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案例分析》这五大坑,你中了几个?

01

总平面布局VS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局:根据城市的规划和消防安全要求,结合周围环境、地质条件、主导风向等因素合理划分企业功能分区,确定建筑位置,设置必要防火间距,同时满足消防扑救的基本要求。

平面布罝:在建筑中对一些特殊的场所和重要的设备用房进行合理的布罝,以达到减少火灾危害的目的。

通俗地说,总平面布局考查的是地理位置、消防车道、登高操作场地、防火间距等问题;平面布置考查的是楼层位置、防火分区、房间面积等问题。

02

防烟楼梯间VS封闭楼梯间VS敞开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其形式一般有带封闭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凹廊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等。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置防烟设施。

2、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

3、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6.0m²;住宅建筑,不应小于4.5m²。

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不应小于10.0m²;住宅建筑,不应小于6.0m²。

4、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5、除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前室外,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内的墙上不应开设除疏散门和送风口外的其他门、窗、洞口。

6、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前室,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火建筑构配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适用于厂房(仓库)、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等地方。裙房和建筑高度不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是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通的楼梯间。建筑高度不大于21m的住宅建筑可采用敞开楼梯间;与电梯井相邻布置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仍可采用敞开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除应满足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房间门至最近的楼梯间的距离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2、楼梯间在底层处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当一般建筑中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3、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03

防火隔墙VS防火墙VS防爆墙

防火隔墙:建筑内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区域且耐火极限不低于规定要求的不燃性墙体。(应注意3.00防火隔墙,如厂房内丙类液体储罐、爆炸性甲乙类厂房相邻的分控制室、锅炉房和柴油发电机房的储油间、避难走道等,2.50h和2.00h的自行总结)

防火墙: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建筑或相邻水平防火分区且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性墙体应注意4.00h防火墙的应用(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

防爆墙:在墙体任意一侧受到爆炸冲击波作用并达到设计压力时,能够保持设计所要求的防护性能的实体墙体(办公室、休息室贴邻甲、乙类厂房时)。

注:防火墙上应采用甲级防火门,防火隔墙上应采用甲级或乙级防火门。

04

疏散走道VS逃避走道

疏散走道:是指发生火灾时,建筑内人员从火灾现场逃往安全场所的通道,疏散走道的设置应保证逃离火场的人员进入走道后,能顺利地继续通行至楼梯间,到达安全地带。

避难走道:是指采取防烟措施且两侧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

05

正偏差VS负偏差

正偏差:比规定值大,比如防火分区、安全疏散距离等。

负偏差:比规定值小,比如防火间距、前室面积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