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前多跟孩子說話,提高寶寶智商發育,別因為懶得說而不說

英國科學家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家長經常和孩子說話,有助於提高嬰幼兒的智商發育。研究結果發現,和家中大人的語言溝通頻率越高,孩子的智商越高,邏輯分析、算術和形狀認知等非語言能力也相對較強。

此外,和成年人互動時聽到的語言詞彙越豐富,孩子掌握詞彙量的速度越快。研究人員指出,每個家庭的親子互動情況大相徑庭,與孩子語言互動最多的"話癆"父母講話量甚至可以達到平均水平的兩倍。研究發現,語言對大腦發育產生影響的時間比此前設想的要早得多。

不僅如此,父母充分進行自我表達,並對孩子的行為做出及時反饋,也有助於減少孩子的焦慮感、攻擊性和叛逆跡象。

3歲前多跟孩子說話,提高寶寶智商發育,別因為懶得說而不說

那麼作為家長,該用怎麼樣的語氣跟孩子多多說話合適呢?

1.信任的語氣

在孩子的內心深處特別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父母在對孩子說話時要表現出信任感。比如說,孩子想學鋼琴,父母可以對孩子這麼說:"寶貝,你只要認真學,一定能學得特別棒。"讓孩子自信起來,並且讓他明白,只有認真就一定能行。

3歲前多跟孩子說話,提高寶寶智商發育,別因為懶得說而不說

2.尊重的語氣

從孩子兩歲起,自我意識就開始覺醒,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愈來愈強烈。這個時候孩子開始有自己的主見,當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時,父母不要認為是孩子不聽話,非得跟你對著幹,從而打壓孩子。

3歲前多跟孩子說話,提高寶寶智商發育,別因為懶得說而不說

3.商量的語氣

每個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孩子也不例外。當父母想要自己的孩子去做某件事,要嘗試用商量的語氣,讓孩子明白他跟父母是平等的,他是被尊重的。比如說,你想要孩子把自己的房間收拾一下,就可以說:"寶貝,玩具亂丟是個不好的習慣,你和媽媽一起收拾一下好嗎?"

3歲前多跟孩子說話,提高寶寶智商發育,別因為懶得說而不說

4.鼓勵的語氣

要知道是個人都會犯錯,要孩子不犯錯自然是不可能的,這是父母異想天開的想法。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父母不要上來就是一通責備,而應幫助孩子在錯誤中總結教訓經驗,這比訓斥更有價值,不要怕孩子犯錯,犯錯不可怕,知錯就改還是好孩子。比如說孩子第一次幫媽媽洗碗,一個不小心把碗給打了,父母應該用鼓勵的語氣告訴孩子"沒關係,多洗幾次就好啦"。

3歲前多跟孩子說話,提高寶寶智商發育,別因為懶得說而不說

其實寶寶說話早晚和這些有關:

1、家庭語言教學環境

現如今養育一個孩子的時候,都是老少齊上陣。家長希望孩子能學習多國語言,爸爸講國語,媽媽說英語,婆婆說方言,處於這樣多方的語言教學環境中,寶寶難免會陷入語言接收混亂的狀態。家長要知道"一口不能吃成胖子",要讓孩子處於單一的語言教學環境中,這樣寶寶能早點學會說話。

2、家長太過"包辦"的育兒方式

在養娃的時候,家長太過"包辦",寶寶需要吃某一個食物的時候,寶寶還沒說出話來呢,家長直接就把食物放到孩子面前,這種"包辦"的方式,讓孩子喪失了語言表達慾望。因此家長最好用"放養"的方式,讓寶寶慢慢學會表達自己的慾望。

3歲前多跟孩子說話,提高寶寶智商發育,別因為懶得說而不說

其實說話早晚和智商高低沒有太大關係,寶寶的智商發育在排除病理因素之外,基本就是先天遺傳父母的,就是說父母沒有智商問題的,孩子的智商基本沒毛病。寶寶的智商高低,還可能與後天的飲食和教育環境有關,因此家長的培育非常重要。

優秀的孩子具備良好的素養,優秀的素養背後有優秀的父母,從小給孩子培養好行為,有利於孩子今後的發展,可以給孩子多學習繪本,主要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這套《兒童情商培養繪本》,《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10冊)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讓孩子多學習學習。

3歲前多跟孩子說話,提高寶寶智商發育,別因為懶得說而不說

這10冊繪本分別從安全、情商、行為三個大方向重要介紹,孩子可以藉由繪本可以進入自身的內心世界。繪本作為人生中的第一本書,它的生動趣味滿足了孩子好奇的天性,為孩子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大門。

3歲前多跟孩子說話,提高寶寶智商發育,別因為懶得說而不說

2-8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準備一些認知類、行為習慣類、情緒處理、入園小故事類的繪本,還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3歲前多跟孩子說話,提高寶寶智商發育,別因為懶得說而不說

健全的性格會讓“雛鷹”的翅膀更有力量,有了力量他們會飛的更高更遠。不要錯過了幫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