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拾遗《捉蝈蝈儿》

六十年代初,我己经是三年级小学生了。那时可以玩的玩具实在太少了,尤其放暑假了,该玩的都玩腻歪了。那天,院外(我们家住在有二十多户人家的大院)传来一阵蝈蝈儿的响亮叫声。我们几个小伴急忙跑出院外,看到一个人挑着各式各样的装着蝈蝈儿的小茏子在叫卖。买一个竟要一角钱,简直太贵了!卖蝈蝈儿的人走了。这件事倒成了我们议论了半天的话题。最后大家一致决定自己上南山去捉。但有一条出发之前都必须保密,绝不能向家长透露一点消息。因为从市内到南山要过两条河呢!

第二天早饭后,家长该上班的都走了,没有斑上的也出去了。我就和另外两个伙伴,一溜烟的跃过南大坝到了小凌河边,(河上较窄的有私人架的木桥,过一人收五分钱)就延着河边一直向西跑去,那里河面虽宽但是很浅,是能趟过去的。又过了女儿河,很快就爬上了南山坡。盛夏的山景简直太美了,各种颜色叫不出名来的野花,一簇簇的迎着和煦的山风微微抖动着,特别好看。

最吸引我们的还是那此起彼伏的蝈蝈儿们的欢叫声。我们几个憋着气,仔细的辩别着那叫声的方向,看准了再掂着脚把它围起来,仔细看那蝈蝈儿躲在哪儿?一个大蝈蝈儿正伏在蒿杆上卖力叫着,看样丝毫也没有发现我们的意图。于是我看准了它,迅速的用两手轻轻把它捂住,再腾出一只手来,把它牢牢的捏起来。呵!好棒的一只大蝈蝈儿!与那卖的毫不逊色。

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又捉了两只。我说:“咱们回家吧!出来时间太长了。”话刚说完,不远处荆棘丛里又传来一阵悦耳的蝈蝈儿叫声。我们不约而同的走过去看,我刚一弯腰急忙大喊一声,不好!快跑!马蜂窝!就一溜烟似向山下跑去。回头一看並没有马蜂追来,才松了一口气,闹了个有惊无险!若不麻烦可就大了!路上,我们几个哼着歌,学着蝈蝈儿的叫声,又合计该给它做个什么样的小茏子才好呢?听大人们说,这蝈蝈儿若养好了,还能过冬呢!

童趣拾遗《捉蝈蝈儿》


童趣拾遗《捉蝈蝈儿》


童趣拾遗《捉蝈蝈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