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教師聲稱,改高考作文看頭尾就差不多了,對此你怎麼看?

深圳資訊


這位老師的說法並不全面,應該這麼理解。如果考場作文連開頭結尾都寫不好,那分數一定不理想。但要想作文得高分,僅僅寫好開頭結尾還是不夠的。

一、老師是怎麼改考場作文的。

老師改考場作文和平時改自己學生的作文方法是不同的。考場作文時間緊,任務重。如果按平時的改法,時間根本不夠。所以逼得老師都練就了快速改作文的絕招。改考場作文,老師一般是“三看“。

一看字體字數。

你的書寫是老師對你作文的第一印象。就像我們去面試、相親一樣,第一印象特別重要。字體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老師對你作文的整體觀感。炎熱的夏季,繁重的改卷任務,閱卷老師本就心浮氣躁。如果看到一手人鬼難辨的字體,老師直接就會暴走,把這篇作文打入冷宮。這麼重要的考試都不能認真書寫,可見這個學生對自己的前途是多麼的不負責任。既然如此,就不能怪老師給分嚴苛了。而卷面整潔,字體美觀的試卷,讓人賞心悅目。如同三伏天裡吃了一口冰鎮西瓜,怎一個“爽”字了得!閱卷老師看得舒心,你的分數才會讓你開心。

高考作文對字數的要求是不少於800字。但因為高考語文試卷難度大,很多同學到寫作文的時候往往時間緊張,來不及寫完,匆匆結束。老師一看字數不夠,當然也不會給出高分。

二看開頭結尾。

老師改作文都是從開頭看的。從作文的開頭,老師基本能夠看出你的作文審題是否正確,主題是否鮮明,文采是否出色,切入是否巧妙。再看看結尾是否照應開頭,深化主題。如果能讓老師看完感覺欲罷不能,意猶未盡,拍案叫絕。那這篇作文基本上就是一類佳作了。所以,對待作文的開頭一定要慎之又慎,做到“語不驚人死不休”,一定要讓老師“眼前一亮”,“心中一動”。有興趣讀你的文章,這樣分數才有保證。如果老師看到開頭平淡無奇,或者開頭離題萬里,自然就不會浪費時間去細讀文章了,掃兩眼作文很快就會給出一個不高的分數。

三看內容主題。

如果開頭和結尾很精彩,但內容平庸的話,閱卷老師也不會給出高分。畢竟現在學生也都學聰明瞭,都知道要寫好作文的開頭和結尾,所以平時就摘抄和背誦了不少經典文段。然後在考場上改頭換面套進作文裡。這樣的作文雖然開頭和結尾很精彩,但與文章銜接得很生硬,整體文風不統一,一看就是東拼西湊組成的文章。內容上缺少亮點,沒有可讀性。老師自然不會給出漂亮的分數。

二、寫好考場作文的建議。

1、考前一段時間在作文紙上多練字。字體一般的同學千萬不要寫行書!老老實實地寫楷書就好。大小適中,不求美觀,但求整潔。至少不能讓閱卷老師一看你的字體就有生理上的不良反應。

2、多進行審題訓練,寫好開頭和結尾,中間列出提綱即可。畢竟時間緊張,不可能天天練大作文。而進行審題訓練,不需要花費太長時間,又能鍛鍊自己審題立意的能力,是非常好的作文訓練方法。

3、考前多積累素材,一方面要關注時事熱點,做到心懷國家,關注民眾。另一方面閱讀經典,從經典中吸取養分。還可以學習一些熱播的文化節目的臺詞。如《朗讀者》、《感動中國》等,這些節目的導語、臺詞,語言優美,含義雋永,是學生模仿的範本。


衣上白雲多


老吳課堂 為您解答:

這個問題我最有發言權了,因為在教學的10年時間裡,我批改過太多的卷子和作業。再一個也參加過競賽的試卷批改。所以我給你介紹下,我們在批改時候大致都看哪些內容。

首先在批改作文這麼短的時間內,作文能改的合理嗎?老師們批改作文看的是什麼?給分的標準又是什麼?今天我就給大家說說高考閱卷的“一個準則,五個高分條件”

在高考語文考試中,作文佔了很大一部分比重。然而閱卷老師在批改作文時,卻不能花費太多時間。一共就那麼多老師,改作文的就那麼幾個人,而考生那是以萬為單位的,既要求時間,又要求質量,在以前非電腦閱卷時,老師們批改作文快的吸一口煙功夫,慢的也不會超過十秒,一篇作文的分數就出來了,現在電腦閱卷了,平均每篇作文的閱卷時間,大約是二三十秒左右。

那麼如何保持高分呢?

給大家幾個建議:

為什麼大家高考結束,就發現很多同學作文分其實是差不多少的,都是那麼5分內差別。

這個就和老師心裡的安全標準評分有關,比如:50分的作文,那麼很多都在38分左右。

這就是很難拉開差距,就反應出作文成績過山車形狀,中間分多,好的很少,差的也很少。

還有五個能給你作文加分的項目

1.標題要好

2.字體漂亮

3.開頭好

4.結尾好

5要有亮點

基本這5個方面就是老師們看的關鍵點了,只要抓住這幾點相信你的分數就不會太低。

同時最後也回應下這位同學的問題,不是老師不負責,而且老師批改卷子都有數量任務和時間的,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建議大家今年高考一定要抓住這幾個點,就會取得不錯成績。

希望幫到你!

好,我是老吳,10年老教師,歡迎關注我 一起交流分享。


老吳課堂


高考是人生的一場大考,對於每個學生的前途都有重大影響!高考的改卷也是一場決定學生命運的關鍵環節!

現如今高考評卷比以往更加嚴謹了,據我們學校參加過高考評卷的老師說,大約一週的時間評卷,每天要評一萬多份,平均每份試卷用時大約三四秒,三四秒的時間也只能看一篇作文的開頭結尾,當然,評卷不是一個人給分就行的,高考評卷基本都是雙評模式,兩個人給出的分差有一定的限制,分差大了就會出現仲裁卷,這些仲裁卷只能由評卷組長來評!所以還是比較公平的。

再從評卷質量來看,一篇作文看頭尾兩段基本上是可以看出一個學生的寫作水平的,頭尾兩段基本也可以體現作文的中心思想,兩個評卷教師的評卷標準未必一樣,當給出的成績分差控制在3分以內,從總體上來說也不會有太大偏頗的!所以你圈子裡面的這些高級教師總結的評卷心得也是現實改卷中的經驗總結,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當然,評價一篇作文的標準不一定是頭尾寫得好,卷面整潔度、字數、字體工整度一級一個漂亮的題目也有可能走進評卷教師的內心,從而得到高分。


月舞風華深山隱士


我認為高級老師說的十分有道理。

同學們可以想象,炎熱的夏季,一群老師被圈在一起改試卷。可不是你想象的那樣,每篇文章都給你認真批改的。

閱卷老師有時間限制,多少時間內必須得改多少份試卷。改的慢的話肯定有人催,改的快的話,感覺對不起十年寒窗苦讀的學生。所以閱卷老師也是難呀!

我個人感覺,閱卷老師肯定認真看個開頭和結尾。中間考生想寫啥,閱卷老師猜個八九不離十了,好多就沒有必要看。

可以想象,經常或者說是長年累月玩弄文字工作,對學生作文理解那個特別深。看個開頭和結尾,真的對這篇文章理解的差不多了。對中間還可以再看一眼嘛。

好的文章,開頭和結尾,肯定有不同眾人之處,肯定會被發現的。


數學教育2019


既然是高級教師聲稱,那就沒毛病。因為這位高級教師肯定參加過高考閱卷,而且在閱卷過程中也是這麼做的。甚至我相信大多數閱卷教師也是這麼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高考閱卷就短短十幾天,時間緊張,任務繁重,天氣炎熱,再加上長時間看電腦,眼睛乾澀,老師們不可能一個字一個字地看,所以看看頭尾就差不多可以給分了。

其次,古人就有“鳳頭、豬肚、豹尾”的說法,“鳳頭”是指文章的開頭像鳳的頭部那樣美麗、精彩,“豹尾”是指結尾像豹的尾巴那樣剛健、有力。一篇作文如果頭尾寫的很好,中間部分也決不會差,這樣的話,得高分確定無疑了。

如果作文開頭不能直奔主題,吸人眼球,顯得拖沓累贅,勢必會讓人生厭,而結尾又不能收束全篇,卒章顯志,有畫龍點睛之效的話,即便是中間部分寫得再好,最高也不會超過50分,而且前提還必須是字和卷面都很好才行。

鑑於此,作為考生不要去評判閱卷老師這樣做合適不合適,而要去思考怎樣寫出漂亮的文章讓閱卷老師欣賞你,喜歡你的文章,從而給你打高分。

那麼就從作文的開頭和結尾開始下功夫吧!

1. 開頭:如果是寫議論文,最好是開門見山,點明觀點,讓閱卷老師一下子就知道你作文的立意是否抓住了材料的重點。

比如2019全國1卷高考滿分作文《形勞神不倦,吃苦趁華年》的開頭:“近日,我關注了關於中學生的勞動之爭,我的主張是‘形勞神不倦,吃苦趁華年’。”

文章開頭簡明扼要,用“我關注了關於中學生的勞動之爭”一句話簡潔地概括材料。然後“我的主張是‘形勞神不倦,吃苦趁華年’”一句旗幟鮮明地亮出觀點,乾脆利索。

2. 結尾:用凝練簡潔的語句總結全文,重申觀點,起到畫龍點睛、卒章顯志的效果。

比如《形勞神不倦,吃苦趁華年》的結尾:“‘勞動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這是達·芬奇的妙語。在匆遽的一日與漫長的一生之間,惰,無時不在伺機而動,它要侵我心、撼我本;而勞,無疑是我們最初也是最後的‘強心固本湯’。”

文章結尾先是引用達·芬奇的妙語,論證“勞動”的意義,接著用“惰”與“勞”進行對比來論證“勞動”的作用,最後又用“強心固本湯”比喻勞動,非常生動貼切。論證的手法多樣,顯示出考生豐厚的作文功底,讓人歎服。

高考應該是目前最公平的考試和競爭了,只有讓自己足夠優秀、足夠強大,才能面對種種複雜的考試和競爭。


熱愛田園的費老師


當然對於閱卷老師來說,時間比較緊迫,但對於考生來說,作文的每個字都是自己一筆一劃寫出來的,所以老師還是要尊重一下考生的勞動成果。


圓周率數學老師


優秀的文章頭尾要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