛向敌人发动勇猛的攻势,去获得最后的胜利,这是每一名骑兵天赋的使命。在传统的回合战棋游戏中,骑士往往是最勇猛的作战主力。

怜悯

同情弱者,骑士要有一颗博大包容的心。骑士肩负着除恶锄奸伸张正义的使命,骑士虽然是效忠于领主或王室,但正义才应该是他们行为的准则。

对于勇于牺牲的对手,骑士内心里充满了尊敬之情,这导致他们敢于违抗王令。中国也有英雄惜英雄的说法,在迫于局势不得已成为对手的两人当中,可能友谊大于仇恨。

诚实

无论在何处,诚实都是值得称赞的美德。作为骑士,诚实也是一种必须的品质。因为骑士在欧洲贵族阶级里,是最低的一级,一名骑士要想有不错的人际关系,就要有很好的信誉,这必然要求他诚实不欺诈。大部分的骑士团规章里在显眼的位置上也注明了一条:骑士必须忠于自我的灵魂。

著名的圆桌骑士——兰斯洛特也正是坚守承诺的代表人物。当他被亚瑟王待为上宾时,其余的圆桌骑士表示出了他们的不满。于是兰斯洛特和他们定下了一年零一天的期限,用这段时间去证明他的勇气和仁慈,接着他出发去除掉了邪恶的加隆爵士和凶狠的巨龙、打败了50个盗贼、杀死了2个巨人,最终在一年零一天的时候返回了城堡。他的诚实令他成为了亚瑟王最伟大的圆桌骑士。

骑士,要想得到别人的信任,就得诚实。坦然面对自己的灵魂,要经得起神的审问。

公正

公正无私,严守法律,按章办事。

在历史上,因为骑士的阶级本质,他们不可能完全执行公正。中世纪的欧洲,毕竟是君权神授的年代,君王的意志就是神的意志,是不可违抗的,骑士只不过是君王的附属罢了。

当然,所有年代都有些“叛逆者”存在。据说中世纪有一名日尔曼骑士不满于国家法律的不公正判决——一名无辜者被判决死刑,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行刑日劫走了死刑犯。我们很容易想像到这名勇敢的骑士为恪守公正最后付出了何种代价。今天在德国一个博物馆里,还保留着这名骑士的雕像,以供后人瞻仰。嗯,我们看到了,对于不公正的事情,历史总会还以颜色,予以纠正。今天,这名骑士得到了应有的褒奖。对于公正者,历史迟早要给予他公正的评价。

以亚瑟王组建圆桌骑士时发下的誓言来结束这一段吧!“我尊贵的武士们,让我们在此一起立誓。我们只为正义与公理而战,绝不为财富,也绝不为自私的理由而战。我们要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我们也要互相支援。我们要以温柔对待软弱的人,但要严惩邪恶之徒。”

灵魂

Spirituality也可以翻译理解为精神和灵性这种美德,含有对神旨的领会能力在内,骑士必须敬仰神,要热衷于为神作出奉献。在中世纪的年代,爱基督爱教义,是一种必须具备的高尚素质。

骑士法规

The Knights Code of Chivalry and the vows of Knighthood

To fear God and maintain His Church

敬畏上帝,维护主的教会

To serve the liege lord in valour and faith

为主献上勇气与信仰

To protect the weak and defenceless

保护弱小和无助的人

To give succour to widows and orphans

给寡妇与孤儿帮助

To refrain from the wanton giving of offence

不可无礼的冒犯他人

To live by honour and for glory

活得尊严以及荣誉

To despise pecuniary reward

不看重金钱的奖赏

To fight for the welfare of all

为所有人的幸福而战斗

To obey those placed in authority

遵从当权者的指令

To guard the honour of fellow knights

维护其他骑士们的尊严

To eschew unfairness, meanness and deceit

回避不公正,恶意以及欺骗。

To keep faith

持守信仰

At all times to speak the truth

只说实话

To persevere to the end in any enterprise begun

坚持到底

To respect the honour of white women

尊重纯洁的女性

Never to refuse a challenge from an equal

绝不回拒同等之人的挑战

Never to turn the back upon a foe

绝不背对敌人

骑士宣言

这些是骑士在册封典礼上要说的誓词,前半段由领主,主教或者将被册封者的父亲来说,

Be without fear in the face of your enemies. Be brave and upright that God may thee. Speak the truth even if it leads to your death. Safeguard the helpless. That is your oath. And that so you remember it. Rise a knight!

强敌当前,无畏不惧! 果敢忠义,无愧上帝!耿正直言,宁死不诳! 保护弱者,无怪天理! 这是你的誓词,牢牢记住!册封为骑士!

下面由受封者说:

I will be kind to the weak.

I will be brave and against the strong.

I will fight the all who do wrong.

I will fight for those who cannot fight.

I will help those who call me for help.

I will harm no white woman.

I will help my brother knight.

I will be true to my friends.

I will be faithful in love.

翻译:

我发誓善待弱者

我发誓勇敢地对抗强暴

我发誓抗击一切错误

我发誓为手无寸铁的人战斗

我发誓帮助任何向我求助的人

我发誓不伤害任何妇人

我发誓帮助我的兄弟骑士

我发誓真诚地对待我的朋友

我发誓将对所爱至死不渝

历史

「骑士精神」最早的意思是指马术。中古时代的精英战士,与农民、教士和那些靠自己的技术当上骑手和战士的人有所不同,其间差异在于他们拥有快而强壮的马、美丽与有攻击力的武器和制作精良的装甲,这些都是当时的身份象征。

到了十二世纪,骑士精神的意义转变为人生的整体规范。骑士精神规范的基本守则如下︰

* 保护老弱妇孺。

* 为公义而战以对抗不平与邪恶。

* 热爱家园。

* 为防卫教会而冒死犯难。

事实上,骑士和贵族会为私利漠视骑士精神。贵族之间的仇恨和土地的争夺,往往会摆在任何守则之上。例如,依日耳曼的部落习俗,酋长遗产由儿子均分,而非长子继承,为了争夺财产经常引发兄弟之间的战争。最好的例子就是查理曼的孙子之间的冲突。在中古时代,农民通常是瘟疫与内战的最大受害者。

在中古时代,国王会设立骑士勋位组织,组织中的高阶骑士必须发誓对国王与同伴效忠。成为骑士勋位一员可享有极大的名望,也因此成为国家里的重要人物。1347年,在百年战争期间,英国的爱德华三世成立嘉德勋位,并一直留存至今。这个等级是由英国二十五个最高等级的骑士所组成,他们必须保证对国王的忠心并在战争中全力以赴以取得胜利。

金羊毛勋位是由勃艮地的好人菲力在1430年时设立,为欧洲最贵重和最具权威的勋位。法国的路易十一设立圣米迦勒勋位以掌控他最重要的贵族。卡拉托拉瓦、圣地亚哥和亚耳冈达拉等勋位设立的目的,是为了驱策骑士将来犯的摩尔人赶出西班牙,他们在西班牙第一个国王,亚拉冈的斐南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

骑士的诞生

从墨洛温王朝的末代宫相同时亦是加洛林王朝的开创者“铁锤”查理开始就产生了骑士,也就是查理曼的祖父那一代人。

1 从查理·马特开始,欧洲开始正式用土地分封的采邑制来鼓励军事贵族阶层的形成。在此请注意“马特”(Martel)这个词是查理绰号“铁锤”的意思,并不是查理本人的姓氏,他的姓氏就是加洛林王朝的“加洛林”一词(Carolingian)。

2 此时自克洛维受洗开始已过去数百年,基督教思想已经渗透进法兰克王国的军事贵族阶层之中,“骑士是上帝的战士”其中世纪核心观念已经产生稚型。

3 查理·马特所鼓励发展的军事贵族阶层不是以往墨洛温王朝所惯用的下马重步兵,而是在马蹬传入欧洲之后所发展出来的冲击型重骑兵。

4 法兰克人传统习俗中的领主将武器授于武士的仪式已经日趋完善,查理·马特———“矮子”丕平———查理曼大帝三代人对罗马教廷的扶持和保护又使得基督教色彩日趋融入贵族生活之中,最终这种传统的法兰克武士授剑仪式形成了骑士授封仪式,也就是Knighting Ceremony。

————————————————————————

封建采邑

查理·马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还是卓越的政治家,为了改变法兰克王国的面貌,他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他废除了无条件分赠土地的制度,推行采邑制。过去,由于墨洛温王朝诸王实行将土地无条件赏赐的作法,耗尽了王室的全部地产,从经济上削弱了中央。那些“由于牺牲王室而创造出来的豪绅显贵阶级,千方百计地促进了王权的毁灭”。另一方面,由于封建化过程的发展,战争的连绵不断,自由马尔克成员纷纷破产,国家的兵源成为严重问题。所以,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土地占有制度,使豪绅显贵、军政官员和王室中央密切联系起来。查理·马特创立的采邑制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在土地占有关系方面实行的一种变革。 采邑制是一种有条件的土地占有制,接受采邑的豪绅显贵,必须提供自备马匹武器的骑兵,上下之间结成封主与附庸的关系。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要宣誓为封主效忠,随时应召为封主作战。如果附庸不履行臣属职责(如拒服骑兵役、滥用权力、窝藏盗贼、不敬敕谕、拒纳贡税等)就要收回采邑。起初,采邑制的分封是及身而止,如果封主或受封者有一方死亡,封主和附庸关系即告中止。封主或其继承人如果愿意继续从前的关系,或者受封者之子要继承采邑,都必须重新履行受封仪式,结成新的主从关系。这些规定后来逐渐废弛,到九世纪时,采邑变为世袭领地,但仍以服骑兵役为条件。这次改革,对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和西欧历史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它确立了以土地和服役为基本条件的臣属关系,削弱了贵族势力,加强了王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统一;采邑制推行之后,中小封建主都要服兵役,他们自备马匹,装备精良,构成了新型的骑兵,奠定了西欧中世纪骑士制度的基础;法兰克王国以后正是依靠这支骑兵,建立起强大的查理曼帝国。更为重要的是这次改革对欧洲中世纪社会关系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欧洲中世纪那种国王、大封建主、中小封建主之间层层分封的模式,就是采邑制确定的。随着改革的深入,法兰克王国的实力大增,查理·马特的权势也增加了,他实际上已经超越国王,成为法兰克王国的实际统治者。事实上,他也为正式接管法兰克王国在作准备。

查理·马特用来封赐臣属的采邑,首先来自没收谋叛者的土地,等到用完这些土地时,则开始征用教会的土地。法兰克人皈依罗马天主教会以后,从国王到臣民,都大量地向教会捐献土地、金钱和财宝,以求赎罪。教会也采用勒索、欺骗、诈骗、假造证据等各种勾当巧取豪夺。因此,教会获得了大量地产,成为最大的土地所有者,直接威胁和损害王室的权益。查理·马特除征用部分教会的土地作为采邑封赠臣属外,还任命了一批听命于他的世俗人士担任主教和修道院长。这些人从不穿着教士服装,依旧束带佩剑,实际上还是他的附庸。史料记载:查理·马特曾把兰斯和特里尔两个大主教区封赐给一个名叫米乐尔的封臣;把巴黎、卢昂等地的大主教区和一些修道院封赐给他的侄子休。

由查理·马特开始并由其子孙完成的土地关系的变革——采邑制的广泛实行,对法兰克王国正在发展的封建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它加速了封建化过程。采邑是连同土地上的居民一起封赐的,这就使大批的自由农民成为受封者的依附农民。其次,采邑制的实行巩固了中小封建主阶层,奠定了骑士制度的基础。骑士制度的产生和扩大,加强了封建主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的军事力量。查理·马特以及他的后代,正是依靠中小封建主的军事力量,扩展了法兰克国家的版图,为后来的查理曼帝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三,采邑制的实行,形成了封建贵族的等级制度。后来,大大小小的封建主们也把自己的土地作为采邑,逐次封赐给自己的下属,形成了以国王为首的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制度。采邑制成了查理·马特加强政治和军事力量的有效工具,然而,采邑制本身潜伏着一种和中央离心的力量。恩格斯在分析采邑制这一变革的特点时指出:“选择这一手段,是为了统一帝国,将豪绅显贵跟王室永久联系起来,从而加强王室,而结果却导致王室的彻底削弱、豪绅显贵的独立和帝国的瓦解。”最后这一点,是查理·马特始料不及的。

————————————————————————

骑士精神(真)


骑士精神

综上所述,经过“铁锤”查理、“矮子”丕平、查理曼三代人的发展,加洛林王朝已拥有整个西欧最强大的重骑兵军队。为封建主服骑兵役的军事贵族身份、以封建采邑作为经济来源、武士阶层所恪守的社会规则、基督教精神的融入、以及象征性的骑士授封仪式,这代表了中世纪初期的骑士在加洛林王朝已经成型,并成为之后整个欧洲的骑士制度源头所在。

塑造

在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会以其独有方式控制着整个社会,整个社会都围绕且依托着宗教信仰而运转。骑士贵族阶级正是在基督教信仰控制下,逐渐发育出了自身特有的,同时也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特有的骑士精神。骑士精神不仅是一种阶级意识,更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社会生活与自我认知的完美结合,它所承载的是整个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信仰与价值。

“骑士”一词在现代英语中为knight和cavalier。而chivalry则包含“骑士精神”和“骑士制度”的重要含义。“骑士”一词法语为chevalier,德语为ritter,意大利语为cavaliere,西班牙语为caballero。

“早期的骑士是起源于日耳曼习俗的重骑兵,是中世纪欧洲战场上的主力军;11世纪以后在教会的影响下,骑士逐渐演变为‘基督的战士’,并成为一种身份标志;13世纪左右在教会和社会环境的约束下,形成一种绅士风度和骑士精神。”。

什么是骑士精神呢?本文探讨广义的骑士精神,即chivalry。埃德加·普雷斯蒂奇(Edgar Prestag)认为,chivalry最初表示由重骑兵组成的军事贵族阶层,但在中世纪后期也表示整个骑士制度,包括骑士特有的宗教意识、道德观念和社会行为标准。莫里斯·肯恩(Maurice Keen)认为,chivalry是一种时代精神,其中混合着尚武、高贵、基督教化的因素。奥尔多·斯卡格莱昂纳(Aldo Scaglione)认为,chivalry是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骑士被改造成基督的战士,为信仰而战;第二个阶段是骑士被改造成彬彬有礼的君子。

骑士精神是基督教思想内涵的特定表达与骑士自身在社会大环境下自我认知的结合,骑士精神不仅对于骑士阶级本身是种强化,而且对于整个中世纪西欧社会的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骑士精神根源于日耳曼民族的尚武传统和忠诚习俗,又受到基督教宣誓及献身理念的培养,再经过宫廷文化的渲染,最终在中世纪形成。骑士精神具体体现为忠诚、英勇、慷慨、谦逊等等品质。教会对骑士精神的改造与培养贯穿于骑士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骑士精神的最终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简单地将骑士精神的形成归因于基督教会的培养显然是不全面的,应当从当时中世纪的社会存在进行整体分析。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力图还原骑士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表现,因为这种日常行为既有“给定性”又有“创造性”,骑士精神既表现出基督教理想的培养渗透,又表现出骑士内心的思想活动,既有内在的文化意义,又有外在的社会意义,正是这种“接点”才体现出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的连接。所以应当说,骑士精神作为一种中世纪文化,乃是基督教思想内涵的特定表达与骑士自身在社会大环境下自我认知的完美结合。

那么,基督教会为什么要对骑士精神进行培养和改造呢?首先,是从教会自身出发,为了保护并扩大教会自身的利益而对骑士精神进行一系列改造及培养。虽然教会拥有众多教士和广阔领地,但却手无寸铁,极易成为暴戾的骑士劫掠的对象。因此,为了保护自身利益,教会不仅极力规劝骑士停止相互争斗,而且将骑士制度包裹上宗教的外衣,用对基督的信誓来驯服和约束其暴戾习气。而当教会成为一个政治、精神力量皆具的强大实体时,它也需要通过战争来扩大自己的利益,并由此来为骑士们提供真实、刺激的冒险经历,给这些尚武好斗的职业武士提供充分展示和发泄其武力的机会,进一步将骑士与生俱来的暴戾习气转化为高尚的英勇品质以及为基督而战的忠诚信仰,也由此而达到教会自身扩张势力的目的。

其次,是从骑士阶级出发,骑士本身也需要教会对他们的培养与改造。一方面,战争具有残酷性,尽管骑士都是暴戾好斗的职业武士,但也难免有内心胆怯之时,而基督教适时地出现,并以上帝保佑等强烈的信仰来安抚骑士,成为其精神寄托。“中世纪骑士对超自然的神上帝的感知——认定上帝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并虔诚地以各种方式痴迷地祈求上帝的赞助,骑士的这种宗教情感并不是其所独有的,而是每个时代的武士阶层所共有的精神现象,只不过中世纪骑士的宗教情感更为强烈些而已。”另一方面,战争也具有征服性和掠夺性。对于骑士来说,他们对敌人的征服和对财富的掠夺需要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崇。而教会为战争披上宗教外衣,征服和掠夺都以“为了基督”的名义进行,无疑是获得社会认可和尊崇的最佳方式。在封建时代的西欧,出于对基督教的热忱信仰而认可暴力和劫掠,乃至颂扬战争,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最后,是从社会环境出发,对骑士进行改造和培养乃是教会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进行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作为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精神领袖,统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并为社会各阶层制定相应的义务和准则。骑士作为“作战的人”,承担着用武力和战争帮助教会改造世界的责任,同时,骑士也承担着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进行引导的责任,通过骑士的行动,既满足骑士自身的需要,又引导社会各阶层人们的行为按照教会希望的方式来进行。正如《封建社会》一书中所说:“基督教的力量在于他给人们提供一种信仰,而非知识;是一种艺术,而非科学;是一种美感,而非真理。故中世纪大部分的人将自己臣服于信仰,相信上帝与教会,一如现代人相信科学与国家一样。”

教会将骑士对首领的忠诚转化为对上帝的忠诚。教会规定,只有成为基督徒的战士才可以称为骑士,经过圣水洗礼的骑士会得到净化,而他们思想中的日耳曼传统也会随之净化为基督教信仰。教会为骑士订立了十条戒律,其中一条规定:“你要相信教会的教义,并遵从它的一切诫命。”12世纪的教会作家索尔兹伯里的约翰(John of Salisburg)指出:“军事职业是上帝的安排,作为骑士应首先忠于上帝,其次是国王。”教会将强烈的宗教观念植入骑士心灵,使骑士从此献身于上帝,服从上帝的指引,这种对上帝的忠诚使骑士听凭教会驱使。

教会在12世纪开始对骑士的授剑仪式进行祝福,并为其中的环节赋予宗教内涵。授剑前一夜的沐浴意味着灵魂净化,洗浴后穿上白色外衣、红色长袍和黑色紧身上衣,寓意圣洁、献身和死亡;主教仪典中写道,对骑士佩剑进行祈祷时说:“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义接受这把剑,用它来自我保护,并保护上帝的教会;为了消灭基督十字架的敌人而前进;同时切记:圣徒用信仰而不是武力去征服一个王国。”《为教会卫士或其他骑士配备武器之章程》(Ordnung mr die Waffnung enies Verteidigers derKirche oder enis anderen Ritters)是一部重要的教会文献,其中记载了教会对武装骑士的一系列规定:首先为战旗、矛、剑和盾祈福,然后为骑士祈福,在这之后,主教为骑士佩剑并对他说:“接受这把剑吧,这是上帝的恩赐,现在把它授予你,就是为了让你更加强大,能够借圣灵之力抵抗并战胜上帝的神圣教会和你的所有敌人。”

在12世纪初的文学作品《圣杯传奇》(Conte du Graal)中,描写了帕齐瓦尔在戈尔的戈涅芒宫廷举行的行剑礼。清晨,帕齐瓦尔的领主为他安好马刺并将剑系在他腰上,吻他,然后说:“授予你这把剑,就是受上帝之命授予你最高的勋章,这勋章是上帝所赐,不容玷污。”领主训诫帕齐瓦尔,教导他要履行骑士义务,然后在他的头上划十字并举手说道:“亲爱的兄弟,上帝赐福予你,请随他而去!“,索尔兹伯里也在《论政治》中描述了“一种令人尊敬的习俗,即每个要佩上骑士绶带的人都要隆重地走进教堂,把剑放在圣坛上,用庄严的宣誓证明自己听命于圣坛”。由此可见,教会把日耳曼传统中侍从对首领的绝对忠诚转变为对上帝的忠诚,接受教会对佩剑的祝福即意味着这名骑士成为教会之子。

索尔慈伯里的约翰曾经说过:“为什么建立骑士制度?为了保卫教会,为了与不信教的人进行斗争,为了尊敬教士,为了保护穷人免受不公正对待,为了生活得到安宁,为了献出自己的鲜血,如果需要,愿为兄弟献出生命。”《骑士规则全书》(Ordene de Chevalerie)中写道:“骑士的使命就是做穷人的保护者,这样富人就不会伤害穷人;骑士的使命就是救济弱者,这样强者就不会欺压他们。”史诗中强调,骑士无论何时都要理解和体谅弱者,“每一位绅士,每一位骑士,都有义务陪伴弱者,这样就不会有人去骚扰他、攻击他,他因骑士的庇护而拥有崇高的勇气”。而史诗的宣扬对骑士行为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查理曼临终前吩咐其子:“不要在穷人面前显露声望和名誉,而要给予他们帮助和建议。”

参考的书籍

《骑士制度》 埃德加·普雷斯蒂奇(英)

《图解世界战争战法:中世纪》 马修·贝内特(英)

《封建社会》 马克布洛赫(法)

《风俗论(中册)》 伏尔泰(法)

《骑士、妇女和教士 》 杜比(法)

《法国文化史(1):中世纪》 米歇尔·索托(法),让—帕特里斯·布代(法),阿尼达·盖鲁—雅拉贝(法)

《纹章学》 米歇尔·巴斯图罗(法)

《十字军东征图集》 陀莱(法)

《十字军东征——以耶路撒冷之名》 乔治斯·泰特(法)

《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 阿敏·马洛夫(法)

《马背上的圣战——十字军东征》 卢多维科·加托(意)

《英国早期历史中的三次危机》 迈克尔.V.C.亚历山大(美)

《西欧中世纪史(第六版)》 布莱恩·蒂尔尼(美),西德尼·佩因特(美)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经济史》 詹姆斯·W·汤普逊(美)

《中世纪的衰弱》 约翰·赫伊津哈(荷)

《中世纪千年史话:暗幕降临》 孙琳(中),不戒(中)

《血十字》 孙琳(中),不戒(中)

《中世纪欧洲贵族》 朱孝远(中)

《中世纪骑士制度探究》 倪世光(中)

《铁血骑士团:德国金融战役史》 江晓美(中)

《[欧洲中世纪]上帝的异端骑士——圣殿骑士团》(请注意这一篇掺杂了少许由作者虚构戏说的内容,但我仍推荐一看。)

《圣殿骑士团全史(1120—1312)》

《黑土地上的十字披风——条顿骑士团》

《十五到十六世纪 条顿骑士团衰落的原因》

《剑桥插图中世纪史》

《骑士时代(中世纪的欧洲公元800-1500)》

《图说世界战争——中世纪的战争》

《中世纪欧洲军队》

骑士精神(真)

再见我是和平骑士03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