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比弓威力大、精度高、训练简单,古代军队为什么没淘汰弓箭?

如果对玩冷兵器的圈子稍有了解的话,你一定会发现:玩弓的人很多,甚至有不少弓箭俱乐部和培训班。

但绝对不会有玩弩的俱乐部,更别提相应的学校了。这是为什么呢?

很简单:私人购买、粗存弩箭是违法的,但弓是合法的。

弩比弓威力大、精度高、训练简单,古代军队为什么没淘汰弓箭?

是不是想起了中世纪的欧洲,弩不仅不允许私人持有,甚至连用弩的兵种都会被各种嘲讽。说是不符合骑士精神。

其实这种说法是扯淡的,根本原因在于,用破甲箭头的弩箭破甲、突袭、杀伤、穿透的能力非常显著。在还未大规模流行板甲的时代,链甲骑士老爷们的甲胄对弩可是几乎没什么luan用。即使是板甲,除非是私人订制的昂贵厚重板甲,才能获得些许面对手弩时的慰藉。

弩的发射初速度大,射击“弹道”平直,准头相比弓非常不错,配合瞄准用的“望山”简单高效。再加上弩可以提前上弦,不用像弓箭一样在瞄准时要引而不发,而弩手只需专心瞄准就行。

弩比弓威力大、精度高、训练简单,古代军队为什么没淘汰弓箭?

壁画:中国古代蹶张弩上弦

所以倘若突然暴起袭击,难有能幸免者。

同时也正因如此,弩兵的训练难度、时间相对于弓手大幅缩减,一个合格的弓手需要三年的训练,而弩兵一两个月就行了。

于是欧洲才会有“一个低贱的农民也能用弩轻易射杀高贵的骑士”的说法。

因此别扯淡什么骑士精神,骑士老爷们怕死就明说!

弩比弓威力大、精度高、训练简单,古代军队为什么没淘汰弓箭?

骑士老爷们打输给赎金就行,基本上都不用死

而自战国时期,中国军队就大规模装备各种型号的弩,有臂张弩、蹶张弩、踏张弩、腰张弩、床弩等等。不仅种类繁多,且使用方便、威力巨大。

譬如:汉朝著名的大黄弩,汉军中的十石弩,汉朝一石约为今27公斤,大黄弩需极为强壮的士兵才能使用,估算最远射程在400米,有效射程不祥,小虾估算应在100~150米(不准确)。

【注:射程是箭矢能到达的最远距离,但准头、杀伤力都没有讨论的意义。就像近代的栓动步枪,最大射程能达到1公里以上,但并没有什么意义,弹药出膛后的有效射程仅有400米左右,且步枪的交火距离基本集中在100米以内】

弩比弓威力大、精度高、训练简单,古代军队为什么没淘汰弓箭?

宋朝三弓床弩 射程可达上千米

那么,弩比弓训练快捷,使用方便,威力巨大,可没听说哪个国家弓被淘汰了啊。

原因是,这两种武器虽然都是远程武器,但是定位是不一样的。

就像当下自动步枪早已普及,但仍有不少狙击步枪依然是栓动的。为啥?定位不同。

弓与弩相比,虽然对兵员素质要求高、训练时间长、射击持续力差……

但是,弓的射击速度远高于弩。弩的再装填步骤繁琐。强度大的弩上弦,甚至需要专门的工具。如蹶张弩,弯腰、踏弩、开弦、装箭、直身、射击,而弓则只需捻箭、扣弦、拉弓、射击,整个流程熟手甚至仅需划一个弧线再回拉就能完成。

弩比弓威力大、精度高、训练简单,古代军队为什么没淘汰弓箭?

汉军 可见弓弩手各司其职

而对于骑兵来说,弩基本就是一次性的,兜头一箭然后挺枪就刺。因为马上没办法为弩上弦。要上弦只能跑到远处,下马上弦。

然而,古代对于远程有句著名的格言:临阵不过三发。

射击效率在战场上至关重要,敌人不可能乖乖等你装填完再冲上来挨打。

其次,除了射速外,没有箭羽的弩箭的射程也没有弓远,且抛射不易,难以达到弓箭针对特定区域抛射覆盖的效果。所以,弩大多用于狙杀近距离重甲,远距离高价值目标。

最后,弩的造价是高于弓的(只谈制式装备)。弩需要弩郭(枪身)、望山(瞄准带刻度)、悬刀(扳机)、弩弓、弩弦等关键结构。

弩比弓威力大、精度高、训练简单,古代军队为什么没淘汰弓箭?

秦军 青铜弩机

其中最昂贵的就是包含了弩郭、望山、悬刀等铜制结构件的弩机,制作精度要求高,需要批量标准化生产,否则无法更换。且中国自古缺铜,主要流通钱币都是用铜铸造,费用可想而知。

总结,所以弓和弩,其实是定位不太一样的两种武器。

在古代战场上负责不同的任务和目标,根本不会有谁取代谁的说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