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畢業生就業壓力大不大?

鄭漂校長


很高興有幸回答你這個問題,我作為今年的高校畢業生來發自內心的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2020年因為肺炎疫情註定將是不平凡的一年,各行各業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所以最近我們可以頻繁看到各個公司的大幅裁員的新聞,另一方面2020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800多萬,這也就意味著2020屆畢業生將面臨著很嚴峻的就業壓力,一方面要和我們同齡人去競爭就業崗位,此外還要和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這一批被裁人員去競爭,可想而知就業壓力是很大的。此時就需要畢業生明確自己的定位,放平心態,努力去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素質去適應職場。但是可喜的是,現在各大高校和地方政府均在出臺相關的扶持畢業生就業的政策,可以預見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會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變得越來越好,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調整好心態準備迎接挑戰。以上均屬個人觀點。


往後餘生s


應屆畢業生表示今年的就業壓力非常大,而且比以往都要大。

其實就算沒有這次疫情,今年的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就已經很大了,我在秋招的時候就已經感受到了,任何宣講會,甭管是什麼企業來招聘,永遠都是人山人海,10月份的時候,家鄉一個民營企業來我們學校宣講,我估計這公司這麼遠(我碩士在南方讀的,家是北方的),估計肯定沒人去,結果面試的時候就驚了,那一次群面就是10多個人,而且還分組,我後面還有好幾組。從九月開學一直到年底,我都一直在為找工作奔波,直到快放假,才有一個公司表示有意向接受我,是家鄉的一個國企,工資很一般,我當時給拒了,現在想起來有點後悔,而在我們整個系,有很多人直到現在都沒有一個工作。對了,除此之外我還報了某地的公務員考試,我挑了一個條件限制很多的崗位,但儘管如此,依然有90人和我競爭,而在去年,相同的崗位,相同的限制條件,競爭只有十幾比一,這說明大家工作都不好找。轉眼就是放假,然後疫情,直接讓就業壓力更大了,好多企業直接就不招人了,甚至還有已經簽約的被解約的,三月份以來我一直都在投簡歷,投了五十多份,基本上都石沉大海,有回應的也都是銷售之類的崗位,與我的專業完全不相關,而且也不適合我。總之,今年的畢業壓力太大了。





歡快冰淇淋


不請自來

其實不應該考慮今年的就業壓力大不大,而是要考慮今年的就業壓力要大到什麼程度。

壓力大的原因也很好總結,除了每年都有的原因之外主要還有兩方面:

第一,國內疫情從去年十二月一直到現在還沒散去,而國外的人們還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在這期間不止一個行業收到衝擊,甚至有的衝擊對某些群體來說是致命的(旅遊相關、航空航運、餐飲、租車、教育等)。

那這些受災教嚴重的行業,必定會有一部分人員重新迴流至社會之中,尋求新的機遇。

而這些工作經驗的失業者會給應屆畢業生造成衝擊,因為在經驗上應屆畢業生普遍不足。

而且從象牙塔中走出,身上多少會保留著一些理想主義的氣息,這可能也對於正面競爭構成干擾。

第二,去年貿易戰多少也會對國內就業造成壓力,不少國內企業迫於壓力選擇遠赴他過建廠,來彌補損失。所以國內有一些工種出現失業率提升的情況,這也對今年就業率造成影響。

解決辦法其實也是有的:

第一,畢業前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做好規劃儘早接觸未來打算從事的行業,做到畢業前成為“行內人”。

去年的國際經濟戰多少會對我國在外的企業造成打擊,不少企業把發展重心也開始向國內轉移,這也會生成新的就業崗位,但是這也需要“打鐵還需自身硬”。

第二,錯峰就業。其實今年考考公務員都是很好的選擇,雖然壓力也很大但是至少可以過度避開就業潮,當未來規劃好自己的“路線”後再進入社會也不遲。

最後希望您說的女孩能工作順利,找到自己的方向。







黃腦師


2020年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應該是比較忐忑遺憾的一年,因為受疫情影響,高校大多數省份依舊沒開學,這對應屆畢業生影響最大。學校封校,但畢業卻不會放慢腳步,學生要寫畢業論文,要找工作,僅剩半年的在校時光,這次只能在家度過,不能再好好的看看母校,不能再和自己的朋友同學好好聊一次天就已經各奔東西,今年的就業局勢也不太樂觀,畢業生心裡很是遺憾不安,但是近日教育部傳來4個消息,對應屆畢業生都是好消息,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研究生擴招,專升本擴招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教育水平的提升,大學生已經不再稀奇,專科,本科的學歷已經不是“香餑餑”,大學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許多大學生為了自身更有競爭力,會選擇繼續考學,讀研究生。近些年來考研的人數也在逐年增加,呈上升趨勢,越來越難考,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特別是今年這種不利的就業局勢,國家為了緩解這種狀況,提出了研究生擴招,專升本擴招的政策,讓更多的大學生有機會讀研究生,一方面為了提高我國總體知識水平,另一方面為了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

二.國家鼓勵國企,事業單位進行擴招

今年因為疫情影響,許多企業的收益有所下滑,特別是一些小型企業,甚至面臨著倒閉的風險,各大公司都在裁員,更不要說招聘新人了,今年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會更大,是真正的“最難就業季”。國家為了不讓畢業生陷入就業恐慌,穩定當前的就業局勢,下發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就有國企今明兩年誇大招聘規模,提高事業單位專項招聘比例這兩大政策。對中小微企業招用應屆畢業生並簽訂一年勞動合同的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國企今明兩年擴大應屆畢業生招聘規模,事業單位的空缺崗位今明兩年最大可能的應用高校畢業生,還要開發城鄉社區等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擴大“三支一扶”的招聘規模等等措施來緩解就業壓力。

三.擴大大學生應徵入伍規模

國家擴大大學生入伍規模,也是緩解當前就業壓力的一個途徑。希望大學生更多的到徵兵網裡去徵兵,然後入伍,去為國家的國防事業做貢獻。等你退役後,如果你在大學期間貸款,國家會代償,學費會補償,如果想要繼續考學升學會有優惠政策,將來就業也會提供服務,好處還是很多的。

四.延遲應屆畢業生的檔案

在以前,應屆畢業生過了一年時間後就不會再是應屆畢業生了,檔案也要從學校轉出去,而今年的政策是畢業生兩年內都可稱為應屆畢業生,對應屆畢業生國家每年都會有一些優惠政策,而這些優惠政策對畢業一年的你依然適用,要知道,考編的時候很多單位都是要求應屆畢業生的,這對你以後找工作是有好處的,還可以緩解今年應屆畢業生就業的焦慮心情。

為應對這次疫情對應屆畢業生的不良影響,穩定今年的就業局勢,國家發佈了一系列緩解就業壓力的政策,但“打鐵還需自身硬”,在大學的你要多考一些證書,多學習一些技能,為自己就業增加一些砝碼,希望畢業生可以抓住機會,給自己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小明少兒編程創客營


綜合來說,畢業生就業壓力年年都大,不僅是2020年,2020年只是會更大。

每所學校的畢業生,有優異的,也有不太好的,優異的相對找工作就容易些,不太好的找工作肯定要難一點。不同的學校,重點大學985和211肯定又比非985和211的畢業生要容易點,畢竟很多公司的招聘要求就是985和211,不對雙非院校開放招聘名額。

就算是同一所學校,好的專業和不好的專業,差距也很大,和重點院校的好專業比起來,差距就會更大。舉個例子,我侄兒,雖然是雙非院校今年應屆畢業生,但學的是計算機專業,去年找工作,通過層層面試,被今日頭條錄取,起步綜合年薪約35萬,在他們學校同年級同專業,進入到這種大廠的同學不超過10個人,還有比我侄兒年薪更高的同學。但是多數同學就進不了大廠,薪資收入也會相應的降低,據他說目前有一半的同學找到了工作,女生找到工作的比例大於男生,最差的年薪約10萬。但他們專業的最差年收入,對於其他很多非計算機類專業的同學來說,卻是天方夜譚,比如商科類的市場營銷專業,如果不是出來做銷售,做策劃文案類的話,畢業生在我們這邊,起步也就3000-5000的樣子,還有更低的,並且都還不是很好找工作,進入的公司大企業很少,一般都是本地的中小型企業。

所以說,就業好不好,壓力大不大,專業選擇還是非常重要的,即將高考了,面臨高考填志願的同學和家長,不僅僅看的是大學的名氣,更重要的是要選對專業,如果能夠既是985/211又是熱門高薪專業當然最好,不能兩手抓,就一定要抓好專業,千萬不能為了一個大學的名氣,而去讀一個不好的專業。


伴和老師


2020年畢業生就業壓力很大很大!多重因素疊加的原因:

一是新冠肺炎。很多中小企業破產或者減產,而中小企業是大學生就業的主要渠道,自然招聘的人員會少。

二是貿易戰。貿易戰打到這個份上,越來越強烈。美國疫情這麼嚴重的程度,還不忘記給華為做手腳,其他行業的貿易壁壘只會越來越高,對進出口影響較大。大學生中國際貿易、工商管理等專業就業選擇面會小很多。

三是出國留學條件越來越限制。隨著美國嚴格限制中國留學生,有的常春藤校明確提出不招收中國留學生,這條出國路被堵死,很多原來準備出國留學的學生不得不在國內就業。增加了就業壓力。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就業壓力大,不一定意味著不能就業。只要學生選擇與自己技能所長、專業相符合的崗位還是能夠就業的。應屆畢業生應該挖掘自己的專業所長,同時多到市面上去了解崗位需求,尋找與自己技能相匹配的崗位。



高等教育研究所戴劍


問:2020畢業生就業壓力大不大?

答:大,每年就業壓力都很大

問:那2020就業壓力有多大?

答:不要問,問就是史上最大

今年的主要原因:疫情、就業人數增加


其實即便紀念沒有疫情的問題,今年的就業形勢本就不是特別好,就業人數歷史新高,但是我國經濟狀態受全球經濟萎靡的影響,所以公司招聘比較疲軟,每年向市場輸送的研究生人數增長幅度不是特別大,變化主要集中在本科生這塊,而本科生受環境影響,七成以上的同學會首先選擇深造,所以找工作的行動更是滯後。於是就出現在想招聘的公司招不到人,因為大家先跑去考研了;想找工作的人與公司意願不匹配,大家都是掃興而歸。

再加之今年的疫情讓所有的動作都按下了暫停鍵,目前我瞭解到的周邊大約也只有三成的同學簽了工作(我周邊的本科生、不代表今年整體形勢),當然等到考研的複試開展之後,這個比例能夠提升不少。但是今年過後會有許多同學選擇二戰,按照我周圍同學額數據可能十分之一還要多。


我的就業壓力分析可能比較籠統,我沒有大數據只是覺得每年都很困難,今年是難上加難。那為什麼每年都這麼難呢?我覺得是我們畢業生同學自我價值與預期不匹配。從整體看大家覺得市場給到的薪資太低了,和自己的“身價不匹配”,覺得開始工作才給我發一萬塊不到的工資這也太低了,稅後一年不到十萬塊,這也太過分了吧!


實話實話我也這麼想,我也希望自己剛入職場就能年薪二三十萬,但是回過頭想想,這就像大爺大媽早晨逛菜市場一樣,各種蔬菜肉蛋海鮮琳琅滿目,像極了我們找工作的畢業生們,但是買菜人會先看你新鮮與否,其次貨比三家,新鮮程度差不多的那就買性價比最高的,一個原則省錢。慢慢的新鮮的都被買走了,你自詡最新鮮,但是要價高也一樣沒人買,等到中午下午烈日高照你也就不新鮮了,那個時候就更賣不了好價錢了,如果你還不甘心說等到明天早上,那非常遺憾,又有一波新鮮的蔬菜肉蛋海鮮擺在了你的旁邊,你可以想想那個時候的狀況並不會比現在更高了。

所以靜下來想想,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資本,那就要面對現實,因為不可能要求市場要求公司做慈善,這本就是一個很現實的環境。只有買回家裡的蔬菜肉蛋海鮮才是真的蔬菜肉蛋海鮮!未來的日子還能長,你還有很多時間去提高自己的身價!

加油,希望我們都能找到一個滿意的工作,歡迎留言交流


fakesoulman


首先可以很肯定的說,2020屆的畢業生就業壓力比任何一個年份都大。根據教育部發布數據顯示,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874萬人,比去年多出44萬人,從宏觀角度來看近兩年國內經濟形勢面臨下行壓力,企業招聘人才與畢業生就業意願崗位存在不匹配的現象,再加上又逢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畢業生就業工作更是雪上加霜。但反過來說,有壓力才有動力,廣大畢業生要認清我國就業現狀及就業形勢,從提高自身素質入手,多關注就業相關招聘網站,早做準備。同時要相信我國的經濟發展形勢基本面是向好的。祝大家都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蘇師Aaron


2020年畢業生也許是近幾年來就業壓力最大的,受疫情影響,大部分企業裁員或者倒閉,但是有危必有機,新型產業或者有些不出名的公司會在這種環境下脫穎而出,所以畢業生一定要

1:保持一顆好奇心或者不斷學習的心態,繼續在社會這個大課堂裡學習,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需求性人才。

2:能吃苦,放低姿態。不要認為自己學歷高,不要看著工作苦,中國的高速發展,已經不是原來人才外流的狀態,而是各國人才輸入的狀態,一山總比一山高,放低姿態在工作中證明自己!

相信有這兩點,工作不難找到,如果是在外地就業,沒找到工作就去租房,還是相當有必要的,房子是自己的一個避風港,只有心靜下來,才知道自己該朝那個方向前進。希望鄭老師的分享對你有所幫助,有不同意見的可以評論區留言!


中小學信息發佈站


2020年畢業生就業壓力大。

第一,2020年畢業生人數比2019年高(2019年畢業生人數是834萬,2020年是874萬)。也就是說,去年畢業生已經供大於求,今年情況更加嚴重。畢業生在就業方面的競爭更加激烈。

第二,受疫情的影響。疫情給畢業生的就業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1、因為疫情,現場招聘會取消了。雖然有網上招聘,但與現場招聘還是不一樣。

2、因為疫情,有些行業受影響大。比如有些進出口企業受國外疫情影響,一時無法開工。有些國內企業復工也較慢,在畢業生找工作時還不能完全復工。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每位畢業生都要有好的心態,可以先就業再擇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