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大家認為國產科幻片的進步代表作有哪些呢?

藍桉影視


個人覺得國產科幻片進步代表作有《流浪地球》《上海堡壘》。

2019年年初的《流浪地球》累計總票房高達46.5億,位居中國影史票房第二位。除了票房創造了絕佳成績外,其口碑也爆了,真的很燃很硬核。《流浪地球》讓我們看到了國產科幻片的希望,可以說成功地為接下來的國產科幻片開了個好頭。

每一部電影最重要的元素都是劇情,對於科幻片來說,特效的重要性絲毫不輸於劇情。即便劇情弱了,但是特效能撐得起來,那麼這樣的科幻片同樣會受市場歡迎。

《上海堡壘》籌劃的時間可以說相當地長了,總共有5年。據滕華濤導演稱,電影是從2013年開始立項的,在之後的3年裡,片方一直在創作劇本和做概念設計。飛船、機甲、外星生物等等,都要實打實的設計出來,絲毫不能馬虎,能不用幕布就不用幕布。只有這樣才能給觀眾最真實的體驗。





鄉間小武影視


《流浪地球》——劉慈欣,帶著中國文化中濃郁的鄉土情懷,以他獨特的宇宙觀構建出這樣一幅浪漫的圖景。

“你在平原上走著走著,突然迎面遇到一堵牆,這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牆是什麼?”——死亡

當宇宙寂滅,有序歸於混沌,化為烏有,我們的文明能走向何處?我自然沒有能力給出答案,而劉慈欣則告訴了我——他選擇了希望。

用一百代人的生命,去執行一個計劃,在茫茫的宇宙中為流浪的地球尋找新的家園。

在劉慈欣的筆下,人物的描寫蒼白而又平面,只是宏偉時間尺度下一個極微小的縮影,或者又可以說,是古往今來芸芸眾生、人間群像的一個截面,將宇宙的蒼茫和人的渺小演繹到了極致。這所有,放在了電影中。儘管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敘事風格,卻完整的傳達出了原著中的精神內核:對故土的眷戀、文明的傳承,而不是狹隘地將對民粹盲從、跟風的批判囊括進來,以主角一行人所在的救援小隊為視角,展現出人類在面臨巨大危機時所展現地團結、進取、不屈的精神——這才是真正的文明的“火種”,而絕非在宇宙中漫無目的地漂流最終變成文明墓碑的鐵皮容器,“沒有人類的文明算不上是人類文明”。

所以我才落淚,因為韓子昂,這個“老東西”,生命的最後回頭只想看一眼被冰封的家鄉。

所以我才落淚,因為我看見了電影中的救援隊員一共一百多萬人他們趕往全球各地的行動路線,他們有的凍斃在風雪裡,有的在絕望中自殺,有的在最後的幾個小時中只想回家,但是他們都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所以我才落淚,劉培強終於有機會喊了一聲兒子,而劉啟終於願意喊了他一聲爸,劉培強卻再也不能回頭。

所以我才落淚,因為我聽見了,救援隊伍們說著不同國家的語言,卻不約而同的趕到主角身邊,他們要做殊死一搏;

塵歸塵,土歸土,萬物有始有終,一切皆有定數。






掛名大神經


我認為國產科幻進步代表作:《流浪地球》

還記得2019年春節上映火爆的《流浪地球》臺詞:

北京第三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時時刻刻都在提醒廣大司機朋友,能夠規範行車,保證安全。

那為什麼我認為它就是國產科幻片的代表作呢?

雖然沒有看過“劉慈欣”《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說,但《流浪地球》的“實”,前所未見,十分震撼。不管從文化氛圍還是場景佈局,都完美細緻的呈現給觀眾最舒適的體驗。

在影片中:地下城、空間站、未來末世、冰天雪地等,這些奇觀性場景隨意切換,沒有停留於蜻蜓點水式般點到為止,都被大體量化地落到了實處。

對於中國科幻,這樣的正面強攻的體裁,恰到好處的完成度,實在很難得。

一幕幕的情感場景:朵朵的求助,父子的隔空對話等,都是讓人淚奔的瞬間。情感與科技的結合,讓中國科幻片,成功的向前邁近一步。


穎YINY娛樂


中國機長


愛搞機的小友


吳京飾演的流浪地球 以宇宙為背景的宏大設定,配上太空場景、災難景觀、工業風格、熱血少年,讓電影頗具觀賞性。 

然而,在小說原著中,電影講述的故事,只是地球路過木星時的幾小段文字而已。這樣一部小說,也給了“中國科幻”一個宏闊的背景。人類帶著地球在宇宙流浪,距離將以4.3光年為計、時間將以2500年為計,其間該有多少驚心動魄的故事。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有著無限可能性的故事,更是一個能夠不斷拓展想象力邊界的舞臺。

應該說,相對影視經典、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都還有一些差距。但一部電影能成為公共話題、激發公共討論,也意味著這部影片有討論的價值,更意味著觀眾對中國科幻有著進一步的期待。對於觀眾而言,對電影的評價,或許可以少一些譁眾取寵、意氣之爭,多一些中肯建議、理性之言。既看到長處也看到短板,既不棒殺也不捧殺,才能激勵文化產品質量的進一步提升。指出電影甚至原著的不足,也給予足夠的支持和鼓勵,才能讓我們的想象力跟著小說、跟著電影一起激盪,迎接中國科幻真正的春天。



小熊君說娛樂


  國內市場並沒有形成系統的科幻創作氛圍,缺少相應的薰陶和培養,自然也就談不上觀眾基礎和粉絲黏性。

相比於科幻片,中國市場上的魔幻片更多,項目收益也更好。究其原因,魔幻題材相對於科幻題材來說更容易駕馭,因為這類題材往往來自於神話傳說或網絡文學,不需要科學支撐,而且此類文學作品眾多,讀過的人也多,就意味著粉絲基礎也相當可觀。

2016年的《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盜墓筆記》《長城》;2017年的《西遊伏妖篇》《悟空傳》《三生三世十里桃花》;2018年的《捉妖記2》《西遊記之女兒國》《戰神紀》以及即將上映的《阿修羅》《爵跡2》《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等都屬於魔幻題材。

隨著《上海堡壘》的上映,國產科幻電影再度引發業內外關注。由於這部影片耗時6年才完成製作並公映,導演滕華濤表示,“6年時間剛好是一個小學的長度,現在我們交出了小學畢業的答卷。”

  影片中“上海大炮”從黃浦江中升起、上海陸沉等大場面的表現,“人類命運共同體”對抗外星人的中國式熱血情懷以及男女主人公暗戀之情等情感內核的展現,體現了我國電影工業的新高度,標誌著國產科幻電影邁開了新的步伐。

  去年春節檔上映的《流浪地球》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有人不禁據此得出“2019年是中國硬核科幻電影元年”的結論。當時中影股份董事長喇培康就透露,中影股份計劃今年再推出兩部量級跟《流浪地球》差不多的科幻電影,其中一部就是《上海堡壘》。一些專家認為,“硬核科幻電影元年”的結論能不能成立,還取決於後續有沒有同類影片持續發力。如今《上海堡壘》的公映給出了答案。該片製片人王琛說:“我們是站在《流浪地球》這個巨人的肩膀上,才能邁出這一步。我們要跑好中國科幻電影接力中自己的一棒。”由於我國電影工業技術發展滯後、觀眾缺乏科幻片觀影傳統等原因,國產科幻電影一度匱乏。好在《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壘》正在改變這種狀況。《流浪地球》製片人龔格爾觀片後說,《上海堡壘》帶給中國觀眾的激動和代入感,是好萊塢電影無法給予的。還有好消息是大量科幻小說已被影視公司收購版權,一些國產科幻影視作品即將公映或者正在製作中。

  6年前《上海堡壘》開始籌備的時候,科幻在國內剛剛起步,前途未知,他們在黑暗中摸索了很久。也許可以說,這部影片的2000多位工作人員組成了中國科幻電影的一座堡壘,給觀眾們帶來了真切的希望和夢想。國產科幻電影往前走,會有更快速的成長和更雄壯的隊伍。


農民偷樂者


1、錯位

《錯位》由黃建新執導,劉子楓主演,影片主要講述趙書信升為局長後為了應付文山會海,做了一個與他一模一樣的機器人。他對機器人說:“我想在有限的時間裡多幹一些自己想幹的事,現在好了,你可以去幹我不喜歡乾的事了。”機器人也煩了,它對趙書信表示,也希望像人類一樣,有個性。當有一天智能人多了,就聯合起來,擁護趙書信做領袖.

2、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由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主演。該片於2019年2月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影片故事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3、大氣層消失

《大氣層消失》是馮小寧執導的科幻電影,由呂麗萍、張寧等主演,於1990年上映。該片講述了一起列車劫持案造成大量劇毒品洩漏,燒穿了某地區上空的大氣臭氧層,作為唯一獲悉此情況的人類,一箇中國男孩與好朋友大白貓一起尋找洩漏源,拯救全球生命的故事。

4、瘋狂的外星人

《瘋狂的外星人》是2015年備案的現代科幻影片,由甯浩執導,劉慈欣、孫小杭編劇,黃渤、沈騰領銜主演,湯姆·派福瑞、馬修·莫里森、凱特·納爾遜三位美籍演員也加盟出演該片。該片於2019年2月5日上映。

5、未來警察

《未來警察》是中國電影集團出品的一部科幻警匪片。由王晶任編劇和導演,劉德華、徐熙媛、范冰冰、徐嬌等主演。該片於2010年3月3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和保護能源有關的故事:生活在2080年的警察周志豪為了執行政府的任務,保護能源專家馬博士,和自己的女兒一起穿越時空,回到2020年與邪惡勢力進行對抗。《未來警察》的優勢在於,它是一部很中國化的電影。就像之前的香港電影一樣,這部電影裡面有很多笑料。有的是已經聽過的笑話,在這部電影裡出現後感覺就是完全不一樣。

6、魔錶

《魔錶》是由徐耿執導的劇情片,由張嘉譯、金佳等主演。該片講述了弱小的男孩康博思,被魔力表變成一個大小夥子以後發生的故事。影片於為1990年在中國上映。正在上小學的男孩康博思(金佳 飾)最近有些煩惱,他因為個小經常受到別人的欺負,於是希望自己快快長大。偶然機會,康博思買到一塊魔錶,陰差陽錯之下魔錶幫他實現了願望,轉眼之間他便長成了大人.

7、霹靂貝貝

《霹靂貝貝》是由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出品,宋崇導演、張之路編劇,張京,王瑩,鄢麗娜,章萍主演的中國第一部兒童科幻片,該片於1988年上映。影片講述了手上帶電的小男孩貝貝擺脫孤獨尋求友愛和理解的故事。

8、百變星君

《百變星君》是由葉偉民導演,周星馳,梁詠琪,吳孟達等主演的奇幻科幻喜劇片,於1995年在香港上映。影片講述了李澤星因得罪黑幫頭目遭轟殺至粉身碎骨,幸而由姜司教授將其改造為能變化多種形態的人造人復活,後來他又遭鐵甲威龍追殺,但最終通過置入教授發明的芯片,他打敗了鐵甲威龍,同時也贏得了同學蟲蟲的芳心的故事。

9、合成人

《合成人》是王亞彪執導,Shuang Du、黃愛玲等參與演出的科幻片。該片講述了一個經手術合成的合成人的故事。吳浩是華夏貿易公司的總經理,因為患上了腦瘤最終不幸去世,醫學家龐教授利用他那把能夠化腐朽為神奇的手術刀,將因為車禍而死得農民王家培的大腦成功的移植到了吳浩的腦中,就這樣,王家培以吳浩的身份重生了。復活後的王家培因為他根深蒂固的農民思想而將公司裡的大小事務攪得一團糟。

10、瘋狂的兔子

《瘋狂的兔子》由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出品,該片屬於兒童科幻片。一部動畫科幻影片,崔小芹、孟衛兵執導,柳田等主演。該片講述了一個以人間的友情抗衡外界的力量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未來時代的某城市。 藝術學校的小姑娘然然非常喜歡鄰家的小弟弟豆豆,上學放學都帶他一起走。一天在地鐵裡為救一個老婆婆,豆豆失蹤了。

11、毒吻

《毒吻》是西安電影製片廠拍攝,陳興中執導,閻青、高明、於小海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講述了某化工廠一對青年夫婦喜得貴子,不料這對夫婦都相繼中毒身亡,孩子被善良的女醫生抱回家,父親精心飼養的鸚鵡和貓又猝然死亡,原來孩子體內含有劇毒,經多方治療,卻仍不失毒性,而且每逢雷電便會暴長,毒性也隨之增大,以致最終被雷電毀滅。

12、珊瑚島上的死光

《珊瑚島上的死光》是由張鴻眉執導的科幻片,喬奇、凌之浩、喬榛等參加演出。影片講述了科學家陳天虹由於發明“高效能原子電池”而捲入了某大國財團的世界經濟爭霸,他堅持發明要帶回祖國,但他乘坐的飛機遭受“晴空閃電”在太平洋上空墜海。常年旅居大洋荒島上的華裔科學家馬太博士拯救了陳天虹的生命..本片是著名配音大師邱嶽峰先生主演的唯一一部彩色電影,也是我國第一部科幻電影故事片。

13、長江七號

《長江7號》是由周星馳執導,周星馳、徐嬌、張雨綺、林子聰主演的科幻喜劇電影。該片於2008年1月30日在中國上映。影片講述一名父親將意外拾獲的外星玩具狗當做禮物送給兒子,從而讓父子兩人的生活發生變化的故事。

14、異靈靈異2002

《2002》是由葉偉信Wilson Yip執導,謝霆鋒Nicholas Tse、馮德倫Stephen Fung、羅家英Kar-Ying Law、李彩樺Rain Li、李燦森Sam Lee等主演的電影。該片講述了人鬼之間的故事。警方設立一個名為「2002」的特殊部門,以一人一鬼的組合,專責對付禍害人間的各式冤魂野鬼!在世間浮游的鬼魂,有些是枉死的冤魂,它們懷著強烈的怨氣,而它們死亡的方式便成為了它們害人的武器。

15、想飛

《想飛》是由張艾嘉、袁錦麟編劇及導演,吳彥祖、李心潔、陳冠希領銜主演的科幻愛情電影,於2002年3月28日在中國香港上映。該片講述了一個深受生活重壓的女孩阿玲,在網絡公司創作總監卓克的幫助下,成為數碼女神的故事。

16、鐵甲無敵瑪利亞

《鐵甲無敵瑪利亞》由鍾志文執導、徐克編劇,梁朝偉、葉倩文 主演,太陽黨是一個恐怖組織,其首領救世主(林國斌 飾)善於開發戰爭機器人,他和女友瑪利亞(葉倩文 飾)經常利用自己開發的機器人“先鋒一號”大肆破壞。由於“先鋒一號”威力強大,警方也常常束手無策。小徐原是英雄黨的一分子,後來對自己團伙的所作所為深感不滿而在師傅的擔保下脫離了該組織。


小火猴影視


目前雖然這兩年中國出了許多科幻作品,但是相比於國外作品,中國能走到國際舞臺的也就只有《流浪地球》而已。

《流浪地球》這部影片是根據劉慈欣的科幻小說《流浪地球》改編而來,由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主演。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人類面臨滅亡的危機,在這生死存亡關頭,人類決定開啟“流浪地球”計劃,將地球作為一個龐大的飛船駛離現有軌道,駛向距離我們最近、4.2光年的比鄰星。從地球軌道到比鄰星,按照推算需要2500年,需要100代人類才能完成,完成這個看似不可能的計劃,需要5個階段才有,分別是:

(1)剎車階段 (2)逃逸階段 (3)先流浪階段 (4)後流浪階段 (5)新太陽時代

地球需經歷這5個階段才可以到達比鄰星軌道,當時地球存在著35億人,已經進入後流浪階段,因為溫度原因,地球上的人類都在地下的城市生活。地球在利用木星引力加速時,因為行星的發動機失效,不斷的向木星靠近,在經過一系列拯救方法失敗之後,想出利用行星發動機噴出的氣體,來點燃木星的大紅斑,讓產生的衝擊波推開地球,可惜行星的發動機能量不足,最後經過中國宇航員劉培強的努力下成功補足了能量,地球得以繼續流浪。

這部電影同時也告訴我們要保護地球,愛護地球的生態環境,地球是有生命期限的,但人類在不斷的破壞,毀壞著人類唯一的生存地,地球的壽命在不斷減少。這還不包括一些人類無法預知的狀況,比如:地震,海嘯,病毒,以及地球以外的因素等,所以希望大家一起保護目前人類唯一可以賴以生存的地方。






同翔入座


《流浪地球》絕非中國科幻片的希望,但《流浪地球》過硬的口碑質量,再到春節檔票房大爆,確實為中國科幻片開了一個很好的頭,樹起一個較差高的標杆。《流浪地球》對於未來的中國科幻片而言,有著很大的示範和引領作用。站在中國電影史上,甚至會因為首部硬科幻特效大片,再到過硬的口碑質量和票房效應,而載入史冊。《流浪地球》上映幾天,“小破球”果然不負眾望,票房逆襲成為第一,上演去年《紅海行動》的戲碼。隨著春節後城市的返鄉潮,由於同期影片質量口碑相對乏力,《流浪地球》票房從力壓群雄變成一家獨大,最終成為2019年春節檔票房第一毫無懸念,最後無非是能否趕超《戰狼2》的程度。反正不管如何,吳京都是最大贏家,相反撤資了《流浪地球》,轉而去投資《情聖2》的萬達影視,只能說小意思了。《流浪地球》上映已經有幾天,因為票房大爆,口碑質量網上宣傳已經是鋪天蓋地。本片的製作特效水平,質量水平,觀眾心中已經有一個標準。但看電影是消費者主觀的事情,那些不看好中國科幻的觀眾。豈不是因中國電影亂象重重,影視文化,一直飽受流量明星的荼毒,特效水平,廣泛充斥著五毛特效的笑柄。這不管是愛之深,責之切,或者持慎重態度,亦或根本習慣了歐美的科幻文化,當看到黃種人穿上太空服,科幻電影說普通話都覺得違和的觀眾。這一切是既重要,也不是那麼重要,現在《流浪地球》已經正式上映,一切謎底都已經揭曉了。單單對伯光而言,《流浪地球》現在曝出的良好口碑。即使只是將《流浪地球》當部商業特效大片,它就值得觀眾支持和消費。回到中國首部硬科幻特效大片這個層面,實在不太同意有些國內觀眾的觀點。什麼《流浪地球》郭帆導演團隊現在做中國科幻是不自量力,急功近利,什麼中國科幻還要等幾年。《流浪地球》的製片人龔格爾先生,對此也有過正面的回答。我不同意急功近利這個看法,如果說不去嘗試,那才是急功近利。什麼是急功?這片子不賺錢我們就不拍。什麼是近利?這片子必須一年內上映。而這兩點恰恰是中國所有科幻電影都難以做到的,因為大家都在探索。不論是張小北導演的《拓星者》,還是《上海堡壘》,亦或者寧導的新作,都是在探索科幻電影的不同風格方向。這些項目不僅僅可以推動中國電影工業的發展,同時也可以幫助觀眾適應中國科幻這個陌生的概念。如果盧卡斯在拍第一部《星球大戰》的時候想:我簡直是自不量力。那麼就沒有之後的所有的嘗試。以及長達幾十年的美國觀眾、世界觀眾的科幻盛宴。也正如吳京採訪的時候所說,“不會因怕國產電影比不過人家,就不敢拍”、“不拍永遠不知道差距”,“總要有人開這個頭”,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成了是英雄,死了是烈士!伯光覺得此言大善,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當下的中國電影市場對於重工業特效大片的投資回報絕對滿足,中國科幻電影的觀眾基礎同樣已經滿足。只因為中國影視產業亂象紛呈,從而徹底失去信心,一味牴觸和不敢嘗試。誠如有些國人的觀點,中國現在不適合拍科幻電影,必須要等到幾年後。問題是幾年後,不還是有人第一個站出來拍攝中國科幻電影不是嗎?現在《流浪地球》郭帆團隊,無非早點站了起來。最後,《流浪地球》上映大爆確實證明,它或許不是中國科幻的希望,但絕對為中國科幻電影開了個好頭,立下標杆了示範,中國科幻加油。更多關於《流浪地球》和中國科幻電影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











一號萌萌熊


對於社會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