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中院士致信勉勵景中實驗中學學生:"困難也是對我們的鍛鍊"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數學家、廣州市景中實驗中學辦學顧問張景中院士親筆致信廣州市景中實驗中學學生,勉勵孩子們在"停課不停學"的非常時期,要克服困難、錘鍊精神、提高能力。他更以自己在北大求學時的切身經歷感受,勉勵同學們養成自主學習意識,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希望同學們在停課不停學期間獲得更大的進步。


張景中院士致信勉勵景中實驗中學學生:

廣州市景中實驗中學辦學顧問張景中院士


據介紹,為響應國家號召,按照省市區教育部門的部署,廣州市景中實驗中學自2月17日啟動了"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的線上教育工作。全體教師因勢而變,因時而動,轉變觀念,積極學習遠程網課的各種技術,努力改變教育和授課方式,精心備課,認真上課,變身為線上教學主播,以實際行動落實了"聽課不停教"。學生克服各種困難,認真參加網課學習,積極和老師互動,保證了"停課不停學"。學校積極開展形式豐富的線上教育活動,教學秩序沒有因防控疫情延遲返校學習而受影響。


正當全校師生以"線上學習,不誤學業"的方式齊心抗疫,共克時艱之際,廣州市景中實驗中學辦學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數學家、計算機科學家、科普作家、廣州大學博士生導師張景中院士有感於全體教師堅奉"為人的一生幸福奠基"辦學宗旨,不忘教育初心,攻堅克難,堅持通過網課教育教學;寬慰於景實學子克服各種不利條件,勵志求學,欣然親筆《給孩子們的一封信》。


張景中院士致信勉勵景中實驗中學學生:


信件原文內容:

給孩子們的一封信

同學們,大家好!

現在是非常時期,叫做停課不停學。

停課是因為有困難,不停學體現了我們克服困難的精神和能力。

我們一生中會多次遇到困難,困難也是對我們的鍛鍊。

停課不停學能夠鍛鍊我們什麼呢?我想到有兩點:

(1)自主學習意識的養成停課,就把學習的主動權更多地交給了你自己。沒有了按部就班的安排,沒有了老師的組織和督促,沒有了同學之間的交往與互動。學不學,如何學,全靠你自己了。有無主動的自主學習意識至關重要!

自主學習意識的養成,關係到你的終生學習和未來發展。在學校學習的時間畢竟有限,離開學校之後還有許多新的知識要學。在當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自主學習的方式不是唯一的,其中包括看書,上網,社會實踐。網絡環境是重要的學習渠道。這裡的資源豐富,呈現方式多樣,給自主學習提供了很好的環境和選擇的空間。有了自主學習的意識,就能更好地適應當前停課學習的環境。

(2)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有了自主學習意識,還需要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科學的學習計劃和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在網絡環境中,接受新知識的方式主要是收看網絡直播課程(微課),或檢索有關的資源。網絡學習需要動手,及時記下過程、重點和難點;更要多想。網絡學習提供了充分思考的條件,可以自主控制學習的節奏,可以通過"回放"反覆回味以加深理解。這是網絡環境學習的優勢。當然,上網不是唯一的學習方式,還要細讀教材,看書,看經典名著,把網下閱讀和網上檢索結合起來。

這樣看來,停課不停學的過程中,可以學習很多東西,不僅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學會如何學習。

我在北大上學時,學校實行過自學免修的措施;如果你提前自學了一門課,可以申請考試免修。一開學就參加考試,由老師個別口試,如果成績優良,可以免修並獲得同樣學分。那年我在暑假裡自學了兩門課,複變函數和實變函數,自己看課本做作業,通過了免修。那時沒有網絡,沒有手機,就靠自己看書做題目,兩個月下來,感到閱讀和思考的能力和習慣得到了強化。終生受益。

希望同學們在停課不停學的這段時間,有大的進步。謝謝大家!




84歲高齡的張景中院士情繫教育,心繫學生。自2013年4月原廣州市赤崗中學以張景中院士名字更名以來,張景中院士為學校引進教育資源,悉心指導辦學,支持課程改革。張院士儘管年事已高、身兼多職,但一直對景中實驗中學的建設與發展傾注了心血,張院士的足跡遍佈了學校的每個角落,他忙碌的身影、和藹的笑容是我景實師生不懈前進的動力。


張景中院士致信勉勵景中實驗中學學生:


張景中院士致信勉勵景中實驗中學學生:

張景中院士回答學生問題


相關鏈接:

張景中院士與廣州市景中實驗中學

廣州市景中實驗中學前身是廣州市赤崗中學,建校於1989年,是一所全日制公立初級中學。2012年,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數學家、計算機科學家、科普作家、廣州大學博士生導師張景中院士同意創辦"廣州市景中實驗中學",2013年4月,廣州市赤崗中學正式更名為廣州市景中實驗中學,廣州市景中實驗中學成為全國唯一以院士名字命名的學校。


張景中院士致信勉勵景中實驗中學學生:

張景中院士與孔文韜校長合影


張景中院士在廣州市景中實驗中學的活動足跡(部分)

2013年4月學校更名以來,張景中院士對景中實驗中學的建設與發展傾注了心血,他為學校引進教育資源、悉心指導辦學、支持課程改革,他與老師一起備課、給學生開設講座,他的足跡遍佈學校的每個角落,他忙碌的身影、和藹的笑容成為學校師生不懈前進的動力源泉。院士指導和親自參與了學校多方面工作,包括但不限於:

指導學校在廣州市首建了兩間高規格的,裝配張景中院士開發的"Z+Z超級畫板"數理教學軟件數學實驗室;

指導學校開展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的"初中數學實驗室建設的研究"課題研究併成為實驗學校;

指導學校開發了《圖形與變換》《探索與發現》《變化與關係》分別涵蓋初中階段三個年級的數學實驗校本課程;

親自參加在學校召開的"高效課堂研討會""優效課堂教學改革海珠區現場會""數學教育創新思想研討會",深入課堂聽課、點評課堂、做專題報告;

每年蒞校和數學科老師開展座談研討(例如"重建三角數學實驗研討座談會")、備課,指導老師開展數學實驗研究,解答老師們在教學中的困惑;

每年4月蒞校參加一年一度的"數學文化節"活動並致辭勉勵,聽取學校工作彙報,為學生開設數學講座。

……

2019年10月,蒞校參加建校30週年暨"特色課程"成果展示嘉年華活動,寄語學校繼續努力,發展成為廣州市的名校,廣東省名校,中國名校,乃至國際名校。

張景中院士致信勉勵景中實驗中學學生:

張景中院士給廣州市景中實驗中學院士班學生授課


張景中院士致信勉勵景中實驗中學學生:

張景中院士向廣州市景中實驗中學學生贈書


廣州市景中實驗中學的辦學成效(部分)

學校更名以來,秉承"為人的一生幸福奠基"辦學宗旨,在張景中院士及其團隊的指導下,在"依法治校、人才興教、文化立校、質量強校、科研興校、特色名校"品牌學校辦學策略的引領下,學校積極開展數學實驗,實施數學實驗校本課程,開展數學創意活動和數學遊戲等豐富多彩的數學實驗活動;組織師生參加各級各類數學教育競賽……學校辦學成效不斷顯現,中考成績連續六年不斷攀升,連續六年超過廣州市中考平均分,位居海珠區同類學校首位;

先後接待了來自美國、柬埔寨、印尼、泰國、香港和教育部數學教育技術應用與創新研究中心、西北工業大學、重慶市、河南省、貴州省、濟南市、杭州市、恩平市、肇慶市、江門市、梅州市等多批來自國內外各地的教育考察團到校考察交流數學文化建設和國學禮儀文化建設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輻射影響作用。

學校迅速躋身——

全國素質教育先進示範校

廣東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

廣東省依法治校達標學校

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

廣東省綠色學校

廣州市優秀家長學校

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特色學校

廣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

廣州市中小學教育質量陽光評價改革試點學校

廣州市智慧校園實驗校

廣州市智慧閱讀二期試點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