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窗:全國哀悼日·下半旗誌哀


知識窗:全國哀悼日·下半旗誌哀

一直以來,在重要人物逝世後,都設置哀悼日,以表達對逝者的崇敬和追思。下半旗是當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種誌哀方式,是公眾表示哀悼的重要禮節。

1990年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第十四條規定,明確規定了哪些人士逝世,可以降半旗誌哀;同時,還規定: "發生特別重大傷亡的不幸事件或者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傷亡時,可以下半旗致哀。"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降半旗致哀的領導人是1950年10月27日逝世的任弼時;至今已有20多位領導人逝世後降半旗誌哀。

在傷亡慘重的重特大事故發生後,也會宣佈設立全國哀悼日,以顯示對普通民眾的生命價值的尊重。

第一次全國哀悼日於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三天舉行,深切哀悼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難同胞。

第二次全國哀悼日於2010年4月21日舉行,對4·4青海玉樹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

第三次全國哀悼日於2010年8月15日舉行,對8·7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

第四次全國哀悼日於2020年4月4日舉行。在此期間,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4月4日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

所謂下半旗,並不是將國旗下降至旗杆的一半處,也不是直接把國旗升至旗杆的一半處,而是先將國旗升至杆頂,然後下降到離杆頂約佔全杆三分之一處。

知識窗:全國哀悼日·下半旗誌哀


知識窗:全國哀悼日·下半旗誌哀


知識窗:全國哀悼日·下半旗誌哀


知識窗:全國哀悼日·下半旗誌哀


知識窗:全國哀悼日·下半旗誌哀


知識窗:全國哀悼日·下半旗誌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