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沒有普及普通話,為什麼詩詞韻律能達到一致?

曾經原來都是那麼虛偽


先強調下,“普通話”和“韻律”完全是兩回事兒。再詳細說,首先,古人不是“沒有普及普通話”;第二,“高考”也就是科舉對韻律推廣起到了重要作用;然後就是死記硬背了。

一,古人不是“沒有普及普通話”

中國古代的雅言就是現在所說的“普通話”,從夏朝已開始推廣使用。

1)先秦。夏朝建都洛陽,以古洛陽話為標準音;

2)秦漢。國語為“洛語”,發音同先秦;

3)兩晉南北朝。國語為“吳音”,洛語與中古吳語結合形成金陵雅音。吳音對現在的日語也有很大影響,日本最早派遣隋使從中國帶走佛經、中醫等書,所以現在很多人也覺得日本話像吳語、廣東語、福建語;

4)隋唐。國語為“漢音”,隋唐定都洛陽,以洛陽雅音和金陵雅音為基礎正音。編制《切韻》;

5)宋朝。國語稱“正音”、“雅音”。編制《廣韻》、《平水韻》(劉淵);

6)元朝。法定蒙古語為國語;

7)明朝。以中原雅音為正,以南京音為基礎;

8)清朝。雍正八年,推廣以北京音為標準的北京官話。

隨著《切韻》、《廣韻》、《平水韻》的編制,雅言在唐宋時期,發展到了最高峰,達到了一字一音,唐詩宋詞作品大量湧現,各周邊國家皆爭相學習。所以說,中國曆代都在普及“普通話”。當然,唐宋時科舉制度對“普通話”,乃至“詩詞韻律”的推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古代那種“士而優則仕”的年代,科舉的功效甚至高於現在的“高考”。

二,科舉的考試製度對“詩詞韻律”的推動

現在我們的普通話已經普及得非常好了,但如果想寫古詩詞,還是要學習格律、用韻。正如生產產品要嚴格執行某一項標準(國標/行標),韻律也有自己的標準。詩、詞、曲分別對應的韻律標準為《平水韻》、《詞林正韻》、《中原音韻》。

隋開皇二後陸法言編制《切韻》。《切韻》的出現,標誌著詩文押韻、平仄進入了有確切標準的時代。唐代科舉,以詩賦取士,詩賦成為人們進入仕途的主要道路。詩賦的要求是“通文律”,“洞悉文律”。主考官閱卷,“束以聲病”,“務求巧麗”。“文韻”、“聲病”、“巧麗”指的都是押韻、平仄,而押韻、平仄的標準,就是《切韻》。

北宋的《廣韻》(206個韻部)是對《切韻》(193個韻部)的重修和補充,南宋劉淵的《平水韻》是對前期各種韻書不斷合併的成果。平水韻就是詩韻。清戈載《詞林正韻》把206個韻部分中的平、上、去合併為14部,把入聲合併為5部,共19部,為詞韻的標準。元周德清《中原音韻》19韻部分,為曲語韻書。

三,死記硬背&推薦幾本韻書

寫詩、填詞、作曲,無論古人、今人,都沒有捷徑,只有一條路,死記硬背。古人可以抱著很多韻書去啃,我們現在確實太忙了,所以就必須得找兩本精典的韻書“一網打盡”。

1、《聲律啟蒙》

適合:零基礎

內容:《聲律啟蒙》是掌握聲韻和格律的啟蒙讀物,它按韻來分編,內容特別豐富,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應對。

2、《笠翁對韻》

適合:有一定文學修養和詩詞基礎的人閱讀

內容:《笠翁對韻》和上文所說的《聲律啟蒙》相比,多了用典和借鑑的前人詩詞等內容。

3、《實用詩詞曲韻典》

作者者李乃珍、李秋華,齊魯出版社

適合:對詩詞有了較深瞭解,基礎更深厚的人

內容:集《平水韻》《詞韻》《中原音韻》《中華新韻》於一書,從近體詩到現代中華新韻,時間跨度1400年。對這1400年間的韻文、近體詩、詞、曲、新詩,想鑑賞就鑑賞,想創作就創作,都可從這部韻典中取得教益。

@今兒得閒了


行攝在宋詞間


首先,要讓大家明確的是,我們的普通話是1956年開始規範稱呼為“普通話”的,而她的前身,與古代的官話有很大聯繫。古代有統一的語言,叫做“官話”,最早是官方標準語,早期被稱作“雅言”,到到明清時候才被稱作“官話”,1909年的時候,被規範為“國語”,再到我們現在的“普通話”,所以,普通話的前身其實就是古時候的雅言或者官話或者國語。

雖然歷史上不同時期的官話有一定繼承性,又因政權變遷、定都不同、人口遷移等因素影響在不斷變化,但總的說來,中原洛陽的讀音一直有著深遠的影響。現代國語也是在古中原洛陽讀書音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上古時代,五帝時期和後來的夏、商時期,中原黃河流域地區是華夏先民的主要活動地帶。從夏至清朝中後期,洛陽讀書音(洛陽雅音)一直為標準音。

其次,因為我們接觸到的古詩詞並不是很多,而且大多是範文式的詩詞,所以總覺得所有詩詞韻律都是一致的。古詩是不太講究韻律,只是後來的律詩才強調了韻律。還有就是,即使我們想句句押韻,但是我們出門在外,面對此情此景,突然詩興大發,想要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卻一直找不到押韻的字,能再去翻看新華字典,找韻母相同或相似的字嗎?那肯定是會影響自己的靈感的,所以也就隨興而寫,也不管押韻不押韻了,尋個相近或者字意即好的便可以。

第三,古人作詩詞,都是有韻書的。比如《廣韻》、《洪武正韻》等等,作詩詞的只要按照韻書給定的同一韻裡的字拿來押韻就行,不受自己是哪裡人、說哪裡方言影響。舉個例子,我們現代人讀書,儘管各地方言不一樣,但是讀書我們看到的字是一樣的,就是這個道理。再者,我們現代人只懂韻母相同或相似的字寫出來就放在一個句子結尾就叫押韻了,但真正地是不懂古代官話的,如果要達到古人那種押韻的水平,去翻看以前的韻書,也是可以寫出押韻的句子來。

另外,詩詞除了押韻外,還有平仄的規定,起首字該平還是該仄,還有“平平仄仄平”之類的,包括什麼五言、七言,還有所有曲目的詞的填寫,都是有字數這些繁瑣規定的。所以古代的詩詞,創造了那個時代的文學高峰,但時至今日,已經成為一種文化傳承,被運用在各類文學體裁中了,而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是受不了古詩詞的束縛的(哈哈,胡言)。

我是青鸞驚鴻,感謝喜歡。


青鸞驚鴻


一句話回答:因為古人寫詩詞都按照同一個格律標準,自然就能達到一致了。


中國古典詩歌押韻,傳統上一直使用的是《平水韻》。

現存的最早一部詩韻,是《廣韻》,共分206韻。因為區分太細,使用不便,唐初許敬宗等人奏議,把206韻中相近的韻合併。宋代平水人劉淵著《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就把206個韻部合併為107韻,稱之為《平水韻》。清代又把107韻合併到106韻,稱為《佩文詩韻》。

從平水韻出現後,詩詞寫作格律一概以此為標準(詞的要求可以放寬一些,允許通押臨近的韻部)。根據現存的唐詩來看,唐人押韻也是依照平水韻來的——因為平水韻是根據唐初許敬宗奏議合併的。

不過沒有普及普通話,對詩詞押韻的影響是存在的,尤其是在要求不那麼嚴格的時候。陸游《老學庵筆記》記載:

魯直在戎州,作樂府曰:“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愛聽臨風笛。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予在蜀見其稿。今俗本改“笛”為“曲”以協韻,非也。然亦疑“笛”字太不入韻,及居蜀久,習其語音,乃知瀘戎間謂“笛”為“獨”。故魯直得借用,亦因以戲之耳。

魯直是黃庭堅,他在戎州(今四川宜賓)時,寫有一首名作《念奴嬌》:

斷虹霽雨,淨秋空,山染修眉新綠。桂影扶疏,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萬里青天,姮娥何處,駕此一輪玉。寒光零亂,為誰偏照醽醁?
年少從我追遊,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笛。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

我們可以看到,韻腳大多屬去聲“一屋”或者“二沃”韻(前面說過,寫詞時部分韻部可以通用),只有“笛”字是“十二錫”的。陸游對此很不理解,直到他後來到四川當官,發現那裡的方言把“笛”說成“獨”,才想明白黃庭堅原來是這麼用韻的。


北門猿


回答這個問題,如果僅僅用古代的官話作為原因,是十分可笑的。因為東周列國時,東邊的齊國,西邊的秦國,南方的楚國等,皆各有官話,彼此不同,互不相讓,分庭抗禮。

詩詞韻律一致的原因,當在於口語與文言即書面語的區別。我們知道,人們日常講話,可以盡顯方言韻味,且詞彙比文言要少得多。大量的修辭性詞語,只為讀書人所知所用。比方說‘’洛陽紙貴‘’,這幾乎是人人皆知的成語,意思是間接誇讚文章寫得好。如果吐槽文章寫得不好,可以用俗話說‘‘狗屁不通’’,但學富五車的雅士會說‘‘危厄梨棗’’。原由是古代的書,是用梨木或棗木作雕版印出來的。古時的讀書人之間對話,君臣之間對話,更多時候應該使用口語,因為口語方便自然,也不排除使用一些文言。但寫文章,寫詩詞歌賦,就得用書面語了。書面語的壞處是不通俗,不波普。好處是言簡意賅。比方說‘‘鄭伯克段於鄢’’、‘‘二桃殺三士’’,譯成白話文,非得上十個字不可。古代的簡策、帛絹是較貴的書寫材料,得省著用才好。所以,中國古代的文史,都是文言文,古之史官,右史記言,左史記事,言為《尚書》,事為《春秋》。詩詞曲賦則是文言文中的文言文,原本就不是大眾能玩的事。所以詩聖杜甫說:‘‘詩是吾家事’’。

各地各國方言語音可以不同,但文言的書籍通達五湖四海,其成語詞彙也就通行天下了。古人雖無漢語拼音注音,漢語拼音是1955年,由周有光團隊搞出來的。但古人有反切法注音,就是用兩個通用字的聲母和韻母,來註明某個生字的發音,喝屋囫、摸啊媽。

《詩經》是孔子選編的,風是各國民歌,民歌多俗而不雅。但孔子一潤色,就不俗了。學有淺深,習有雅鄭。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鄭國的風氣很俗,可詩經裡的鄭風並不見其惡俗。

唐代科舉,律詩是必考科目。為了讓舉子統一用韻,出版了《官韻》,以供研習,兼作閱卷評判標準。這樣一來,對全國的聲韻,就有了一個規範,聲韻的大統一就形成了。白尚書初至京,以行卷謁顧著作況(著作郎顧況),顧睹姓名,曰:米價方貴,居亦弗易,及見卷首‘‘咸陽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嘆曰:道得個語,居即易也。因為之延譽,名聲大振。加上顧老師的指點,提攜,白居易想不出名都難。


華中小隱


1.古代有普通話。叫雅言或者官話。

2.為什麼詩詞韻律能達到一致。因為詩詞用韻,無論《平水韻》還是《詞林正韻》,都是一種擬音體系。

什麼叫擬音體系?就是一套虛擬的語音體系。

平水韻是由其刊行者南宋末年江北平水人劉淵而得名。
平水韻依據唐人用韻情況,把漢字劃分成106個韻部(其書今佚),是更早的206韻的《廣韻》的一種略本。每個韻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絕詩用韻,其韻腳的字必須出自同一韻部,不能出韻、錯用。
清代康熙年間,後人所編的《佩文韻府》把《平水韻》併為106個韻部,這就是廣為流傳的平水韻

也就是說,長安人說話不是平水韻,杭州人說話也不是平水韻,甚至劉淵編纂《平水韻》的所在地——平水,也不說平水韻。

唐人說話不是平水韻,宋人說話也不是平水韻。平水韻只是宋代劉淵總結唐人用韻規律,取其公約,最後出臺的一個「統一用韻辦法」。

以後大家都按著這個韻寫詩。讓南方人能讀懂北方人寫的詩,北方人也能讀南方人寫的詩。


答主會不會又問:「那《平水韻》沒頒佈之前,大家按什麼寫詩?豈非各地方言,互相讀不懂?」

平水韻只是一部詩詞創作的專門用韻。即使沒有平水韻,官府也有修訂韻書,作為全國的通行的書、話方式。如隋朝《切韻》,宋代《廣韻》。

這些韻書是官修而實用的,並非僅用於詩詞寫作,所以唐人寫詩,宋人寫詞,押韻還經常有方言混入的痕跡。


吳季玄


這個第一個提問是沒水平的,但後面那句是有水平的。

首先,為什麼說第一句沒水平了?因為第一個邏輯就已經顛倒了,一定要搞清楚一個常識:

無分古今,能詩詞歌賦的人,必須是讀書人。而讀書人則一定會“普通話”——就是古代每個朝代通行的語言,先秦時叫雅言;漢朝時叫通語、通言;唐代開始又叫回雅言,或曰正韻;明代起叫官話。

因此,只要是讀書人寫的詩詞就能合乎韻律。

題主所謂的“一致”是指什麼意思了?看得不明所以,需要指出,我國的詩詞文化,嚴格來說是分為:詩、歌、詞(牌)三種,且時代不同,定義就不同。

先秦時代:詩歌一體,如《詩經》

那時候《詩》與《歌》是不分的,《詩經》的作品全部都是歌詞,只是樂曲失傳找不到了而已。但是《詩經》裡卻是有一定的格式規範的,然而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已經說不清楚了,今人可以通過統計學的邏輯去研究並得出大概正確的理論,但是這並不能代表那時候的人們的定義。

秦漢魏晉:樂府,古體詩

進入秦漢後,《詩經》的“四言”格式被打破,開始出現五言、七言詩,但此時期的詩體仍然是沒有後世的格律,格式與形式都比較隨意(也有一種可能,是我們對漢代的漢語發音研究不足,從而導致了認為其沒什麼平仄講究)。

這時候的詩被稱為古體詩,又因它是由漢朝樂府的樂師們自創或採集而產生,所以又稱為“樂府詩”——也就是說《詩》《歌》仍然是不分家的。

唐詩宋詞,今體詩與格律的誕生

進入唐代後《詩》《歌》開始分家了,也開始出現“今體詩”,就是格律詩(但是此時的格律還沒有宋代的格律要求的那麼嚴格細緻,像李杜有時候是古、今體不分或混用),格律的出現與語言的規範密不可分,南朝沈約的《四聲譜》、隋朝陸法言的《切韻》都對詩歌的成熟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正是因為音韻學的成熟,人們才開始把詩的平仄嚴格規範起來。

宋詞,其實可以說是《詩經》的2.0版,因為它兼有了《詩經》的起承轉合,又繼續為音樂服務,這兩點和《詩經》的性質是一樣的,只是它已經是在新的格調與韻律規範要求下的產物。

綜上所述,無論古、今體詩,還是詩、詞之區別,各個文藝系統一直都有自己的規範,區別是在於不同朝代的規範不同而已。對比唐詩宋詞,漢樂府似乎不是很嚴謹,但是對於漢代的人來說“隨意一些”就是他們的規範,也是一種嚴謹。


無風即風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是因為有文字並香火緣延沒間斷的傳承。古人就是詩、和、吟、唱,集勞作以大成來繼承中華大文明的。可以說詩詞曲情緣深,來至於血濃於水的一脈傳承!在此,我說“中華詩詞曲賦”的平仄韻:

說平仄韻,是中華詩詞曲賦的精髓所在。中華詩詞曲有千種以上的詩體,詞牌,曲調。起源於漢,形成大勢在唐,盛行光大在宋、元。

平仄韻,是古詩、詞、曲、賦,律、調、吟、唱的一種轉換,也是為文字起伏、對仗工正,更為體現出彈、唱之韻味之美。

古漢語的四聲是:平聲、上聲、去聲、入聲,現代漢語普通話四聲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古漢語的入聲,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已消失,分派到了其他四聲調之中。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四聲換成“平仄韻”是:現代漢語普通話的陰平、陽平為古漢語詩、詞、曲、賦的“平韻”;現代漢語普通話的上聲、去聲為古漢語詩、詞、曲的“仄韻”。



這就是文字所包含的魅力。

在秦以前,除了一些大家的作品和史書得以流傳外,當時各國民間的小曲小調,包括讀書人的抒情文字,都很少被記載下來,傳給後代,為何?概源於文字不統一,和文字表達內涵的巨大差異,讓流傳很困難或失去意義。

但在秦以後,雖然發生過焚書坑儒,讓文化傳播進入低谷。但統一文字後帶來的便利,很快得到提現。不僅有利於文字的傳播,也促進文學向基層拓展,更讓不同區域的人,即使口音 差距很大,但只要使用同一個字,就能表達類似的內容。有利於詩歌等文學作品的傳播和學習。

這樣,喜歡吟詩做賦之人,不論身在哪裡,都有一個公開平等的表達基礎和交流平臺,讓詩詞的意境更容易被理解,讓傳播更深遠。


新文化街男孩


古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正如國有國法,黨有黨紀,校有校規,家有綱常,公司企業也有其規章制度,各種遊戲也有其競賽規則,古今格律詩詞也不例外,否則全都亂套了!

古人詩詞韻律能達到一致,是按韻書要求的平仄押韻格律規則來創作審美的。

古人創作審美格律詩按平水韻,創作審美詞是按詞林正韻來規範的。

今人創作審美格律詩和詞,宜與時俱進,順應國家推廣和使用普通話的時代發展需要,以現代漢語拼音方案及其四聲聲調系統來規範平仄押韻格律,有益於格律詩詞逐步走向大眾化和現代化。因為今人創作審美格律詩是與今人對話,而不是與古人對話!

古聲韻系統與今聲韻系統在平仄押韻上有所衝突。古聲韻系統中的“入聲字”已歸類到今聲韻系統的四聲聲調系統中,故今人創作審美現代格律詩不用再受古“入聲字”和古韻部的束縛,而以中華新韻為平仄押韻為統一“尺子”來創作審美,但在對古人創作的格律詩詞和今人創作並標示為平水韻或詞林正韻的作品必須按古聲韻系統平仄押韻格律來審美。因此說,今人創作格律詩詞有必要明確標示所用的聲韻系統,才能避免古今聲韻系統存在的平仄押韻上產生的格律詩詞審美衝突和分歧。




酌詞學習格律


官話也好,雅言也好,都是文字記錄下來,但是“音”的傳達,是要“錄”的,不可能有保存的錄音資料,粵語,閩南話最接近古漢語,但是還是和普通話的一種比較,表現在韻上。就拿唐詩來說,它的官方語言,姑且稱之為“唐音”吧,它應該是權利中心所在地區的語言,最可能的是李世民的家鄉話了,那麼粵語和閩南話都和這個權利中心是那麼的山高水遠,怎麼就會把“普通話”的普及做的那麼好而且保持下來,憑我們自身經歷的常識判斷,唐人簡直就是天人,或許那是的人文交流比現在還發達,可是我們知道的現代版的普通話普及,直到現在才真正成型,而且還依然保持著它的規律“離權利中心”的地理位置越遠普及的效果越差,顯然是兩個問題決定的,一是實際的需要,二是,天高皇帝遠。這裡就足以看到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那麼到了宋朝那可是歷史最長的一個朝代,而且又是最中國的一個朝代,可是“宋音”又是如何的?趙匡胤頗有胸懷的接受了李世民的火炬在宋朝傳承著“唐音”?但是唐詩卻非常在意的變成了宋詞,而韻律上卻沒什麼變化。大概是語言固有的“韌性”導致的。可是粵語和閔南話怎麼克服了自己的“韌性”接受了“唐音”,而沒被“宋音”改變?也許從唐開始漢語的發音基本定型了,語音的變化就因此變的越來越小了,就像我們常說的“科學之後沒哲學”是一個道理。但是但是的江浙話和當時的陝西話一定和今天一樣是有區別的,不是這樣就解釋不了文明的繼承性了。說了半天還是個稀裡糊塗,不管拿出什麼關於寫詩所需要的韻,但是那只是文字的表述而不是發出來的音,學英語的需要才有了音標,它告訴你每一個音的發音位置。我們有類似的發音方法的書嗎?所以這個韻到底是以那個朝代的語音為基礎,只能是一種鑑於實用的一種推演。唐詩宋詞,元曲不押韻的地方多了,我們的標準只能以現在的普通話來推導,而不是考古的方式,古人也是這種選擇,新中國快七十年了在語言的貢獻就是普通話和簡化字,如此是一種大道至簡的管理方式任何朝代都做不到,原因很簡單就是個“需要”漢字一直以來就是少數人的需要,一個種地的會寫字識字有什麼用,但是一個要工業化的國家才有這樣的需要把它變成可能也是工業化的現代社會使然的事,反過來去想,歷史上怎麼會有一個統一的唐音和宋音?語言的演化在這麼大的一個國家裡是難以想象的複雜,我們沒道理去設定它的路徑,過程。歷史真實的一面有多少?何況一個根本不會被在意的語言。只相信語言應該一種自然的或者誇張的說野蠻生長的方式,它只是要陳述內容,對方聽懂了就成了,在一定的區域環境下形成的一種習慣而且是沒有記錄,一是沒這個必要,二是沒這個可能,有人說兵馬俑復活了照樣能看懂人民日報,可是能想象出他是如何發音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