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阿叔阿伯才认得的嘢,后生仔鱼见过磨?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许多过去耳熟能详的老物件,如今都早已丢弃或闲置了在角落了。

最近微友回老家,就发现了这么一堆“长相清奇”的东西,却怎么也看不出是用来干嘛的。

博白阿叔阿伯才认得的嘢,后生仔鱼见过磨?

这些老物件,上了年纪的人看了,都是满满的回忆。不过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看了之后估计都是懵懵懂懂,根本不知道是什么。

这些木锥大小不一,锥内中空,尖尖的那头微微翘起,锥底有的连着一块木板;有的连着一个框框,似乎是可以用来装东西;有的锥子却没有连接物。

博白阿叔阿伯才认得的嘢,后生仔鱼见过磨?

摆放在地上看起来像是犀牛角一般,不像是用来凿东西的;连着木板或者框框的又有点像是现代的“托尼鞋”,若真是鞋子,又有何用处呢?

当然不可能是鞋子,更不是用来凿东西的,其实这些东西是一种芒编模具,博白人称之为“牛角”,用来定型的。

博白阿叔阿伯才认得的嘢,后生仔鱼见过磨?

这种“牛角芒编”在上个世纪是非常流行的物件,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有那么几个,可以用来收纳零散的物品,当做摆件,甚至是小孩童的玩具等等。

农闲时家中妇女常常会聚集在谷场、堂厅前,一边聊天一边做着芒编,这些“牛角”都可以相互共享,做出来的芒编会补贴一点柴米油盐,生活也就丰富了。

博白阿叔阿伯才认得的嘢,后生仔鱼见过磨?

在民间的编织艺人,通过生活中的经验积累,前辈的耳提面命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技艺,在模具上缠绕出令人叫绝的作品。

如今的芒编早已成为了博白的名片之一,多个乡镇都在积极的推进芒编的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开拓创新,编织出更受欢迎的产品,带动贫困户走向小康。

博白阿叔阿伯才认得的嘢,后生仔鱼见过磨?

芒编工艺除了产业化,还有家庭作坊,不要小看了家庭式的作坊,他们全家上阵,老幼传承,无论是技艺还是造型,都惟妙惟肖、美观大方。

时代变了,人的审美也跟着变了,但是在博白有着悠久历史底蕴的芒编情怀,却从未改变,它从生活到生产,融入到每一代博白人的生活中,渊远流传!


文|红枣

图片|我的家乡在博白、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