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清明”,那些隐藏在家族里的传承是对祖先最好的缅怀

家风“清明”,那些隐藏在家族里的传承是对祖先最好的缅怀

△张天翼小时候的全家福。

家风“清明”,那些隐藏在家族里的传承是对祖先最好的缅怀

△郑氏族人清明祭祖。组图 / 受访者提供

清明节,除了生死之外,生命以什么样的方式在延续?

对一些人来说,延续方式是扫墓、写文章、用家族留下的家训家风来教育后人,更是传承家族的精神。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弘扬好家风,成为清明节家族团聚的重头戏。

又到一年折菊祭祖的清明时节,但今年的清明祭祖扫墓并不像往年那般热闹。

从家族角度来看,清明节踏青扫墓、祭祀祖先,是一种文化习俗或文明礼仪,也是 " 血脉 " 接续," 乡愁 " 复归。我们联系到湖南有名望的张天翼家族、黎氏八骏家族、秋瑾夫家还有长沙金井郑氏家族,他们也一改往常清明祠堂聚会,共同扫墓祭祖的方式,有的单独或分批扫墓,有的用写文章的方式来缅怀先祖,有的则用家族留下的家训家风来教育后人 ……

于他们而言,清明祭祖,除了是家族祭奠仪式,更是一种家族精神的传承和延续,不管身处何方,只要浸润着家族精神,就是对祖先最好的缅怀了。

湘乡张天翼家族 民主、平等的氛围成就了张家人

湘乡市东山街道办双泉村 4 组 120 号,是 " 童话大王 " 张天翼的故居。这栋白墙灰瓦的老屋立在村子最中间,在烟雨朦胧中就像一朵莲蕊芯。一百多年前,张氏族人张通典和兄弟张通谟从这里走出去,这个籍籍无名的静谧村庄因为这两家人一时风光无两。

张天翼的父亲张通谟是清末 " 经济特科 " 进士,思想前卫,诙谐,待儿女像朋友,放弃官职甘当教员。他伯父张通典是清末举人,一生倡导民权思想,忧国忧民。清光绪年间曾协助曾国荃督办两江学务。戊戌变法期间,与谭嗣同、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陈三立等,组成南学会,办时务学堂,兴办《湘报》、《时务报》等,一时民智大开,学术大盛。1900 年在上海,张通典与章太炎等发起 " 张园国会 ";辛亥革命后他任临时大总统府秘书。张通典其夫人何承徽,是衡阳何通隐先生之女,有海内女师之称。

他们的子女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熏陶下个个出彩。张通典二女儿张默君是孙中山机要秘书邵元冲的夫人,也是秋瑾的密友,她有着 " 民国最强大脑 "。张默君八岁就写《天足吟》劝说女性 " 放足 ",在当时,她的诗情跟吕碧城齐名。她和父亲加入同盟会,并主办《江苏大汉报》,宣传民主思想。随后又创立 " 神州女学 ",任江苏省立一师校长,她还是中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典试女委员。张默君三妹张淑嘉嫁给著名的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外交官蒋作宾,其共育的 14 个儿女,均是所在行业的学者大家。八妹张侠魂文章书法都很有功底,是中国第一个乘飞机上天的女性,她的夫婿竺可桢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她们的弟弟张元祜,曾是国民党中将,参与长沙和平起义,后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如此显赫的家族经历,如今看来并非巧合。张氏子女的成才除了父母言传身教的家庭教育外,还能从他们族谱的 " 家规 " 里窥见一二。张氏一直倡导 " 家齐然后国治,族睦乃致邻和 "。在张氏族人看来,族人除了要遵循孝道,务正业,不信邪教之外,更重要的是读书,家规中还明文规定要捐资助学,重视教育。但在这些家规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却是民主和平等,族人办事要有商有量,如果遇不公之事,亲房还应为之排解。在那个男女不平等的年代,张氏族规里还提及,如果族人有溺毙女婴或凌虐幼媳的要量其家资从重处罚,举报这一现象的,还能获得奖赏。也难怪,在他们的后代里,男女一样不凡。

如今,张家人天各一方,清明时节很难重聚,但后辈张检军一直守着这个故居,操持族中事务。他今年给先祖扫完墓后,又带着族人在张天翼故居里参观,那些家规和张氏族人的故事都陈列在这个故居里,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感染张家后人。

湘潭黎氏 " 学不可废,读书为第一 "

雨后,晓霞山下的黎氏八骏故居稍显落寞,这栋土墙青瓦的房子更像一栋简易草堂,与周边建筑格格不入。但一百多年前,这里走出的黎氏八兄弟:黎锦熙、黎锦晖、黎锦耀、黎锦纾、黎锦炯、黎锦明、黎锦光、黎锦扬,他们在语言学、文学、教育、音乐、矿产、桥梁等领域取得不俗的成就,被誉为 " 黎氏八骏 "。他们也让湘潭中路铺镇菱角村长塘组的黎氏家族成为近代湖南最耀眼的家族之一。

黎氏八兄弟中最先走出去的是大哥黎锦熙,他选择了 " 北漂 ",潜心转眼汉语言文字。其他兄弟受他影响也陆续走出家门。老二黎锦晖成为中国近代流行音乐之父,当时《毛毛雨》等歌曲红极一时;老三黎锦耀是著名的采矿专家;老四黎锦纾,曾经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老五黎锦炯,是铁道和桥梁专家。老六黎锦明,是作家;老七黎锦光是作曲家,代表作《夜来香》红遍亚洲;老八黎锦扬,是在国际文坛享有盛誉的美籍华裔作家。

他们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分别走向不同行业,这跟黎家的家教有关。" 黎氏八骏 " 的祖父黎世绶一生为官,受封建礼教教育,他写下 " 学不可废,读书为第一 " 的家训。到了他们父亲黎培銮时,这种封建礼教逐步转向开明的维新教育。他不求功名,变卖部分家产,在家乡办了新学校——长塘杉溪学校,教授黎氏子女。这所学校学风自由,尊重孩子们的个性。那时西学兴起,黎培銮还专门聘请西学老师,增设数学、音乐、图画课程。在这种开明的氛围里,黎氏后人能够根据各自兴趣自由发展。但黎氏家族让子女们读书并不是只为获取功名,而是 " 立德 "。黎世绶说:" 敦人伦、存节义、守礼法、尚廉耻,皆由于读书。"

又到了一年清明,黎氏家族开枝散叶后,分布在世界各地,很难聚集。他们缅怀先祖的方式各房并不一样。

" 一般来说,黎泽浩(黎锦明之子)每年都会回湘潭县中路铺镇长塘祭祖,因为六叔黎锦明葬在那里,我们在上海的就比较新派。" 黎锦晖小儿子黎泽荣说,他父母葬在苏州凤凰池,但除了哥哥姐姐回来,他陪他们去一趟,献上一束花,清明节一般不会扫墓。这时候,他常常写诗歌文章对爷爷及父辈以表缅怀。" 我们都有很深的黎氏情结。"

长沙金井郑家 十六条 " 家训 " 或是传家之宝

2018 年,长沙金井郑家的新修族谱完成,这个距离长沙市区 70 公里的家族,在 1808 年至 1903 年这 95 年里,出了八个进士,二十多个举人。

郑家第一位进士是郑世俊,他考取了戊辰科进士,官至思恩知府。族人以此为榜样,陆续考取功名。郑敦允是嘉庆十九年进士,选庶吉士,由刑部郎中出任襄阳知府。他在任时修筑水利治理汉水,在当地留下 " 郑公堤 "。道光十五年中进士的郑敦谨是郑家最大的官,历任清朝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晚清四大疑案之一 " 刺马案 " 就是他主审,但因为种种原因,他审完此案还未回京复命就辞职回乡了。

郑家这些进士中,大家最熟知的是郑家溉,他中进士不久,科举制度废除," 九一八 " 事变后,他拒绝伪职,从北京举家回乡。1944 年长沙沦陷,72 岁的郑家溉避难湘乡,日伪军逼他出任维持会会长,他严词拒绝,抱必死决心投塘," 以一死全了自己的民族气节 "。如今,郑家溉的遗像和事迹陈列在长沙湖南烈士公园烈士塔陈列大厅。

如此显赫的家族史,跟郑家十六条家训不无关联。" 孝父母、友兄弟、睦宗族、和乡邻 " 这是郑氏族人的基本规矩,而 " 慎交游、勤职业、务生理、尚节俭、明礼义 " 这是对后世族人的要求。在郑氏家训中,最特别的是 " 择婚媒、端闺化、正蒙养 ",这在当时而言,是颇为前卫的。郑家先祖很早就注意到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位置,专门叮嘱后人择偶嫁婿需慎重。所以到了晚清时期的家谱中随便翻开一篇,男性不管有无功名,配偶大多都是望族之女,即便不是望族,也多是受过教育的女性。

如今的郑氏家族虽然没有以往那般显赫,但是后辈们仍然被这些家训影响着。

" 我们续修断代一百年的族谱也是受这些家训影响,希望将这些好的家风传承下去。" 郑氏后辈郑延卓说,新修族谱后,郑氏十房,每年清明节都会派出代表一起祭祖扫墓。今年特殊,这些 " 家族代表 " 们错峰扫墓。

秋瑾夫家湘潭王氏:家规中的 " 孝 " 延伸至家国情怀

今年清明,秋瑾的曾孙女王学东没有去给先祖们扫墓。但她换了种形式,重新总结了王氏族规,让更多王家人通过家族精神传承来缅怀祖先。

秋瑾夫家——王氏家族,在当时的湖南是比较特殊的家族。王家不仅是当时湘潭地区首富,还和曾国藩家族有着世代友好的关系。当时王家族长王黻臣,其叔祖母曾国兰是曾国藩的长姐。因着这份关系,王家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仅在乡里广置田宇,而且先后在湘潭、株洲、汉口开设钱铺业和当铺业,成为湘中巨富。而当时秋瑾父亲秋寿南时任湘乡县督销总办,跟曾广钧(曾国藩孙,曾纪鸿长子)交好," 湘潭首富 " 王黻臣跟曾广钧相熟,于是秋家和王家有了交集,也促成了秋瑾嫁王黻臣的儿子王廷钧为妻。

这场盛大的 " 官商联姻 ",使得王家名声更大。随后,王廷钧又得了清廷兵部侍郎的功名,这时王家的声望达到巅峰。只是好景不长,1907 年 7 月 15 日,秋瑾英勇就义,王廷均也在两年后因病离世,王家开始走下坡路。

当时的王黻臣深知要想守住这份家业,必须要强化家族的文化底蕴,他立下的家规也对后人产生重大影响。王学东翻阅了 1916 年四修的上湘城南王氏族谱,王氏家规由 " 敬祖 "、" 孝亲 "、" 友恭 "、" 闺范 "、" 睦族 "、" 循礼 "、" 豫学 "、" 劝业 "、" 崇俭 "、" 止讼 "、" 禁邪 "、" 动谱 " 等十二则组成。

" 王氏家规很严,但其中‘孝’文化又是核心,它要求教育族人从出生开始,必须充满孝心,作为儿女就应当报效父母,报效国家。" 王氏是巨贾之家,家规中的 " 孝 " 又延伸至家国情怀,它要求族人要有仁爱之心,淡泊名利,多做公益。

这些在后世之中也有体现。

秋瑾夫妇去世后,1941 年,他们的后代王沅德将秋瑾的 " 槐庭 " 及周边田产无偿捐献给新群中学作为校舍,唯一的要求是 " 在别墅内建秋瑾堂一间,以追念母仪 "。

潇湘晨报记者伍婷婷长沙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