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面前沒有詩和遠方,只有錢和現實

癌症面前沒有詩和遠方,只有錢和現實

“是20床家屬吧,老先生的檢查結果出來了,你過來一下,我和你談談病情。”

如果你有過家人住院的經歷,對這樣的對話一定不會陌生,如果你未曾有過親身經歷,只是看過各種文章和電視劇,估計很難感同身受。

很多事兒就是這樣,當事人和身在事外,絕不是一個感受,即便你已經努力去理解。這就好比交通安全教育,沒出過事兒的都不理解風險,但凡出過事兒,開車都加著小心。真正能教育你的絕不是誰的話,往往是殘酷的現實。

一、老年人的摔倒,一定不能忽視

二月底的時候,媽媽打電話給我。

不知道人到中年的朋友是否和我有同感,特別怕接到父母的電話,尤其是在深夜,生怕家裡出什麼狀況。

媽媽說,父親摔倒了,好像摔傷了肋骨。父親歲數大了,腿腳一直不好,之前也曾經平地摔倒過。父親摔倒的時候,據說在陽臺,母親在廚房做飯沒看到,不知過了多久才發現,問他,他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摔的,摔到在哪裡,磕到哪兒了,只是說肋骨疼。我當時特別忙,顧不過來,就讓我媽先帶他去了附近的醫院看病,拍了X光片,說看不出肋骨有骨折,要進一步拍CT,但是要排隊。

過了幾天,他一直說肋骨疼,而且多日不排便,造成了腸梗阻,我才急忙找醫院的朋友問這種情況怎麼辦。後來聯繫了醫院的老年科,3月1日住進了老年科做系統檢查。

住院做了各種檢查後,才發現他摔斷了五根肋骨,主因是急性腦卒中造成的暈厥,從而導致摔倒,還引發了肺炎。這就是自己醫學常識不夠,後來才知道對於腦溢血的病人,應該在三小時內送到醫院急救,還有恢復的可能。

之前完全沒有想到腦溢血的問題,完全以為他腿腳不好摔倒了,磕到了肋骨,根本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程度。這一耽誤,他不僅站立困難,也逐漸失能失智了,大部分情況下都意識模糊、語言不清、吞嚥困難,對後續的照料和恢復都造成了巨大的麻煩。父母年紀大了,我們都應該多學點兒醫學常識,特別是有三高等問題。有些問題一旦耽誤治療,就是不可逆的麻煩。

住院的過程中,又進行了肺部的核磁檢測,這一查,就出事了。

癌症面前沒有詩和遠方,只有錢和現實

二、 肺癌,這個熟悉的字眼兒,居然落到父親的身上

“你父親肺部CT結果出來了,右肺有實性結節,我們懷疑是肺癌,可能性很高”。

父親已經86歲的高齡,吸菸史有60多年,罹患肺癌其實並不奇怪。但是當這個預期變成了現實,卻依然花費很長時間來接受這個現實,心裡反覆自問的就是“怎麼辦?”

如果單獨是肺癌就還簡單一些,在大夫的診斷證明上,父親有14項病症,除了高度疑似肺癌外,還有主動脈夾層是比較嚴重的問題,用大夫的話說,如果這個夾層破裂,基本上就是腹腔大出血,幾乎沒有挽救的可能。

另外由於急性腔隙性腦梗死,父親已經在大部分情況下失智了。他曾經站在病房的門口左顧右盼,我問他:“你看什麼呢?”他說:“車站在哪邊啊?我要坐車回家!”。一次早晨我來病房,他驚訝的看著我問:“你怎麼來了?是你媽告訴你我住院了嗎?”,其實我已經在醫院照顧他二週了。給父親洗澡的時候,我還能記起小時候他帶我去公共澡堂給我搓澡的情景,如今他已經無法自理生活了,這無情的歲月,真是誰也不會饒過。

三、你家裡經濟條件怎麼樣,有沒有錢治病

到了醫生那,除了病情的介紹,大夫第一句就問家裡經濟條件怎麼樣,有沒有錢治病。很殘忍,也很現實。

得知父親罹患肺癌,我開始瞭解有關肺癌的問題和治療方法,也發了朋友圈詢問,結果出乎意料,身邊很多朋友的親人是曾經的肺癌患者,大部分都已經離世,他們還和我介紹了相關的治療情況。

我的醫生朋友給我介紹了一下肺癌的檢查和治療方式,像我父親這種通過CT檢查出的肺部結節,而且很大,基本上肺癌的幾率是非常高的,但還需要進一步檢查,比如肺部組織穿刺、PETCT檢查等。

腫瘤組織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生長迅速、代謝旺盛,特別是葡萄糖酵解速率增高。而PETCT檢查,就是通過核素在全身各部位代謝狀態來反映腫瘤是否有轉移,進一步對腫瘤明確診斷、分期,幫助擬定治療方案。PETCT是早期診斷惡性腫瘤的最靈敏的方法之一。如發現肺部單髮結節,PET顯示代謝明顯活躍,則提示為惡性病變。若無代謝增高表現,提示良性病變可能性大,手術的選擇就要慎重。同時,PETCT還能對腫瘤分級、病灶尋找、靶區定位等方面有非常大的幫助。

不過PETCT價格不菲,一次檢查近萬元,而且很大一部分需要自費。

還有一種血液基因檢測的方式也很流行,目前來說對於不便於做穿刺活檢的病人來說,這種檢測方式比較容易實現,但是要完全自費檢測,價格大約在1.6萬元左右,而且這種檢測還有一定的偏差,不如組織活檢行基因檢測來的準確。但是不會有什麼副作用。

各種檢測做完,基本上可以確定癌症的分期、是否有轉移、病理組織分類、靶向治療的靶點,然後確定治療方案。如果是早期惡性原發灶,沒有全身擴散和進展,一般都建議手術切除病灶,同時配合放化療來進一步遏制癌細胞的發展。如果不便手術的,或者處於癌症進展期,一般建議吃靶向藥物進行治療。

因為肺部沒有痛感神經,所以肺癌一旦發現,都不是早期了。數據顯示,國內新發肺癌70%以上為肺癌晚期。這也導致肺癌的治療費用高、5年生存率低,一項統計顯示癌症治療80%的費用是花費在藥物上面,藥費上面又以靶向藥佔比最大。如果要吃靶向藥,也要做一些基因檢測,檢測要吃的靶向藥和目前癌症靶向位點的對應關係,哪些藥物可以有針對性的療效。

所以,醫生上來就問家庭經濟條件來確定治療方案,是非常現實和實際的,病床前根本沒有詩和遠方,一切都是那麼殘酷和現實。有人說,年輕是用健康賺錢,年老是用錢買健康。一切治療方案都是圍繞經濟能力來設計的,經濟上能支撐,自然選擇痛苦小、效果好的方案,主題都是延長壽命、減輕痛苦。要知道肺癌病人的晚期是非常痛苦的,癌細胞擴散到肋骨和臟器,那種疼痛是人根本無法忍受的,有時候杜冷丁也不管用了。

我們這一代都是4-2-1或者4-2-2的家庭格局,一旦多個老人生病,家裡面就會亂套,一個人病了,一家人陪著折騰,甚至經濟崩潰。我更不敢想我們老年的時候,面對這樣的家庭格局,會是個怎樣的情況。

癌症面前沒有詩和遠方,只有錢和現實

一個人病倒,一家人受牽連,遠非想的簡單

父親住院的一個月,我完全請假陪床,原本想的挺好,請個護工幫忙照看,但是面對因為急性腦溢血導致神志不清、脾氣暴躁的父親,我一離開就經常接到護工說父親大鬧病房的彙報,為了不影響別的病人休息,我只好在晚上給他增加一點安眠藥,因為他經常白天睡覺,晚上鬧,實在是無奈。

即便如此,我也經常白天去陪床,因為他經常神志不清,說的話完全不著四六,有時候回憶自己年輕時代的故事,有時候你也不知道他在說什麼,有一次我媽喂他吃飯,他不吃,指著我媽說:“她和敵人是一夥兒的,她們串通一氣,她也是敵人。”有一次半夜兩點多要起床去洗澡,護工和他說這是半夜,不能洗澡,他不聽,大鬧病房,說要回家,護工說這是半夜,沒有車回家,他就說護工不夠意思,一天都不理護工,還絕食抗議。

大夫說:“你父親目前的狀態是最麻煩的,不是完全失智,又明白一些又時不時糊塗,剛才說好的,轉臉不認賬了,你送去醫療機構或者養老機構,他覺得你拋棄他,你在家護理,要累死人的。我們在老年科見多了這種情況,很多老人把家屬罵的直哭,治病時病人不配合,勸說根本說不通,但是又不能放棄治療。”

癌症面前沒有詩和遠方,只有錢和現實

父親躺在病床上

一個人病倒,一家人都要跟著受累,什麼事兒都幹不踏實。像我父親這種狀況,每天都要有家屬陪著,一旦鬧起來,沒人控制的住他,本來脾氣就又大又倔,這一病,就更加有恃無恐起來,只要我和我媽不在身邊,就真的要翻天。再加上還要考慮後續治療、後續護理的各種問題,真是特別的鬧心。這種累是心累,又必須累,而且面對很多問題,都有一種無力感,每天身心俱疲。

至於工資收入損失之類,基本完全顧不上了。

這段時間,我每天都是一下班飛速趕到醫院,晚上待到快12點才走。白天上班時間,也是時時刻刻抱著手機,一旦有緊急call,立即請假去醫院。孩子的事情完全交給了老婆打理。女兒前段時間還說,最近一個月好像基本沒見過我,不是在醫院就是在公司。有時候恨不能自己能拔根汗毛變出無數個分身來。一家人都跟著受拖累。至於花的錢,那簡直是大錢有數,小錢無數,缺什麼馬上下單,完全不計成本的狀態。

從這次父親的生病患癌,我也有一些新的感悟

治療癌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除了精力以外,錢是非常重要的。

這次面對父親肺癌,基本都是靠社保和自費,對於家庭的壓力可想而知。北京市的大病醫療保險中對於住院大額醫療互助資金最高支付限額是30萬元,每次免賠額1300元,按85%-97%的比例報銷。然而,我父親在治療中用到的很多特效藥、高新技術檢查是沒辦法通過醫保報銷。

原本家裡的收支平衡因為這場重病被打破了。可怕的是,你不知道這場無聲的戰役需要耗費多長的時間。隨著抗癌技術的提高,癌症正在從絕症變成富貴病。

有錢,才能續命。

2. 及早為家人增添商業保險

我在保險行業24年,研發過無數的保險產品,也給很多銷售人員做過產品的培訓,按理說對於風險的意識已經強於很多人。

我出生的時候,父母已經接近40歲。當我參加工作,開始想問他們增添保障的時候,他們已經60多歲高齡。當時市面上基本已經沒有適合的醫療、重疾產品,也沒有像現在的防癌產品,因此這個缺口也一直是我心中的痛。

重疾險、百萬醫療險是我認為是現在每個人都必須配置的。重疾險用於收入損失的補償和護理費用等;百萬醫療險是治病的費用。

如果父母年齡大了買不了,可以選擇一些防癌險。一句話能上車先上車,不要等到以後後悔。

除了配置的醫療險重疾險以外,對於癌症我們還需要用藥的保障。就像我上文說的,現在癌症治療很多會用到靶向藥、免疫藥。這些藥品價格不菲,一個月花費過萬。藥品也很難在醫院買到。即便是我們的醫療險重疾險可以讓我們有錢吃藥,但是買不買的到也是一個大難題。

微保在此時正好推出了一款針對癌症特藥的保障——藥神保。每月一元就能獲得最高150萬抗癌特藥長期保障,保障社保目錄外全部12種抗癌特藥,保證確診癌症後的2年用藥不斷供。

這12種社保目錄外的藥品基本都是近1年新上市的藥品。其中9種為進口藥物,月均用藥開銷需萬元以上。主要適應症癌症包括肺癌、肝癌、乳腺癌、卵巢癌、黑色素瘤、結直腸癌、骨髓瘤等。

3. 具備基本的醫學常識

就像我在上文說的,因為急救知識的缺乏,我父親腦溢血以後不僅站立困難,也逐漸失能失智了。如果當時能早點送醫,情況可能不會這麼糟糕。

對於家中老人的常見病,大家一定要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識。有時候,1分鐘的耽誤就是人命關天的問題。

4. 醫院資源寶貴,關鍵時刻方法很重要

現在北京好的醫院資源很緊張,專家號很多時候都是一號難求。就比如當時父親一開始照CT,光排隊就得幾天。最後是找到醫院的老年科才最終完成全身的檢查。

現在很多保險,比如微醫保的百萬醫療險有綠色通道這些服務。對於患大病的患者來講,這些服務就是能夠讓你能更快接受診治,提早安排床位,是非常有用的。

而像藥神保,除了對於院內用藥,支持事後申請費用報銷;還支持院外用藥藥店直付,無需付費,可自主領藥或送藥上門能夠解決我們有沒有錢吃藥,買不買得到藥的問題,對於癌症患者來講是剛需。當不幸遭遇癌症,不會因藥貴、藥難買,而錯過用藥選擇機會,面對癌症,如果選擇面越大,戰勝癌症的幾率才越高,提升癌症生存機會和生存質量的可能就越大。

經歷過這次父親患大病,才體會到平時說的健康是福是什麼意思。但我深知,這件事才剛剛開始。把握好和親人在一起的時光,提前做好風險保障,這才是對家庭負責的態度。

微保為您與家人在癌症面前提供保障

助您追逐詩和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