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黔陽古城,古意古趣永流芳

沅水之上兩千多歲的黔陽古城,孤寂地睡在這個萬木逢春的太平盛世。走在黔陽古城,腳步要放得很輕,因為她在酣睡,不小心可能驚醒了她的夢。她是湘楚苗地邊陲重鎮,素有“滇黔門戶”和“湘西第一古鎮”之稱。

街巷是古城的骨骼

  用目光掂量九街十八巷,可以感受到它的重量。東西向、南北向、中軸線、封火牆,構成了古鎮的框架。鐘鼓樓在東,芙蓉樓在西,鎮守著古城的平安。兩千多年的悠悠時光,街巷裡弄經歷了兩漢三國、兩晉五代、隋唐宋元、明清民國的風雨,雖有損傷,卻也鐵骨錚錚地挺了過來,直到如今,當年的模樣還在。巷子不長,總是被一簇一簇的房子擁抱著,朝東朝西或朝南朝北的門,關著冷冷熱熱、酸酸甜甜的故事。若是攥一大把時間沉下心來靜閱,可以讀出活在她骨子裡的《史記》,讀出朝代興替、世事滄桑。

沉睡的黔陽古城,古意古趣永流芳

古城建築


老窨子是古城的肌腱

  老窨子點綴在古城的巷陌,歷久彌顯,散發出搖曳多姿的釋義,在時間的大包裹裡越捂越熱。古代的工匠們以斧鑿為筆,酣暢淋漓地揮灑著才情,隨地形起伏,起承轉合,浪漫自由,節奏鏗鏘,韻律十足。官家的、商家的、文人的、名士的,如同經年老酒,年頭一長,毋須綠蟻新醅,毋須紅泥火爐,小啟則一香至鼻,千年累加的紋理肌腠,會瞬間讓心靈感受漢賦一般的俳文雅緻。那些旁逸斜出的民居作為她的引伸與補充,一下子透出源遠流長的古意古趣,文彩熠熠,耐人尋味。

沉睡的黔陽古城,古意古趣永流芳

芙蓉樓


老井是古城的眼睛

  古城內有很多老井,少伯井、狀元井、文曲井、武曲井,三十六口老井三十六隻眼睛,注視著千年家國憂患。老井佔地長寬盈丈,全由青石板鋪成。沒有自來水的過去,古城人擔水、洗菜和洗衣,各就其井,絕不逾越。人多時,坐在老井四周的青石條上歇息片刻,抽一袋土煙,說幾句鐔成俚語,吟半闕龍標詩賦,唱一段黔陽山歌。每一口老井邊都有一棵或數棵老樹,濃密的枝葉幾乎把老井抱入懷裡,即便晴空烈日也能享受它的蔭庇。多少年來,老樹與老井相依相伴,儼然是明眸之上高懸的秀眉。幾口大井連著池塘畜著用不完的水,千百年來就這樣日夜流淌著。

沉睡的黔陽古城,古意古趣永流芳

古城街巷


人家是古城的血液

  打開一扇扇鏽跡斑斑的沉重鐵門,黃土院落青石墁徑,矮房伸手觸頂,油漆斑駁的回格木窗如舊時規矩,又如今天滄桑駝背的祖母與外婆,皺紋裡堆滿了慈愛。簷下牆頭,往事成霜。角落裡堆些柴草,壁簷間掛串紅辣椒。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百家姓在這裡茁壯成長。窗欞上的紅雙喜字隱約還在,歲月已經過去了多少年?多年前老爺爺把老奶奶娶進門,生了後生;後生又把媳婦娶進門,生了小後生。小後生在老屋燈下苦讀,長大後又領回了小媳婦,往復循環,代無窮際。在鞭炮與嗩吶的唱和聲中,古城欣喜著人丁興旺、香火延續、瓜瓞綿綿、生生不息,結成洋洋灑灑的血脈淵源。

沉睡的黔陽古城,古意古趣永流芳

夕陽風光


  古城穿著鄉愁的衣裳,她是睡著了,睡著在眼前的華年裡。她夢著的人不多,夢著她的人也不多。一個喜歡她的人,只要不經意地瞅一眼,就有絕好的塵念生起,再見或不見,都會銘記一場相見。“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面對重重世第,讀那些風帶走了的過往,不由自主就想起唐詩,想起宋詞,從清晨想到日落,到星息人靜,也不能把古城的前世今生以及千嬌百媚想透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