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農村老人的現狀,老兩口被迫“分居”,有的費力不討好

伴隨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發現,雖然自己的生活相比父母年輕那時候的要很多,但是在買房、結婚、養孩子這些方面,老一輩要比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小很多。

在農村,父輩們結婚的時候,當時流行三大件:電視機,自行車和縫紉機,有了這三大件之後,就可以歡天喜地將媳婦娶進門了。70後結婚的時候,我記得當時也要房子,但是隻要在農村中有幾間大瓦房就可以結婚了,如果家裡邊再有一些牲畜的話,那給你介紹對象的阿姨能踏破門檻。

絕大多數農村老人的現狀,老兩口被迫“分居”,有的費力不討好


最近老農我發現在農村又出現了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伴隨年輕人離婚率上升,農村的老年人“分居”狀態也經常發生,而且有很多老年人出現“異地分居”狀況。針對這種現象,老農我和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第一,農村老人“分居”狀態。並不是真正的離婚或分居。

老一輩的農村人說實在的,沒有現在年輕人這樣空虛,也沒有年輕人這麼浮誇,心情不好就要鬧離婚,老一輩的忍耐度、責任感都是比較強的。所以他們一般不會輕易離婚,除非喪偶。現在的分居狀態,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絕大多數農村老人的現狀,老兩口被迫“分居”,有的費力不討好


第二,農村老人“分居”背後的真正原因?

曾經有人開玩笑說,年輕人一般不願意和長輩們住在一塊,就是住在一塊也會處處嫌棄老人。但是有一段時間不但不會嫌棄老人,會把老人當做香餑餑,如果家裡的兄弟姊妹比較多,還會出現“搶人大戰”。但是,只要這個階段一過,老人們又會處處被人嫌棄。

想必大家已經猜到,這個階段是哪個階段?是的,就是年輕夫妻育嬰階段,通俗一點就是小兩口有了孩子,需要照看孩子額那一段時間。

絕大多數農村老人的現狀,老兩口被迫“分居”,有的費力不討好


年輕人生活壓力很大,生完孩子以後,如果只有一方工作,另一方在家看孩子,家裡的經濟壓力會很大。而且對於女性來說,如果長時間不上班,產假一過不上班,自己的工作崗位很快就會被別人頂替。所以,為了緩解經濟壓力,為了工作。需要有人來幫忙照看孩子,這個時候,雙方的父母成為最佳人選。

第三,一般情況下,農村孩子比較多,兄弟姐妹間隔時間較短。

剛才提到了“異地分居”,其實是這樣的,在農村中,上一輩的子女一般都比較多,獨生子女很少,而且這些子女的年齡差距不會很大,要結婚的時候都結婚,要生孩子都生孩子。所以一個老人根本照看不了。看了老大家,老二家沒人看,所以只能夫妻二人分開去照顧孩子。有的在一個城市還好,夫妻雙方時不時能見一面。有的離得比較遠,只能是“異地分居”。

當然,這種分居狀態一般也會間隔6到10年,對於農村老人來說,也算是比較難熬的,但是為了自己的子女能夠安心工作,家庭和諧美滿,大家也是非常樂意這樣兩地分居的。但是也有一些老年人因為婆媳關係處理不好,也會出現費力不討好的情況,但是絕大多數家庭都是比較和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