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後期

蒙古帝國後期

蒙古汗國成立後,1227年,鐵木真在滅亡西夏的過程中死亡,由幼子拖雷監國。1229年,窩闊臺被推舉為蒙古大汗。1234年,蒙宋聯軍攻破蔡州,金朝亡。由於戰爭的殘酷以及遭到的各種報復,女真人隨著女真政權的滅亡而消失於華北地區。

南宋發起“端平入洛”以收復河南地,引起了宋蒙戰爭,最終也沒有佔據華北地區。窩闊臺汗在1235年定都和林(今烏蘭巴托西南)後,率軍南征南宋,掠奪兩淮地區後北返。蒙古為了防止華北漢人世侯叛變,派探馬赤軍進駐漢地。將華北半數漢人分封給蒙古功臣。

1235年窩闊臺汗派遣王子發起第二次西征,1237年至1242年間席捲欽察草原、基輔羅斯等南俄各國與匈牙利、波蘭等東歐各國,掠奪東歐北部與中部。1241年11月窩闊臺汗死後,由皇后脫列哥那監國,1246年由其子貴由即位。1247年吐蕃歸附蒙古。1248年貴由汗死後,皇后海迷失立窩闊臺孫子失列門並監國。在1251年的大會,拔都與兀良哈臺大力支持拖雷系的蒙哥,蒙哥繼承汗位。

蒙哥推行中央集權化,在漢地、中亞與伊朗等直轄地設置行省,分遣拖雷系諸王分守各地,以其弟忽必烈總領漠南漢地大總督,管理漢地。忽必烈統治漢地期間任用了大批漢族幕僚和儒士,鞏固了華北地區。1253年滅大理,擴大南宋防線缺口。1258年高麗崔氏政權垮臺,高麗成為藩屬國,同年蒙哥宣佈兵分三路南征南宋。1259年蒙哥在釣魚城之戰中被打死,忽必烈等人停止南征,北返奪位。

蒙哥派其弟旭烈兀西征西亞,史稱蒙古第三次西征,1256年旭烈兀攻滅伊斯蘭教的暗殺組織木刺夷。1258年西征軍攻佔阿拔斯王朝最後領地巴格達。隔年攻打馬木留克王朝,1260年佔領大馬士革和阿勒頗。當旭烈兀得知蒙哥死亡的消息後,立即率大軍回師爭位。留下的蒙軍在巴勒斯坦的阿音札魯特戰役敗於馬木留克王朝,第三次西征結束。

1259年11月,蒙哥七弟阿里不哥在宗王等大多數蒙古正統派的支持下即大汗位。1260年3月,蒙哥四弟忽必烈在漢族將領及部分蒙古宗王的支持下繼大汗位,4月,忽必烈設立中書省,總管國家政務。隨後,忽必烈與阿里不哥展開了四年的汗位爭奪戰。1264年阿里不哥戰敗,忽必烈奪得蒙古汗國的最高統治權。這並沒有得到大部分蒙古王族的真心認可,蒙古汗國事實上解體,分為大汗之國和四大汗國,四大汗國名義上服從宗主權大汗。

忽必烈與阿里不哥作戰以及整頓國內之際,無暇顧及南宋,派郝經對南宋提出高壓的議和內容。南宋由謝太后垂簾聽政,大權由謊稱擊退蒙古軍的賈似道掌握,賈似道畏懼謊言被擊破,幽禁郝經。南宋1262年拉攏山東漢人世侯李璮,發起李璮起義。元軍消滅李璮後,忽必烈廢止漢人世侯,以蒙古人直接管理地方事務,準備南征南宋。1268年忽必烈重新發起蒙宋戰爭。


蒙古帝國後期

蒙古人的車房,蒙古人掠奪的財富和工匠為其騎兵提供豪華裝備,也大幅度地改進了蒙古人口的生產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