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不大?

郑漂校长


很高兴有幸回答你这个问题,我作为今年的高校毕业生来发自内心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2020年因为肺炎疫情注定将是不平凡的一年,各行各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所以最近我们可以频繁看到各个公司的大幅裁员的新闻,另一方面202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800多万,这也就意味着2020届毕业生将面临着很严峻的就业压力,一方面要和我们同龄人去竞争就业岗位,此外还要和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这一批被裁人员去竞争,可想而知就业压力是很大的。此时就需要毕业生明确自己的定位,放平心态,努力去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素质去适应职场。但是可喜的是,现在各大高校和地方政府均在出台相关的扶持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会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变得越来越好,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调整好心态准备迎接挑战。以上均属个人观点。


往后余生s


应届毕业生表示今年的就业压力非常大,而且比以往都要大。

其实就算没有这次疫情,今年的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就已经很大了,我在秋招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到了,任何宣讲会,甭管是什么企业来招聘,永远都是人山人海,10月份的时候,家乡一个民营企业来我们学校宣讲,我估计这公司这么远(我硕士在南方读的,家是北方的),估计肯定没人去,结果面试的时候就惊了,那一次群面就是10多个人,而且还分组,我后面还有好几组。从九月开学一直到年底,我都一直在为找工作奔波,直到快放假,才有一个公司表示有意向接受我,是家乡的一个国企,工资很一般,我当时给拒了,现在想起来有点后悔,而在我们整个系,有很多人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工作。对了,除此之外我还报了某地的公务员考试,我挑了一个条件限制很多的岗位,但尽管如此,依然有90人和我竞争,而在去年,相同的岗位,相同的限制条件,竞争只有十几比一,这说明大家工作都不好找。转眼就是放假,然后疫情,直接让就业压力更大了,好多企业直接就不招人了,甚至还有已经签约的被解约的,三月份以来我一直都在投简历,投了五十多份,基本上都石沉大海,有回应的也都是销售之类的岗位,与我的专业完全不相关,而且也不适合我。总之,今年的毕业压力太大了。





欢快冰淇淋


不请自来

其实不应该考虑今年的就业压力大不大,而是要考虑今年的就业压力要大到什么程度。

压力大的原因也很好总结,除了每年都有的原因之外主要还有两方面:

第一,国内疫情从去年十二月一直到现在还没散去,而国外的人们还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在这期间不止一个行业收到冲击,甚至有的冲击对某些群体来说是致命的(旅游相关、航空航运、餐饮、租车、教育等)。

那这些受灾教严重的行业,必定会有一部分人员重新回流至社会之中,寻求新的机遇。

而这些工作经验的失业者会给应届毕业生造成冲击,因为在经验上应届毕业生普遍不足。

而且从象牙塔中走出,身上多少会保留着一些理想主义的气息,这可能也对于正面竞争构成干扰。

第二,去年贸易战多少也会对国内就业造成压力,不少国内企业迫于压力选择远赴他过建厂,来弥补损失。所以国内有一些工种出现失业率提升的情况,这也对今年就业率造成影响。

解决办法其实也是有的:

第一,毕业前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做好规划尽早接触未来打算从事的行业,做到毕业前成为“行内人”。

去年的国际经济战多少会对我国在外的企业造成打击,不少企业把发展重心也开始向国内转移,这也会生成新的就业岗位,但是这也需要“打铁还需自身硬”。

第二,错峰就业。其实今年考考公务员都是很好的选择,虽然压力也很大但是至少可以过度避开就业潮,当未来规划好自己的“路线”后再进入社会也不迟。

最后希望您说的女孩能工作顺利,找到自己的方向。







黄脑师


2020年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忐忑遗憾的一年,因为受疫情影响,高校大多数省份依旧没开学,这对应届毕业生影响最大。学校封校,但毕业却不会放慢脚步,学生要写毕业论文,要找工作,仅剩半年的在校时光,这次只能在家度过,不能再好好的看看母校,不能再和自己的朋友同学好好聊一次天就已经各奔东西,今年的就业局势也不太乐观,毕业生心里很是遗憾不安,但是近日教育部传来4个消息,对应届毕业生都是好消息,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研究生扩招,专升本扩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升,大学生已经不再稀奇,专科,本科的学历已经不是“香饽饽”,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为了自身更有竞争力,会选择继续考学,读研究生。近些年来考研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呈上升趋势,越来越难考,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今年这种不利的就业局势,国家为了缓解这种状况,提出了研究生扩招,专升本扩招的政策,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读研究生,一方面为了提高我国总体知识水平,另一方面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二.国家鼓励国企,事业单位进行扩招

今年因为疫情影响,许多企业的收益有所下滑,特别是一些小型企业,甚至面临着倒闭的风险,各大公司都在裁员,更不要说招聘新人了,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会更大,是真正的“最难就业季”。国家为了不让毕业生陷入就业恐慌,稳定当前的就业局势,下发了一系列政策,其中就有国企今明两年夸大招聘规模,提高事业单位专项招聘比例这两大政策。对中小微企业招用应届毕业生并签订一年劳动合同的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国企今明两年扩大应届毕业生招聘规模,事业单位的空缺岗位今明两年最大可能的应用高校毕业生,还要开发城乡社区等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扩大“三支一扶”的招聘规模等等措施来缓解就业压力。

三.扩大大学生应征入伍规模

国家扩大大学生入伍规模,也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一个途径。希望大学生更多的到征兵网里去征兵,然后入伍,去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做贡献。等你退役后,如果你在大学期间贷款,国家会代偿,学费会补偿,如果想要继续考学升学会有优惠政策,将来就业也会提供服务,好处还是很多的。

四.延迟应届毕业生的档案

在以前,应届毕业生过了一年时间后就不会再是应届毕业生了,档案也要从学校转出去,而今年的政策是毕业生两年内都可称为应届毕业生,对应届毕业生国家每年都会有一些优惠政策,而这些优惠政策对毕业一年的你依然适用,要知道,考编的时候很多单位都是要求应届毕业生的,这对你以后找工作是有好处的,还可以缓解今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的焦虑心情。

为应对这次疫情对应届毕业生的不良影响,稳定今年的就业局势,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大学的你要多考一些证书,多学习一些技能,为自己就业增加一些砝码,希望毕业生可以抓住机会,给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小明少儿编程创客营


综合来说,毕业生就业压力年年都大,不仅是2020年,2020年只是会更大。

每所学校的毕业生,有优异的,也有不太好的,优异的相对找工作就容易些,不太好的找工作肯定要难一点。不同的学校,重点大学985和211肯定又比非985和211的毕业生要容易点,毕竟很多公司的招聘要求就是985和211,不对双非院校开放招聘名额。

就算是同一所学校,好的专业和不好的专业,差距也很大,和重点院校的好专业比起来,差距就会更大。举个例子,我侄儿,虽然是双非院校今年应届毕业生,但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去年找工作,通过层层面试,被今日头条录取,起步综合年薪约35万,在他们学校同年级同专业,进入到这种大厂的同学不超过10个人,还有比我侄儿年薪更高的同学。但是多数同学就进不了大厂,薪资收入也会相应的降低,据他说目前有一半的同学找到了工作,女生找到工作的比例大于男生,最差的年薪约10万。但他们专业的最差年收入,对于其他很多非计算机类专业的同学来说,却是天方夜谭,比如商科类的市场营销专业,如果不是出来做销售,做策划文案类的话,毕业生在我们这边,起步也就3000-5000的样子,还有更低的,并且都还不是很好找工作,进入的公司大企业很少,一般都是本地的中小型企业。

所以说,就业好不好,压力大不大,专业选择还是非常重要的,即将高考了,面临高考填志愿的同学和家长,不仅仅看的是大学的名气,更重要的是要选对专业,如果能够既是985/211又是热门高薪专业当然最好,不能两手抓,就一定要抓好专业,千万不能为了一个大学的名气,而去读一个不好的专业。


伴和老师


2020年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很大!多重因素叠加的原因:

一是新冠肺炎。很多中小企业破产或者减产,而中小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自然招聘的人员会少。

二是贸易战。贸易战打到这个份上,越来越强烈。美国疫情这么严重的程度,还不忘记给华为做手脚,其他行业的贸易壁垒只会越来越高,对进出口影响较大。大学生中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等专业就业选择面会小很多。

三是出国留学条件越来越限制。随着美国严格限制中国留学生,有的常春藤校明确提出不招收中国留学生,这条出国路被堵死,很多原来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不得不在国内就业。增加了就业压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就业压力大,不一定意味着不能就业。只要学生选择与自己技能所长、专业相符合的岗位还是能够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应该挖掘自己的专业所长,同时多到市面上去了解岗位需求,寻找与自己技能相匹配的岗位。



高等教育研究所戴剑


问:2020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不大?

答:大,每年就业压力都很大

问:那2020就业压力有多大?

答:不要问,问就是史上最大

今年的主要原因:疫情、就业人数增加


其实即便纪念没有疫情的问题,今年的就业形势本就不是特别好,就业人数历史新高,但是我国经济状态受全球经济萎靡的影响,所以公司招聘比较疲软,每年向市场输送的研究生人数增长幅度不是特别大,变化主要集中在本科生这块,而本科生受环境影响,七成以上的同学会首先选择深造,所以找工作的行动更是滞后。于是就出现在想招聘的公司招不到人,因为大家先跑去考研了;想找工作的人与公司意愿不匹配,大家都是扫兴而归。

再加之今年的疫情让所有的动作都按下了暂停键,目前我了解到的周边大约也只有三成的同学签了工作(我周边的本科生、不代表今年整体形势),当然等到考研的复试开展之后,这个比例能够提升不少。但是今年过后会有许多同学选择二战,按照我周围同学额数据可能十分之一还要多。


我的就业压力分析可能比较笼统,我没有大数据只是觉得每年都很困难,今年是难上加难。那为什么每年都这么难呢?我觉得是我们毕业生同学自我价值与预期不匹配。从整体看大家觉得市场给到的薪资太低了,和自己的“身价不匹配”,觉得开始工作才给我发一万块不到的工资这也太低了,税后一年不到十万块,这也太过分了吧!


实话实话我也这么想,我也希望自己刚入职场就能年薪二三十万,但是回过头想想,这就像大爷大妈早晨逛菜市场一样,各种蔬菜肉蛋海鲜琳琅满目,像极了我们找工作的毕业生们,但是买菜人会先看你新鲜与否,其次货比三家,新鲜程度差不多的那就买性价比最高的,一个原则省钱。慢慢的新鲜的都被买走了,你自诩最新鲜,但是要价高也一样没人买,等到中午下午烈日高照你也就不新鲜了,那个时候就更卖不了好价钱了,如果你还不甘心说等到明天早上,那非常遗憾,又有一波新鲜的蔬菜肉蛋海鲜摆在了你的旁边,你可以想想那个时候的状况并不会比现在更高了。

所以静下来想想,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资本,那就要面对现实,因为不可能要求市场要求公司做慈善,这本就是一个很现实的环境。只有买回家里的蔬菜肉蛋海鲜才是真的蔬菜肉蛋海鲜!未来的日子还能长,你还有很多时间去提高自己的身价!

加油,希望我们都能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欢迎留言交流


fakesoulman


首先可以很肯定的说,2020届的毕业生就业压力比任何一个年份都大。根据教育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874万人,比去年多出44万人,从宏观角度来看近两年国内经济形势面临下行压力,企业招聘人才与毕业生就业意愿岗位存在不匹配的现象,再加上又逢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更是雪上加霜。但反过来说,有压力才有动力,广大毕业生要认清我国就业现状及就业形势,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多关注就业相关招聘网站,早做准备。同时要相信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基本面是向好的。祝大家都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苏师Aaron


2020年毕业生也许是近几年来就业压力最大的,受疫情影响,大部分企业裁员或者倒闭,但是有危必有机,新型产业或者有些不出名的公司会在这种环境下脱颖而出,所以毕业生一定要

1:保持一颗好奇心或者不断学习的心态,继续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学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性人才。

2:能吃苦,放低姿态。不要认为自己学历高,不要看着工作苦,中国的高速发展,已经不是原来人才外流的状态,而是各国人才输入的状态,一山总比一山高,放低姿态在工作中证明自己!

相信有这两点,工作不难找到,如果是在外地就业,没找到工作就去租房,还是相当有必要的,房子是自己的一个避风港,只有心静下来,才知道自己该朝那个方向前进。希望郑老师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有不同意见的可以评论区留言!


中小学信息发布站


2020年毕业生就业压力大。

第一,2020年毕业生人数比2019年高(2019年毕业生人数是834万,2020年是874万)。也就是说,去年毕业生已经供大于求,今年情况更加严重。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

第二,受疫情的影响。疫情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1、因为疫情,现场招聘会取消了。虽然有网上招聘,但与现场招聘还是不一样。

2、因为疫情,有些行业受影响大。比如有些进出口企业受国外疫情影响,一时无法开工。有些国内企业复工也较慢,在毕业生找工作时还不能完全复工。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每位毕业生都要有好的心态,可以先就业再择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