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清朝也是世界主要強國,英國憑什麼敢向清朝宣戰?

歷史漏砂


那個時候的世界格局是,西方國家軍事上確實比清朝強,清朝雖然是閉關鎖國,但是相比日本幕府時期要好很多,再加上清朝當時也是地大物博,內需空間大,所以經濟實力在當時還是靠前的。

當時處於經濟尚可,軍事落後,朝廷無能,怎麼能打勝仗呢,英國也是經過銷售鴉片瞭解到這點,當然敢打了。


螞蟻明志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英國敢於對大清宣戰,其實是有著一個漫長的認知過程形成的。

從17世紀初到鴉片戰爭的兩個多世紀裡,英國人對中國的看法經歷了一個由褒到貶的過程。17世紀英國人對華評價比較高,傳說中的幅員遼闊,人口規模,富裕程度都令英國人羨慕不已,受到了普遍英國佬的推崇。

然而到了18世紀上半葉貶華之風開始興起。此後中國就受到越來越多的批評,特別是在馬戛爾尼使團訪華後,英國貶華言論日盛。正如英國評論雜誌《不列顛評論家》在1821年指出的:“在過去60年間關於中國人的大眾輿論經歷了很大的變更。”19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這種變更仍在繼續,而這種對中國的瞭解與評價的變化對英國對華態度與政策具有深遠的影響。

在馬戛爾尼使團訪華之前,英國人對這次訪華做了可行性評估,連馬戛爾尼本人在內,都持有樂觀態度,認為有極大可能取得成功。當時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倫敦總部秘書處的詹姆斯·科布就曾起草過一篇題目為《關羽中國和過去赴化使團的簡況》的長達100多頁的文稿,來闡述中國皇帝並不拒絕外國使節,派遣使團訪華是可行的。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文稿結尾處指明瞭“武力征服中國是不可行的”。

他的這一觀點其實代表著當時英國輿論的主流,此時英國人普遍認為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是不行的,只能通過外交手段達到目的。

然而這次訪華,結果卻並不如人意,馬戛爾尼來中國沒有能達到其出使主要目的,雖然他在自己的日記裡對中國進行了很多批評,但他仍認為中英兩國的關係可以通過外交途徑得到改善,兩國的貿易亦有可能不斷擴大。

馬戛爾尼訪華失敗後,英國政府仍未放棄外交交涉的途徑,來嘗試接觸當時的中國。但這一時期,法國大革命爆發,隨後的是拿破崙在歐洲的全面戰爭,因此使得英國暫時沒有時間再次嘗試大規模的派遣使團接觸中國,只能通過東印度公司進行書信上的往來。

拿破崙戰爭結束以後,英國於1816年派遣了阿美士德使團訪華。很遺憾,這一次又失敗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這一次失敗後,阿美士德順路去拜訪了被囚禁在聖赫勒拿島上的拿破崙,兩人談及這次訪華時,阿美士德抱怨了中國社會的停滯與落後,而拿破崙也說出了那番與現代社會流傳的“中國睡獅論”大相徑庭的論斷。(拿破崙的本意並非是指中國睡獅醒來就要咬死人,而是說肆意挑釁中國,乃至發動戰爭會使得中國停滯的社會受到衝擊,倘若中國接受了新的事物之後,那麼以中國龐大的體量,自然能把英國撕隔壁粉碎。他的本意是在於,還是讓這頭獅子繼續睡著吧,永遠不要醒來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阿美士德本人將這次訪華的失敗完全歸咎於清廷,從官員到體制,都被他吐槽了一遍,同時他認為,再也不會有任何考慮同北京進行外交接觸的時機,這也就成了當時英國對華的代表性看法,此後直到鴉片戰爭爆發,英國再也沒有派出國使團訪華,而這種認為在外交途徑難以達到目的的看法,助長了英國對華政策中圖謀用武力達到目的的分量。

到了19世紀30年代,英國輿論中對華的普遍看法是,中國社會是一個停滯不前的社會,中國史一個跟印度一樣處於沉睡和衰落之中的古來國度,應該與印度一樣被喚醒,而印度到了19世紀30年代,逐漸被英國所征服。英國武力一步步蠶食印度的模式,使得英國人的觀點悄然之間,朝著戰爭的方向發展。

更重要的是,在鴉片戰爭前夕,英國人普遍認為中國在軍事上十分虛弱。當時東印度公司的僱員,後來化名胡夏米潛入中國大陸的間諜林德賽就曾這樣宣稱,只要組建一支由一艘主力艦、兩艘大型巡洋艦、六隻小型軍艦和三或四條武裝輪船,加上大約600名陸戰隊組成的艦隊,就能“對所受得損害索取補償”(指清政府的禁菸)。

這種論斷雖然聽起來很誇張,但實際上當時大部分對遠東有所瞭解的英國人都是這樣看中國的。1839年10月1日,英國外交大臣巴麥尊就曾告訴內閣:一艘主力艦、兩艘巡洋艦、兩三隻輪船和幾隻小型武裝商船就可以把從北京到廣州的整個海岸封鎖起來。

當然,這種論斷裡面存在著極大的引誘成分,是諸如林德賽、巴麥尊這種戰爭販子用來誘使英國政府發動戰爭的操作。

除此之外,當時英國還流行著一種中國人“欺軟怕硬”的看法。這種看法在1831年在華英國人向英國下議院呈遞的一份請願書,表達得尤為淋漓盡致。請願書中這樣寫道:


“與這個國家外事交往的整個歷史表明,對其政府傲慢和無理主張的堅定反抗,甚至用不完善的方式,或遲或早隨之而來的是一種友好與調和的意向。當澳門的葡萄牙人曾經保持獨立時,他們受到中國政府的尊敬的對待,並且從事著廣泛的有利可圖的商業;但當他們採納奴性政策時,他們卻受到了蔑視;一個繁榮的殖民地已逐漸陷入了悲慘與衰敗狀態。甚至暴力經常受到整個政府的友好對待,而順從與遵奉其專橫的法律所遇到的回報只是嚴懲與壓制。在英國與中國的貿易史上存在著許多這類事例.......”

正是上述種種言論,引導著英國輿論,最終在兩院討論中促成了英國悍然向清廷發起了戰爭。戰爭的結果麼,大致上跟他們這些言論相去不遠.......

可悲,可嘆,但不可憐哎!


江畔初見月


大清在當時的亞州地區,的確處於老大的位置,但它的地位主要來自於大,而不是強,它之所以強大,是因為周邊國家太弱,凡一個國家向另一個國家宣戰,必須具備幾個條件。

第一,在國際上尊嚴盡失。英國人乃至歐洲人對大清的認知轉變,是在馬嗄爾尼勳爵率團為乾隆皇帝祝壽之後,在這之前,歐洲人都普遍認為,天朝是人類的天堂,是一個遍地都是黃金的國度,但自從馬氏回到歐洲之後,就徹底顛覆了歐洲人對天朝的印象,取而代之的是貧窮,愚昧和野蠻。

第二,內政紊亂。馬氏在回國時特意選擇陸路前往廣州,他沿途考察了天朝的武備和國防,以及各地的風土人情,最後他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他認為天朝是一個泥足巨人,根本不堪一擊,因為他看到了天朝官吏的腐敗和民眾的貧苦,以及巨大的社會矛盾。

第三,武備鬆解,武器落後,更重要的是軍民之間有巨大的矛盾,一但發生戰事,民眾不會支持這樣的軍隊,不得不承認馬氏的洞察力,在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入侵之時,都有很多的民眾為英軍帶路,為他們提供軍糧,甚至直接參與軍需物品的轉運。

最後,引用蘇洵《六國論》中的論述,滅六國者,非秦也,乃六國也,滅秦者,非劉項也,乃秦也。


沉醉的文人


馬戛爾尼訪問清朝要求清朝開國通商的要求被拒絕之後英國人並沒有放棄,他們在乾隆之後的嘉慶朝和道光朝再次派遣使臣要求通商均遭到拒絕,為此英國人很是惱火,很多英國激進派人士大肆喧囂要向中國宣戰,教訓一下蠻橫無理的中國皇帝,但是清朝畢竟是世界主要強國之一,經濟收入超過英國,軍隊數量達到驚人的80萬人,其中綠營60萬人,八旗20萬人,面對中國如此的經濟體量和人數眾多的軍隊,英國人不敢貿然開戰,為此他們派人對清朝進行了全方位的偵察。

1832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派遣林賽和郭士力乘坐英國戰艦“羅爾·阿美士德”號從廣州楊帆北上偵察清朝的沿海防務和海軍情況,他們經過廈門,福州,寧波,上海,威海衛直到朝鮮,經過日本沿海和琉球返回廣州,在偵查的過程中他們發現,清朝的海岸防禦設施極度落後,各個炮臺之間不能相互支援,而且火炮保養維護嚴重不足,很多火炮生鏽嚴重卻沒人打理,清軍士兵防守鬆懈,疏於訓練。

而清朝海軍最大的戰船也只有30多米長,載著30門落後的小炮,小的長度不足20米,載炮4門,而且很多海軍官兵長期吸食鴉片,看上去懶懶散散,毫無戰鬥力,這就是英國人偵察到的清朝軍隊的真實情形。由此林賽和郭士力狂妄的認為,擊敗中國將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1835年他們在給英國外交大臣巴麥尊的信中說道:“侵略中國只需要一艘戰列艦,兩艘巡洋艦,六艘驅逐艦,34艘運輸船,外加六百名陸戰士兵就可以把中國的沿海一掃而空。

在鴉片戰爭前的幾年中英國一直沒有中斷對清朝的情報蒐集,虎門硝煙之後英國人正式把對清朝開戰的事情展開議會討論,最終英國主戰派以微弱的九票優勢贏得主和派。1840年6月英國出動47艘軍艦和4000士兵在海軍少將懿律的率領下抵達珠江口外,他們封鎖光口,命令外國商船撤離,自此鴉片戰爭爆發。其實在英國人眼中清朝的強大隻是表面上的,不堪一擊。因此英國人才憑藉著自身的軍事優勢和侵略野心對清朝宣戰了,戰爭的結果遠遠出乎英國人的預料之外。


李帥領


鄙人陶慕劍,用最簡短的一句話說明白這事。


1840年前後,清朝財政收入才3600萬兩,英國則是1.6億兩。英國為啥不敢宣戰?



陶式防務評論


英國其實也不敢。

說實話在沒有動手前,英國佬真的沒有想到能夠取勝。

1840年4月,英國國會對此進行激烈辯論,在維多利亞女王的影響下,最終以271票對262票通過軍事行動 ,英政府始終未正式宣戰,認為軍事行動只是一種報復(reprisal),而非戰爭。

英國佬的想法很簡單,到了這個地步總歸是要來過一場。但是與一個龐大的大陸帝國如果進行曠日持久的戰爭是絕對不能接受的,那樣子會毀滅英國的霸權。

一開始也是極力控制戰爭規模和範圍,主要是圍著廣州這座貿易重鎮打。只不過越打,越發現滿清菜雞。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浙東之戰,清軍在經過充分準備,還是被英軍打得慘敗。在這之後其實道光已經放棄了抵抗準備求和,至於吳淞、鎮江等戰役,就是英軍為了獲取更大的戰爭收益而發動的了。


愛歷史的大小姐


從康熙時代,西方就以傳教之名,潛伏於全國各地,國家的發展看在外國人眼裡。知已知彼,百戰不殆。外國人也懂。


用戶5078997845826


中國在當時,確實是世界上少有的大國,強國。

不過就在中國人認為的康乾盛世的時候,1793年,英國使者馬嘎爾尼訪華,當然主要是為了說服皇帝,打開國門通商。

但是當馬格爾尼聽說見到皇上要三跪九叩之後,當場宣佈不能收到這樣的侮辱,拒絕妥協。乾隆皇帝自然也不會示弱,表示,如果英國人不遵守中國的規矩,就沒辦法接見他們。

在雙方僵持不下之際,他們採用了折中手段:英國人單膝跪地代替雙膝,低頭代表扣首。

這樣,會談才勉強迴歸正題。

但是當英國人介紹自己的產品時,皇帝卻說,大清天朝上國,沒有什麼物品是缺少的,不過考慮到外國對茶葉,絲綢的需要,我們只開通廣州十三行。同時,皇帝也以守祖宗之法的理由,拒絕引進火繩槍這種先進的武器。

不過經過這一段時間在中國的調查,觀察。英國一行人也漸漸地發現清帝國的衰敗之勢。為日後鴉片戰爭提供了最早的調查資料。



西餐劉顯琨


清朝是富而不強的典型!就象一頭肥牛!統冶者對內兇惡對外怯懦!不修武備,妄自尊大,缺乏對外戰略!實為外強中乾!所以,外部列強個個虎視耽耽!


初地羅漢


夜郎自大的國家或民族,若再添上政治腐敗,內亂不止,則逃脫不了捱打的命運

世界上的每一次戰爭,都不可能是臨時起意的衝動,而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中原五千年的繁榮昌盛,讓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庭自誇“大清帝國”、“泱泱大國”,以為一直是世界上孤獨求敗,君臨天下的“天朝上邦”,其他國家、民族均為夷蠻未化,什麼科技都是些雕蟲小技,在物華天寶,高高在上的大清面前,都是不值一提,不屑一顧的。

殊不知,在“大清”閉關鎖國,腐朽內亂的歲月裡,全世界已經“兩岸猿聲啼不止,輕舟已過萬重山。”

一、西方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並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而自我陶醉在御用文人“康乾盛世”、“同治中興”描述的清庭統治下,中國依然是遠古“男耕女織”社會

西方的工業革命,機械化、電氣化在為西方創造巨大的財富,但是,在清朝統治者的眼裡,都是“奇技淫巧”,“有違祖制”。清朝,完全是一個無視外界翻天覆地的泥腿巨人。

最讓人不恥的是,萬里重洋外的大不列顛英國,在公元1840年漂盪過來幾艘小船,將“大清帝國”胖揍了一頓後,雖然割地賠款,開放口岸,依然我行我素,酣睡不醒,即使有幾個清醒的中國人有奔走呼籲“師夷長技以制夷”,但如何喚醒一個執意裝睡的人?

二十年後,當同樣的遭遇重演一次,列強不可能再給中國喘息機會了,“大清帝國”的墳墓便掘好了。

二、腐敗無能的清政府是喪權辱國的罪魁禍首

清政府的腐朽沒落,早已敗相畢露,一個和珅,便富可敵國,不可思議的是,此事發生在自詡的“康乾盛世”時期!

還有,慈禧的一次生日,便耗費了整個北洋海軍的經費!

日薄西山的“大清”能經多少次這種折騰?

還有那些大大小小如狼似虎的官員、豪強地主呢?天下老百姓如何經得住層層的雁過拔毛?

三、國內民不聊生,狼煙遍地,讓虎視眈眈的英國有機可乘

活躍民間的“反清復明”無休無止,“白蓮教”、“天理教”、“小刀會”等等起義如火如荼,還未算後來席捲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

這些,都是清朝統治者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的結果。

四、英國邪片貿易讓中國雪上加霜

“虎門銷煙”前,民族英雄林則徐早就警告清政府:“……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可悲的是,邪片貿易,讓英國看到了清朝的致命罩門,一次鴉片戰爭,更讓人看透了“大清帝國”的不堪一擊。

當潘多拉的盒子打開了,內憂外患之下,“天朝上邦”的噩夢就不斷重複了。

世界大局,潮流滾滾,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就如大潮中一葉扁舟,不能迎風破浪,那就只有顛覆沉沙的命運。

警鐘長鳴!閉關鎖國,夜郎自大,腐朽內亂,結果只能是落後於世界,最後喪權辱國,人民遭殃,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