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大學省內招生是一本,而省外招生卻是二本呢?


確實有不少這樣的學校,在本省內高考錄取是本科第一批,他是一本學校;到了其他的省份,卻又是本科第二批錄取,成了二本學校。還有的學校,在某些省份內部分專業是本科第一批錄取,部分專業是本科第二批錄取,成為既是一本院校又是二本院校的混合體。

一本還是二本,誰說了算?

某所大學在高考錄取中,是在本科第一批錄取,還是在本科第二批錄取,並沒有教育部的統一規定和劃分標準。我國的高考錄取是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統一錄取,某個學校安排在本一批錄取還是本二批錄取,實際上就是省級招生辦來確定。某個大學原來在本科第二批錄取,只要學校與生源地的省級招生辦協調溝通好,就可以部分專業進入本科第一批錄取,甚至全部專業進入本科第一批錄取。對於省級招生辦來說,根本沒有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的劃分標準。裁定某個學校在本科第一批錄取還是本科第二批錄取,省級招生辦擁有完全自由裁量權。說白了,這就是省招生辦來確定的事。

為什麼有些大學省內招生是一本,而省外招生卻是二本呢?


一本院校就一定好嗎?

我考大學的時候,本科第一批錄取的院校,都是全國重點大學,通稱為重點批。本科第二批錄取的院校全是普通公辦本科院校,通稱為普通批。後面還有本科自費批,專科批。現在這個秩序已經被打亂了。

現在的本科第一批院校,除了當年的全國重點大學,還有後來進入的師範類院校的師範類專業、以及其他被批准進入本科第一批的院校。上個世紀的全國重點大學,最多時也就99所;到了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也就112所;如今的雙一流院校,全部加起來也就是137所。可是在本一批錄取的院校有多少,去年我我統計一次,在吉林省本科第一批的院校約為250所。現在的本科第一批院校,含金量已經遠遠不如當年的重點批了。原因就是省級招生辦把關不嚴。不是你們省的本一批錄取院校多你們的考生就佔便宜,拉低了本一批含金量,坑的是本省的學生。

學校不是在一本錄取就一定好,有的學校就是善於和招生辦拉關係!

在本科第二批與本科第三批合併以後,本科第二批的底線就是民辦本科和獨立學院,底線無限低,好在還有個下限。

有的時候不要在乎一本和二本

有的省級招生辦在這個方面對待省內高校的很寬鬆,有時感覺令人難以置信。比如在河北省,河北省有個唐山學院,這個學校在省內有4個專業是本科第一批錄取。但是你們知道唐山學院是什麼水平嗎?到目前為止,唐山學院還沒有碩士點。到現在連碩士點都沒有的本科學校是什麼水平?大家自行腦補吧:河北的考生以一本的分數進到這裡,來了之後發現這裡連個碩士點都沒有。他的同學以二本分數去省外學校,學校可能碩士博士齊全,將來保研也有可能。雙方會是什麼心情?

為什麼有些大學省內招生是一本,而省外招生卻是二本呢?


在談論到某個學校是一本院校還是二本院校時,經常被人指責搞錯了學校的錄取批次。實際上,有些省的招生辦把關不嚴,很多學校的錄取批次比較亂,省內省外標準不一樣,二本升一本很輕鬆,不專門去查他們的錄取批次,還真搞不清他到底是幾本。

但是大家在高考志願填報時不要太在意學校是一本還是二本,特別是成績在一本末端的考生,這個區間有不少學校是一本中的“水貨”,真的不如二本錄取院校中的“乾貨”。

關注微信hongfuwei1瞭解420分如何上一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