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清明”,那些隱藏在家族裡的傳承是對祖先最好的緬懷

家風“清明”,那些隱藏在家族裡的傳承是對祖先最好的緬懷

△張天翼小時候的全家福。

家风“清明”,那些隐藏在家族里的传承是对祖先最好的缅怀

△鄭氏族人清明祭祖。組圖 / 受訪者提供

清明節,除了生死之外,生命以什麼樣的方式在延續?

對一些人來說,延續方式是掃墓、寫文章、用家族留下的家訓家風來教育後人,更是傳承家族的精神。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弘揚好家風,成為清明節家族團聚的重頭戲。

又到一年折菊祭祖的清明時節,但今年的清明祭祖掃墓並不像往年那般熱鬧。

從家族角度來看,清明節踏青掃墓、祭祀祖先,是一種文化習俗或文明禮儀,也是 " 血脈 " 接續," 鄉愁 " 復歸。我們聯繫到湖南有名望的張天翼家族、黎氏八駿家族、秋瑾夫家還有長沙金井鄭氏家族,他們也一改往常清明祠堂聚會,共同掃墓祭祖的方式,有的單獨或分批掃墓,有的用寫文章的方式來緬懷先祖,有的則用家族留下的家訓家風來教育後人 ……

於他們而言,清明祭祖,除了是家族祭奠儀式,更是一種家族精神的傳承和延續,不管身處何方,只要浸潤著家族精神,就是對祖先最好的緬懷了。

湘鄉張天翼家族 民主、平等的氛圍成就了張家人

湘鄉市東山街道辦雙泉村 4 組 120 號,是 " 童話大王 " 張天翼的故居。這棟白牆灰瓦的老屋立在村子最中間,在煙雨朦朧中就像一朵蓮蕊芯。一百多年前,張氏族人張通典和兄弟張通謨從這裡走出去,這個籍籍無名的靜謐村莊因為這兩家人一時風光無兩。

張天翼的父親張通謨是清末 " 經濟特科 " 進士,思想前衛,詼諧,待兒女像朋友,放棄官職甘當教員。他伯父張通典是清末舉人,一生倡導民權思想,憂國憂民。清光緒年間曾協助曾國荃督辦兩江學務。戊戌變法期間,與譚嗣同、黃遵憲、康有為、梁啟超、陳三立等,組成南學會,辦時務學堂,興辦《湘報》、《時務報》等,一時民智大開,學術大盛。1900 年在上海,張通典與章太炎等發起 " 張園國會 ";辛亥革命後他任臨時大總統府秘書。張通典其夫人何承徽,是衡陽何通隱先生之女,有海內女師之稱。

他們的子女在這樣的家庭氛圍薰陶下個個出彩。張通典二女兒張默君是孫中山機要秘書邵元衝的夫人,也是秋瑾的密友,她有著 " 民國最強大腦 "。張默君八歲就寫《天足吟》勸說女性 " 放足 ",在當時,她的詩情跟呂碧城齊名。她和父親加入同盟會,並主辦《江蘇大漢報》,宣傳民主思想。隨後又創立 " 神州女學 ",任江蘇省立一師校長,她還是中國第一位高等教育典試女委員。張默君三妹張淑嘉嫁給著名的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外交官蔣作賓,其共育的 14 個兒女,均是所在行業的學者大家。八妹張俠魂文章書法都很有功底,是中國第一個乘飛機上天的女性,她的夫婿竺可楨是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她們的弟弟張元祜,曾是國民黨中將,參與長沙和平起義,後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

如此顯赫的家族經歷,如今看來並非巧合。張氏子女的成才除了父母言傳身教的家庭教育外,還能從他們族譜的 " 家規 " 裡窺見一二。張氏一直倡導 " 家齊然後國治,族睦乃致鄰和 "。在張氏族人看來,族人除了要遵循孝道,務正業,不信邪教之外,更重要的是讀書,家規中還明文規定要捐資助學,重視教育。但在這些家規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卻是民主和平等,族人辦事要有商有量,如果遇不公之事,親房還應為之排解。在那個男女不平等的年代,張氏族規裡還提及,如果族人有溺斃女嬰或凌虐幼媳的要量其家資從重處罰,舉報這一現象的,還能獲得獎賞。也難怪,在他們的後代裡,男女一樣不凡。

如今,張家人天各一方,清明時節很難重聚,但後輩張檢軍一直守著這個故居,操持族中事務。他今年給先祖掃完墓後,又帶著族人在張天翼故居里參觀,那些家規和張氏族人的故事都陳列在這個故居里,他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感染張家後人。

湘潭黎氏 " 學不可廢,讀書為第一 "

雨後,曉霞山下的黎氏八駿故居稍顯落寞,這棟土牆青瓦的房子更像一棟簡易草堂,與周邊建築格格不入。但一百多年前,這裡走出的黎氏八兄弟:黎錦熙、黎錦暉、黎錦耀、黎錦紓、黎錦炯、黎錦明、黎錦光、黎錦揚,他們在語言學、文學、教育、音樂、礦產、橋樑等領域取得不俗的成就,被譽為 " 黎氏八駿 "。他們也讓湘潭中路鋪鎮菱角村長塘組的黎氏家族成為近代湖南最耀眼的家族之一。

黎氏八兄弟中最先走出去的是大哥黎錦熙,他選擇了 " 北漂 ",潛心轉眼漢語言文字。其他兄弟受他影響也陸續走出家門。老二黎錦暉成為中國近代流行音樂之父,當時《毛毛雨》等歌曲紅極一時;老三黎錦耀是著名的採礦專家;老四黎錦紓,曾經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老五黎錦炯,是鐵道和橋樑專家。老六黎錦明,是作家;老七黎錦光是作曲家,代表作《夜來香》紅遍亞洲;老八黎錦揚,是在國際文壇享有盛譽的美籍華裔作家。

他們根據自己興趣愛好,分別走向不同行業,這跟黎家的家教有關。" 黎氏八駿 " 的祖父黎世綬一生為官,受封建禮教教育,他寫下 " 學不可廢,讀書為第一 " 的家訓。到了他們父親黎培鑾時,這種封建禮教逐步轉向開明的維新教育。他不求功名,變賣部分家產,在家鄉辦了新學校——長塘杉溪學校,教授黎氏子女。這所學校學風自由,尊重孩子們的個性。那時西學興起,黎培鑾還專門聘請西學老師,增設數學、音樂、圖畫課程。在這種開明的氛圍裡,黎氏後人能夠根據各自興趣自由發展。但黎氏家族讓子女們讀書並不是只為獲取功名,而是 " 立德 "。黎世綬說:" 敦人倫、存節義、守禮法、尚廉恥,皆由於讀書。"

又到了一年清明,黎氏家族開枝散葉後,分佈在世界各地,很難聚集。他們緬懷先祖的方式各房並不一樣。

" 一般來說,黎澤浩(黎錦明之子)每年都會回湘潭縣中路鋪鎮長塘祭祖,因為六叔黎錦明葬在那裡,我們在上海的就比較新派。" 黎錦暉小兒子黎澤榮說,他父母葬在蘇州鳳凰池,但除了哥哥姐姐回來,他陪他們去一趟,獻上一束花,清明節一般不會掃墓。這時候,他常常寫詩歌文章對爺爺及父輩以表緬懷。" 我們都有很深的黎氏情結。"

長沙金井鄭家 十六條 " 家訓 " 或是傳家之寶

2018 年,長沙金井鄭家的新修族譜完成,這個距離長沙市區 70 公里的家族,在 1808 年至 1903 年這 95 年裡,出了八個進士,二十多個舉人。

鄭家第一位進士是鄭世俊,他考取了戊辰科進士,官至思恩知府。族人以此為榜樣,陸續考取功名。鄭敦允是嘉慶十九年進士,選庶吉士,由刑部郎中出任襄陽知府。他在任時修築水利治理漢水,在當地留下 " 鄭公堤 "。道光十五年中進士的鄭敦謹是鄭家最大的官,歷任清朝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晚清四大疑案之一 " 刺馬案 " 就是他主審,但因為種種原因,他審完此案還未回京覆命就辭職回鄉了。

鄭家這些進士中,大家最熟知的是鄭家溉,他中進士不久,科舉制度廢除," 九一八 " 事變後,他拒絕偽職,從北京舉家回鄉。1944 年長沙淪陷,72 歲的鄭家溉避難湘鄉,日偽軍逼他出任維持會會長,他嚴詞拒絕,抱必死決心投塘," 以一死全了自己的民族氣節 "。如今,鄭家溉的遺像和事蹟陳列在長沙湖南烈士公園烈士塔陳列大廳。

如此顯赫的家族史,跟鄭家十六條家訓不無關聯。" 孝父母、友兄弟、睦宗族、和鄉鄰 " 這是鄭氏族人的基本規矩,而 " 慎交遊、勤職業、務生理、尚節儉、明禮義 " 這是對後世族人的要求。在鄭氏家訓中,最特別的是 " 擇婚媒、端閨化、正蒙養 ",這在當時而言,是頗為前衛的。鄭家先祖很早就注意到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位置,專門叮囑後人擇偶嫁婿需慎重。所以到了晚清時期的家譜中隨便翻開一篇,男性不管有無功名,配偶大多都是望族之女,即便不是望族,也多是受過教育的女性。

如今的鄭氏家族雖然沒有以往那般顯赫,但是後輩們仍然被這些家訓影響著。

" 我們續修斷代一百年的族譜也是受這些家訓影響,希望將這些好的家風傳承下去。" 鄭氏後輩鄭延卓說,新修族譜後,鄭氏十房,每年清明節都會派出代表一起祭祖掃墓。今年特殊,這些 " 家族代表 " 們錯峰掃墓。

秋瑾夫家湘潭王氏:家規中的 " 孝 " 延伸至家國情懷

今年清明,秋瑾的曾孫女王學東沒有去給先祖們掃墓。但她換了種形式,重新總結了王氏族規,讓更多王家人通過家族精神傳承來緬懷祖先。

秋瑾夫家——王氏家族,在當時的湖南是比較特殊的家族。王家不僅是當時湘潭地區首富,還和曾國藩家族有著世代友好的關係。當時王家族長王黻臣,其叔祖母曾國蘭是曾國藩的長姐。因著這份關係,王家的生意越做越大,不僅在鄉里廣置田宇,而且先後在湘潭、株洲、漢口開設錢鋪業和當鋪業,成為湘中鉅富。而當時秋瑾父親秋壽南時任湘鄉縣督銷總辦,跟曾廣鈞(曾國藩孫,曾紀鴻長子)交好," 湘潭首富 " 王黻臣跟曾廣鈞相熟,於是秋家和王家有了交集,也促成了秋瑾嫁王黻臣的兒子王廷鈞為妻。

這場盛大的 " 官商聯姻 ",使得王家名聲更大。隨後,王廷鈞又得了清廷兵部侍郎的功名,這時王家的聲望達到巔峰。只是好景不長,1907 年 7 月 15 日,秋瑾英勇就義,王廷均也在兩年後因病離世,王家開始走下坡路。

當時的王黻臣深知要想守住這份家業,必須要強化家族的文化底蘊,他立下的家規也對後人產生重大影響。王學東翻閱了 1916 年四修的上湘城南王氏族譜,王氏家規由 " 敬祖 "、" 孝親 "、" 友恭 "、" 閨範 "、" 睦族 "、" 循禮 "、" 豫學 "、" 勸業 "、" 崇儉 "、" 止訟 "、" 禁邪 "、" 動譜 " 等十二則組成。

" 王氏家規很嚴,但其中‘孝’文化又是核心,它要求教育族人從出生開始,必須充滿孝心,作為兒女就應當報效父母,報效國家。" 王氏是巨賈之家,家規中的 " 孝 " 又延伸至家國情懷,它要求族人要有仁愛之心,淡泊名利,多做公益。

這些在後世之中也有體現。

秋瑾夫婦去世後,1941 年,他們的後代王沅德將秋瑾的 " 槐庭 " 及周邊田產無償捐獻給新群中學作為校舍,唯一的要求是 " 在別墅內建秋瑾堂一間,以追念母儀 "。

瀟湘晨報記者伍婷婷長沙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