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山縣歷史沿革


興山縣歷史沿革

宜昌市轄縣。位於湖北省西部、長江三峽庫區西陵峽北側。東與宜昌市夷陵區接界,南和秭歸縣毗鄰,西同巴東縣相交,北與神農架林區接壤,東北連接保康縣。總面積2327平方千米。總人口17萬人(2012年末)。全縣轄6個鎮、2個鄉:古夫鎮、昭君鎮、峽口鎮、南陽鎮、黃糧鎮、水月寺鎮、高橋鄉、榛子鄉。縣政府駐古夫鎮。

地處鄂西山區大巴山餘脈,巫山山脈與荊山山脈之間,總地勢為東西北三面高,南面低,由南向北逐漸升高,東北部群山重疊,向南逐漸降低,西北部山高坡陡,溝深谷幽,水流湍急,境內有大小山峰3580座,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14座。最高點位於巴東交界處的仙女主峰,海拔2427米;最低點海拔109.5米。礦產資源有磷礦、銀釩礦、花崗岩、金礦、煤、硫鐵礦等。209國道從境內通過。距長江香溪碼頭34千米。名勝古蹟有漢明妃王昭君的住宅、昭君臺、楠木井、娘娘井等,龍門河國家森林公園,高嵐風景區前後十里畫廊,龍門河溶洞等。

舊為楚始封地,舊治高陽城。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分秭歸縣之北界立興山,因縣治興起於群山,故名興山。南北朝周置長寧縣(興山,秭歸皆隸長寧)。隋開皇元年(581)改長寧為秭歸(興山屬秭歸),唐武德三年(620)分秭歸置興山,北宋熙寧五年(1072)省興山入秭歸。

明正統七年(1442)興山併入巴東縣,成化七年(1471)復置興山縣。1949年,建立興山縣政府,先後隸屬宜昌專區、宜昌地區和宜昌市。1992年12月12日,民政部批覆(民行批[1992]161號)同意興山縣政府駐地由高陽鎮遷至古夫鎮。

1996年,興山縣面積2316平方千米,人口約18.9萬人。轄7個鎮、6個鄉:古夫鎮、高陽鎮、峽口鎮、南陽鎮、黃糧鎮、高嵐鎮、水月寺鎮、高橋鄉、湘坪鄉、平水鄉、榛子鄉、火石嶺鄉、建陽坪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興山縣總人口182691人,其中:高陽鎮39744人,峽口鎮19487人,南陽鎮7128人,古夫鎮19850人,黃糧鎮17111人,高嵐鎮11089人,水月寺鎮14596人,高橋鄉16051人,湘坪鄉5811人,平水鄉4440人,榛子鄉10847人,火石嶺鄉7314人,建陽坪鄉9223人。

2001年1月5日,興山縣正式宣佈該縣由原來的7鎮6鄉撤併為6鎮2鄉:除保留原設的高陽鎮和高橋鄉之外,其它鄉鎮都進行了調整:撤銷高嵐鎮、建陽坪鄉、湘坪鄉、平水鄉、火石嶺鄉,將原高嵐、建陽坪、湘坪、平水的行政區域依次劃歸水月寺鎮、峽口鎮、南陽鎮、古夫鎮。新的鄉鎮政府分別駐水月寺、大峽口、南陽河、夫子巖。原火石嶺鄉14個村分別歸屬黃糧鎮和榛子鄉。

2004年末,興山縣總人口184689人。轄古夫、高陽、峽口、南陽、黃糧,水月寺6鎮,高橋、榛子2鄉,12個居委會、102個村委會。

2009年8月17日,經湖北省政府批准,興山縣高陽鎮更名為昭君鎮。高陽鎮屬移民遷建集鎮,是興山縣原縣城所在地,為西漢明妃王昭君的出生地,建鎮於北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興山縣常住總人口170630人,其中:古夫鎮42425人,昭君鎮22809人,峽口鎮24582人,南陽鎮11195人,黃糧鎮21864人,水月寺鎮22187人,高橋鄉14568人,榛子鄉11000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