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了解的“先”与“后”

我们不了解的“先”与“后”


我们不了解的“先”与“后”

先---甲骨文

在甲骨文中,“先”字有两部分构成,上面是一个“止”

我们不了解的“先”与“后”

下面是一个“人”

我们不了解的“先”与“后”

“止”在“人”上是什么意思呢?这就要说到上古时期一个重要的习俗——结绳记事。文字发明之前, 古人以绳结记述排列祖孙的世系。

金文中“世”字作

我们不了解的“先”与“后”


三个黑点表示结绳,而“止”表示足趾。在中国古代,父亲、儿子相继则为“世”,世系排列中,儿子的世系排在父亲的脚下。“先”字“止”在“人”上,表达的就是世系在前的意思。因此,“先”是一个会意字,本义是“祖先”的意思。

小篆文字中,“先”的字形发生了改变

我们不了解的“先”与“后”

上面是“之”,下面是“儿”,“之”表示前往,“儿”就是“人”字,本义变成了“前进”的意思,比如“争先恐后”的“先”就是前进的意思。

与“先”对应的是“後”。我们简体字写作“后”,其实在古代“後”与“后”是两个字。我们目前使用的“后”字包含了以上两个字的意思。

我们不了解的“先”与“后”

甲骨文中“後”字,上部是

我们不了解的“先”与“后”

类似绳结的形状

下部是 “夊”字

我们不了解的“先”与“后”


是“止”倒过来的形状。“夊”在绳结下面,表示世系在後的意思,因此“後”的本义是“后代”。

发展到小篆文字,“後”字变为三部分

我们不了解的“先”与“后”

左边是“彳”,表示小步而行,右上是“幺”,表示小的意思,右下是“夊”,表示走路缓慢。综合起来,“後”字表示小孩子走路缓慢,落在后面,自然会迟到,因此《说文解字》中“後”的本义为“迟也”。

“先”与“後”两个字,看似简单,实际上保存了上古时期先民结绳记事的社会遗俗。《诗经•下武》云:“昭兹来许,绳其祖武。”“绳其祖武”表示谨慎追随先祖的足迹,实际上正是先民以结绳记载祖孙世系习俗的真实反映。

我们不了解的“先”与“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