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問題及線索251件!雲南省委、省政府調研工作組深入10州市,推動復工復產提速擴面

4月2日,省委、省政府派出的10個復工復產調研工作組結束為期8天的調研返回昆明。

期間,調研組深入10個州(市)、42個縣(市、區)、117個鄉(鎮、街道)和354個企業、廠礦、基層單位,召開91次訪談會或座談會,訪談1600餘人次。

調研工作突出問題導向,尋找“痛點”、解決“難點”、疏通“堵點”、補上“斷點”,幫助州(市)協調解決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為使復工復產調研工作做深做細,及時、準確發現復工復產中的深層次問題,調研組緊緊圍繞《雲南省復工復產調研工作方案》6個方面的調研重點,聚焦重點項目、骨幹企業、邊境口岸、民營中小微企業、商超廠礦等領域開展調研。

調研組就西雙版納、臨滄等州(市)春茶外來訂貨客商大幅減少,市場交易萎縮;怒江、迪慶、文山等地扶貧產業支撐弱,扶貧領域存在薄弱環節等現象,向相關部門提出建議。

第二、第四調研組在楚雄州、文山州瞭解到,我省“綠色能源”水電鋁、水電硅新型材料行業,在此次突發疫情中復工復產快、抗風險能力強。楚雄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作為雲南省水電硅材加工一體化產業示範基地的龍頭企業,已全面恢復生產秩序,2月份平均每天生產硅片達到1200萬片,在原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了產能。文山“水電鋁材一體化”企業、項目已於2月全面完成復工復產,綜合返崗率達120%以上。

第二調研組深入滇中引水工程項目點實地查看,瞭解到工程車輛對路面損害較大,造成擁堵,對當地村民的出行造成一定影響這一情況後,積極協調省級相關部門給予重視,確保這一重點工程的順利推進。

州(市)立行立改,省級部門積極回應。各州(市)對調研組發現指出的問題積極整改,截至目前,各調研組收集問題及線索共251件。其中,調研組現場答覆和協調解決57件,交州(市)、縣(市、區)限期解決90件,交省級部門協調解決94件(目前已回覆31件),需國家層面進一步研究解決10件。

第三調研組在紅河州調研時,某有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向調研組提出,為保證企業正常復工復產,請省生態環境廳在企業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辦理工程中予以支持。省生態環境廳在接到調研組反饋的情況後,第一時間主動與該企業進行對接,表示在企業提交正式申請後將盡快予以辦理。

第一調研組在保山市瞭解到,保山市某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疫情防控所需藥物的生產企業,面臨中草藥原料價格大幅上漲,導致企業利潤大幅下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瞭解情況後及時與保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進行聯繫,瞭解到該公司沒有進入中央和省級疫情防控物資重點保供企業名單,將積極爭取將該公司納入第五批省級疫情防控物資重點保供企業名單,便於企業融資貸款。

第五調研組在普洱市瞭解到,受疫情影響,普洱市替代種植企業原料進口困難,對復工復產造成影響。調研組建議,給予增加替代種植項下農產品返銷配額指標支持。省商務廳積極回應,表示已提前召開會議研究2020年分配原則和方案,待國家計劃下達後即按有關規定和程序,及時下達企業,幫助企業克服困難,減輕發展壓力。

相關領域還需強化督查力度。第八、第九調研組結合目前正處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關鍵時期的實際,深入怒江、迪慶各地,以座談交流、個別走訪、實地查看等多種方式,對重點扶貧項目復工復產進展情況、國家和我省出臺的惠企利企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情況以及穩固脫貧機制等作了深入瞭解。

第三、第六、第七、第十調研組多次深入邊境口岸地區瞭解邊境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情況。

第四調研組緊盯民生領域復工復產進展,發現硯山縣活禽市場關閉導致全縣19.1萬隻活禽壓欄,調研組立即要求硯山縣政府合理評估風險,根據評估結果,妥善開展相關工作。

州(市)高度重視,積極配合支持調研工作。調研工作涉及州(市)的黨政負責同志紛紛表示,在復工復產最關鍵的時候,省委、省政府及時派出調研組,幫助地方協調解決工作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增強了各級黨委、政府和全社會奮力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信心和決心,對於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具有重要指導促進意義,並表示相關領域還將進一步強化調研督查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