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查肿瘤标志物值正常能排除复发吗?浓度变化与疗效有什么相关性

癌症最怕复发转移,一旦复发转移,不仅意味着之前的治疗前功尽弃,而且意味着其治疗难度增加。

手术虽然可以根治癌症,肿瘤热疗、传统放化疗可以减少癌症复发转移的几率,但是因为癌细胞的特性以及其他原因,谁也不能保证癌症是否会复发转移。所以,癌症患者按照医嘱复查,对癌症患者来说意义重大。

肿瘤标志物究竟是什么?

肿瘤细胞会释放出一定物质,比如一定的激素、酶以及抗原,都可能是肿瘤细胞的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可能存在于肿瘤细胞内,也可能存在于患者的体液当中,通过这些物质的免疫特性来判断并鉴别肿瘤。

复查肿瘤标志物值正常能排除复发吗?浓度变化与疗效有什么相关性

肿瘤细胞的代谢跟正常细胞不同,因此在肿瘤患者的体液环境也会出现一定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来判断。

在临床上,还可以根据肿瘤标志物治疗前结果作为基线,作为以后疗效检测和复发监测的对照标准,如经过治疗后原来升高的标志物下降了,说明治疗是有效的,反之,如标志物不降、甚至升高,说明可能治疗无效。

复查肿瘤标志物值正常就能排除复发吗?

很患者通过检查肿瘤标志物来了解是否复发,但看到肿瘤标志物正常,以为肿瘤没有复发。但是复查肿瘤标志物正常就能真的排除复发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肿瘤会发生变异或新发不产生标志物的肿瘤。曾经有位AFP显着升高的肝癌患者,治疗效果很好,AFP降至正常,治疗结束后AFP仍稳定在正常范围超过两年。后复查时患者肝内出现新的占位,但AFP不升高,并且该占位进行性增大。最后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考虑是该患者再次发生新的不产生AFP的肝癌。

可见肿瘤标志物正常跟复发是不划等号的,所以复查一定要结合CT、抽血化验观察白细胞、血小板等等各项血项指标情况!

肿瘤标志物浓度变化与疗效有什么相关性?

1、肿瘤标志物浓度下降到参考范围内或下降 95% 以上,并且在下降后维持正常,这种情况通常表示经过治疗后残存肿瘤长时间处于抑制状态,说明疗效好。

复查肿瘤标志物值正常能排除复发吗?浓度变化与疗效有什么相关性

2、肿瘤标志物浓度下降但仍持续在参考范围以上,提示可能有肿瘤残留和(或)肿瘤转移。

3、肿瘤标志物浓度下降到参考范围内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升高,这种情况通常表示治疗时肿瘤被大部分杀灭或明显抑制,治疗过后残存肿瘤或被抑制的肿瘤再次生长,提示肿瘤可能复发或转移。

复查肿瘤标志物值正常能排除复发吗?浓度变化与疗效有什么相关性

4、治疗后未降至正常又再次升高,这种情况通常表示经过治疗后肿瘤被部分杀灭或部分抑制,治疗过后肿瘤再次生长。

复查肿瘤标志物值正常能排除复发吗?浓度变化与疗效有什么相关性

5、标志物始终围绕上限波动,这种情况较少见,一种情况是该患者同时患有产生标志物的慢性疾病。

复查肿瘤标志物值正常能排除复发吗?浓度变化与疗效有什么相关性

6、比如:患有乙肝的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AFP)长期围绕上限波动,应考虑AFP与乙肝相关,而不是肝癌,因为肝炎、肝硬化也会引起AFP升高,并且升高的幅度不如肝癌那样高。而肝癌患者的AFP通常会随着肿瘤生长而迅速升到很高。

复查肿瘤标志物值正常能排除复发吗?浓度变化与疗效有什么相关性

如出现其它该标志物进行性异常升高,应进行相关检查,应相到新发另一种肿瘤的可能,因为肿瘤患者经肿瘤热疗、手术、传统放化疗等治疗后免疫力低下,并且传统放疗及部分化疗药物本身就有可能诱发肿瘤。

以上就是对于肿瘤标志物的产生以及变化作出的一些粗略的讲解,但是临床上情况复杂,以上情况并不是绝对的,肿瘤标志物只是作为参考。一次性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并不能说明是复发转移,连续、动态的监测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真正要确定复发转移还需要依赖影像的诊断,只是说我们根据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更便于监测病情变化。

以下盘点了最常见的肿瘤标志物相关知识。

复查肿瘤标志物值正常能排除复发吗?浓度变化与疗效有什么相关性

肿瘤标志物(TM)的检测意义重大,概括如下

一、肿瘤筛查

肿瘤筛查就是从无症状人群中寻找可疑者。肿瘤标志物检测是肿瘤初筛的有效方法。常用于高危人群筛查。AFP:筛查原发性肝癌。PSA:50岁以上男性筛查前列腺癌。高危型HPV :筛查宫颈癌。CA125+超声:50岁以上妇女筛查卵巢癌。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需进行复查、随访。如持续增高,应及时确诊。二、诊断辅助诊断: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不够强,不能单纯依据肿瘤标志物确诊肿瘤,但可提供进一步诊断线索。鉴别诊断:本-周氏蛋白、AFP、HCG、PSA等具有特征性癌谱。不能定位诊断:肿瘤标志物缺乏组织器官特异性。动态观察:肿瘤标志物进行性升高具有明确诊断意义;良性疾病的标志物升高为一过性;恶性肿瘤的标志物升高为持续性。三、监测病情和疗效监测疗效、复发转移是肿瘤标志物最重要的临床应用。肿瘤患者经手术,化疗或放疗后,特定的肿瘤标志物含量升降与疗效有良好的相关性,通过动态观察可反映肿瘤有无复发、转移。

肿瘤标记物分布图

复查肿瘤标志物值正常能排除复发吗?浓度变化与疗效有什么相关性

癌症复发时的症状与初次确诊时的症状并不完全一致,不同的癌种,其复发转移时的症状有其独特点,也有很多复发转移症状在癌症类型之间是共通的。

面对肿瘤复发和转移这两个最大的难题,临床肿瘤专家一致认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解决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最好办法

。肿瘤出现复发和转移也有一定的症状表现:

1、发热症状:肿瘤病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发热现象,这在临床上称为“癌瘤热”。

2、阻塞症状:体内任何管腔内的肿瘤体积增大,都会压迫管腔,造成管腔狭窄甚至阻塞。

3、疼痛症状:肿瘤病人如果有转移病灶,病痛会非常明显。一般多见于骨转移。瘤体直接浸润神经组织,或较大的瘤体压迫了体内管腔,都可引起组织坏死和产生炎症,出现疼痛症状。

4、体重下降:病人通过治疗后,体重应保持平稳。如果在较长时间内又出现进行性的乏力,原因不明的体重下降,就应检查有无肿瘤复发的可能。

5、出血症状:肿瘤体坏死往往会引起局部小量出血,但若肿瘤体侵蚀周围的血管,则会造成严重的大出血。常见的有呕血、黑便、阴道流血、尿血、流鼻血、痰中带血等。

6、淋巴结肿大:肿瘤病人通过治疗后,应注意检查自身各部位的淋巴结是否肿大,可经常检查淋巴系统。淋巴区域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一旦发现肿大,应立即就医。

7、局部肿胀:肿瘤的发展可能会在局部出现肿胀,甚至出现包块,如有此类情况发生,应及时就诊。

复查肿瘤标志物值正常能排除复发吗?浓度变化与疗效有什么相关性

应该怎样避免复发?

肿瘤患者需要避免上述的7大原因,应该重视科学康复,定期随访复查,监测病情的变化,及时给予治疗。因为复发或者转移灶如果能够及时处理,肿瘤和机体能够保持相对的平衡,是能够长期带瘤生存的。

定期随访包含了治疗过程,患者手术结束后,病情稳定就要接受相应的化疗或者放疗。但是,做不做这些治疗是医生决定的,因每个患者的病情不一样。

辅助化疗往往需要4-6个月的时间,辅助放疗则需要1-2个月的时间,所以前半年的随访对医生诊疗决策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后续治疗也会根据患者的复查结果来决定,所以随访过程包含了各个阶段的治疗过程,随意中断随访和复查会破坏治疗,影响康复进展。

对放化疗抗拒的患者有经济条件建议看看能否适用日本细胞免疫疗法进行辅助性治疗预防复发转移。

转移性癌症(初诊即为晚期和复发转移的癌症)造成了约90%的患者死亡。近年来,检查点抑制剂抗等免疫治疗在多种/复发转移癌症中都被证明是有效的,延长了转移性癌症患者的生存期。

但不幸的是,免疫治疗往往只对一部分患者有效。

复查肿瘤标志物值正常能排除复发吗?浓度变化与疗效有什么相关性

伴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此前在放疗中罕见的一种现象—远隔效应(对一个部位的放疗导致远处未经放疗的转移性癌症消退)—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如今,越来越多的共识是:放疗和免疫治疗相结合提高了出现远隔效应出现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这种协同效应也提升了转移性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应答,大幅提升了患者生存期。

经过多个临床证实:对比仅仅接受免疫治疗,或仅仅接受放疗的患者,接受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转移性癌症患者在无病生存期、总生存期或总生存率等上都能至少翻番。

目前对于哪些转移性癌症患者可能从放疗联合日本免疫治疗的远隔效应中获益,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病情是寡转移/寡复发/寡进展、在因化疗导致严重的不可逆的免疫抑制之前,及时的接受高水平放疗医生(或多学科会诊)的咨询和会诊的病人,最有可能从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远隔效应中获益。关于日本细胞免疫疗法具体治疗详情可私信到我询问。

定期随访复查的时间

肿瘤患者一般检查的时间间隔是综合治疗后的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来院检查的间隔时间为1个月、2个月、和3个月。

随访的时间是前两年,每3个月随访一次;后三年,每6个月随访一次;五年之后,每年随访一次。

复查肿瘤标志物值正常能排除复发吗?浓度变化与疗效有什么相关性

复查和随访的项目,不同的肿瘤有所不同,这里总结了一些一般性的规律,肿瘤患者常规检查的项目有:

1、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胸片、B超及肿瘤标记物、D-二聚体、C-反应蛋白。

2、对于消化系统肿瘤,便常规是必须的,对于泌尿系统肿瘤,尿常规是必须的。根据病情的稳定情况,2-3个月检测一次CT,如果有脑转移还必须做脑部的核磁共振。

3、对于食管癌和胃癌的患者,每半年或者一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4、对于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患者,每半年或者一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5、对于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外阴癌的患者,每半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

6、对于乳腺癌的患者,乳腺钼靶摄片每年一次;

7、全身骨扫描,一年一次。

复查肿瘤标志物值正常能排除复发吗?浓度变化与疗效有什么相关性

病情询问请提前备好病历资料才私信到我,请谨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