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必背主觀題 100 道(1)

一、簡述原始社會的教育特徵

1.原始社會的教育還未從社會生活中分化出來;

2.原始社會的教育沒有階級性,實現原始狀態下的機會均等;

3.原始社會的教育,由於沒有文字和書籍,因而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都十分

簡單。

二、簡述古代社會的教育特徵

1.古代教育有專門的教育機構和執教人員;

2.學校教育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等級性;

3.教育與社會生產勞動相分離;

4.古代社會由於文字的發展和典籍的出現,豐富了教育內容,提高了教育職

能。

5.教育方法崇尚書本、死讀呆記、強迫體罰、棍棒紀律;

6.形成官學和私學並存的教育體制;

7.形成個別施教或集體個別施教的教育組織形式。

三、簡述近代社會的教育特徵

1.從法律上廢除了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普遍實施初等義務教育;

2.國家加強對教育的重視與干預;公立教育崛起;

3.教育逐步確立了實用功利的教育目的,科學教育的興起,教育內容日益豐

富;

4.學校教育系統逐步完善;

5.創立新的教學組織形式——班級授課制;

6.教育逐漸擺脫宗教的影響,走向世俗化;

7.重視教育立法,實施依法執教。

四、簡述教育學學科的特點

1.教育研究對象的普遍性和平凡性;

2.問題界域的恆定性和回答的不確定性;

3.學科基礎的廣泛性和跨學科性;

4.理論類型的多元化和學科路徑的多樣化;

5.學科屬性的綜合性和理論結構的層次性。

五、簡述教育學的發展趨勢

1.教育學的研究問題不斷拓展;

2.教育學研究基礎的擴展和研究範式的多樣化;

3.教育學學科的細密分化和高度綜合同時進行;

4.教育學研究和教育實踐改革的關係日益密切。

六、簡述教育學的價值

1.反思日常教育經驗;

2.科學解釋教育問題;

3.溝通教育理論與實踐。

七、簡述教學的特殊作用

1.教學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形式傳授人類經驗,使教學活動具有

良好的秩序與節奏,從而大大地提高了教育效率;

2.教學內容的傳授是經過科學選擇,依據知識的邏輯順序以及學生獲得知識

的認知規律進行教材編寫,作為學生認知世界的媒體;

3.教學是在教師引導和精心安排的過程中進行的;

4.教學能夠確保學生的全面發展。

八、簡述遺傳素質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1.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生理基礎;

2.遺傳素質的成熟程度,制約著人的身心發展的過程和階段;

3.遺傳素質是造成人的發展的個別差異的原因之一;

4.遺傳素質的本身隨著環境和人類實踐活動的變化而變化。

九、簡述環境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1.環境使遺傳提供的可能性變為現實;

2.環境制約著人的身心發展的水平和方向,影響著人的身心發展的進程和速

度;

3.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廣泛的,是潛移默化的;

4.社會生活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基礎。

十、簡述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一)學校教育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環境,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1.學校教育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2.學校教育具有較強的計劃性、系統性和高度的組織性;

3.學校教育是通過一支經過專門訓練的教師隊伍擔任培養人的工作;

4.學校教育能夠對影響學生髮展的因素加以調節、控制和利用,以最大限度促進學

生的發展;

(二)辯證地看待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的作用

1.學校教育的作用不是萬能的;

2.學校教育對人發展的指導作用是有條件的。

十一、簡述個體主觀能動性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1.主觀能動性是人的發展的動力;

2.主觀能動性通過活動表現出來。

十二、簡述經濟對教育的制約和決定作用

1.經濟發展對教育的需要是促進教育發展的動力;

2.經濟發展水平決定和制約著教育的規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內部結構;

3.經濟發展水平決定和制約著教育的目的;

4.經濟發展水平決定和制約著學校課程的設置和內容;

5.經濟發展水平對教學手段和教學組織形式有著重要的制約作用。

十三、簡述教育的經濟功能

1.教育是勞動力再生產的基本途徑;

2.教育是科學技術再生產的最有效形式;(繼/傳的條件;擴大;高效率)

3.教育是創造和發展新的科學技術的重要基地。

十四、簡述政治對教育的制約和決定作用

1.政治制度決定著教育的領導權;

2.社會政治制度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機會和程度;

3.社會政治制度決定著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內容體系;

十五、簡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通過傳播一定社會的政治意識形態,完成年輕一代的政治社會化;

2.教育通過選撥和培養專門的政治人才,為促進社會政治的穩定、完善和發

展;

3.教育通過形成輿論、思潮,對社會政治產生影響。

十六、簡述社會文化對教育的影響和制約作用

1.社會文化規範影響著教育的價值取向,制約著人的教育觀念;

2.社會文化影響教育內容;

3.社會文化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十七、簡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傳承功能;

2.教育的文化選擇功能;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4.教育的文化創新功能。

十八、簡述人口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1.人口影響著教育發展的戰略目標和戰略重點;

2.人口數量制約著教育發展的規模、速度和教育經費;

3.人口結構對教育結構的影響;

4.人口質量影響著教育質量。

十九、簡述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是控制人口數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人口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3.教育是促進人口結構趨向合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十、簡述教育的相對獨立性的表現

1.教育具有自身的質的規定性;

2.教育具有歷史的繼承性;

3.教育與社會發展具有不平衡性;

教育的獨立性表明:

1.教育必須堅持自己的獨特品格;

2.教育必須對社會有所批判;

3.教育必須要對社會的適應有所選擇。

當然,教育的獨立性畢竟是相對的,既要反對抹殺教育的相對獨立性的形而

上學的機械論,又要反對把這種獨立性絕對擴大化的歷史唯心主義。教育與社會

具有緊密聯繫,我們既要跳出教育看教育,同時又要回歸教育自身和教育內在。

二十一、簡述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社會主義是我國教育性質的根本所在;

2.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3.要使教育者在道德、才智、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4.強調教育要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5.培養受教育的獨立性和創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視。

二十二、簡述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基本思想

1.人的發展是與社會生產發展相一致;

2.舊式勞動分工造成人的片面發展;

3.機器大工業生產要求人的全面發展,併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4.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是教育同生產勞動的相結合。

二十三、簡述素質教育的內涵

1.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2.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

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的教育。

素質教育並不是一種教育模式,而是一種教育價值取向。素質教育把全面提

高學生素質、提高民族素質作為教育根本目的,在本質上是教育價值取向的

改革。

二十四、簡述素質的內容

1.政治素質教育

2.思想素質教育

3.道德素質教育

4.科學文化素質教育

5.身體素質教育

6.心理素質教育

(當前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大力實施創新教育)

二十五、簡述學生的本質屬性

1.學生是能動性的人;

2.學生是具有發展潛力的人;

3.學生是一個完整的人;

4.學生是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的人。

二十六、簡述中小學生髮展的時代特點

1.生理成熟期提前;

2.學習目的多元化、實用化;

3.價值觀念多元化,具有較高的職業理想和務實的人生觀;

4.自我意識增強,具有一定的社會交往能力;

5.心理問題增多。

二十七、簡述教師勞動的特點

1.複雜性(由教師職業的複雜性決定)

2.創造性

教師需要因材施教,需要重組和再造教學內容,需要一定的教學機智,即“教

學有法,但無定法”之意。(教學機智:是一種突出性教育情景做出迅速、

恰當處理的隨機應變能力)

3.示範性(教師勞動最突出的特點、教師勞動與其它勞動最大的區別)

4.時間上的連續性與空間上的廣延性

5.長期性、協作性、艱鉅性等

二十八、簡述教師的專業素質

1.崇高的職業道德

2.先進的教育理念

3.合理的專業知識

A.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教師知識結構的核心,也是教師用以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必備基礎)(本體性知識)(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源)

B.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本體性知識)(大學教育,既貴專精,尤貴宏

通)

C.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教師順利完成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條件)(條

件性知識)(學者未必是良師)

4.精湛的專業能力

5.強壯的身體素質

6.健康的心理素質

二十九、簡述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

1.師範教育

2.新教師入職輔導

3.在職培訓

4.自我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徑)(教師自我教育是專

業理想、專業情感、專業技能、專業風格形成的關鍵)

三十、簡述教師專業發展的階段

1.傅樂的教師關注階段理論(四階段)

教學前關注階段;早起生存關注階段;教學情境關注階段;關注學生階段

2.費斯勒的教師生涯循環論

職前教育階段;引導階段;能力建立階段;熱心成長階段;生涯挫折階段;

穩定與停滯階段;生涯低落階段;生涯退出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