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这座城市,现在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2700年前郑桓公的规划


1.

郑州,不但是新型的国家级中心城市,更是一座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城市。

此前的郑州,是如此的低调,低调到人们认为他是火车拉过来的新型城市,没有历史积淀。

真正的郑州,虽然低调,但极其奢华,奢华到了压倒北京的程度。

郑州,就像一坛陈年老酒,越有年头越有魅力。这种魅力,其他的城市根本没办法学习,更别谈超越了。

河南人经常对全国人民说:“老家,河南!”,其实,河南人心里也会对自己说:“郑州,河南。”

今天就说说郑州的前世今生,你品,你细品。

郑州这座城市,现在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2700年前郑桓公的规划

2.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姬静把自己的异母兄弟姬友,分封到都城镐京附近的咸林,今天陕西省华县,国号为郑,这就是历史上最早的郑国。后来,郑国是春秋早时期最重要的大国,没有之一。姬友,就是郑桓公。

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即位,因为郑桓公是他的亲叔叔,就封他为司徒,掌管全国土地和户籍。

周幽王这个人,粗暴残酷,喜怒无常,迷恋腐朽的享乐主义,干出很多流传于历史的荒唐事,比如“烽火戏诸侯”、比如“千金买一笑”等等。

郑桓公见周幽王如此不靠谱,料定国家必将陡起祸患,与其跟他混,还不如另作打算,规划退路。

郑州这座城市,现在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2700年前郑桓公的规划

3.

一日,郑桓公把掌管王室书籍的太史伯请到府上,喝茶闲聊。太史伯是为国家提供政策咨询的智囊,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政策研究室。

“您老知识渊博见多识广,谈谈当下的形势吧。”

“恐有累卵之险!”

“没错,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具体到我自己,且为之奈何?”

“趁早离开是非之地,另觅安身之所。”

“狡兔三窟啊!愿闻其详,去哪里合适呢?”

“洛阳东面,黄河南岸临近虢国(河南省荥阳)和郐国(河南新密)这一带。”

郑桓公说:“虢郐之地,地面平缓,是四战之地,子孙恐怕不易安身。江南楚地如何?”

郑州这座城市,现在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2700年前郑桓公的规划

“非也。楚远离中土,周衰,楚必兴;楚兴,必遏郑。”

“嗯哦!那么西方怎样?”

“西戎乃化外之民,见利忘义,性残尚斗,蛮荒之地,不宜久居。”

“八卦一下天下大势吧。”

“礼崩乐坏,必将大乱。现在还很难讲谁一定能称霸,可能会是齐国、秦国、晋国、楚国吧。”

“真专家啊,听君一席话胜读一辈子书!您老对天下大事大势分析太透彻了!”

不知不觉到了掌灯时分,天黑了。

郑州这座城市,现在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2700年前郑桓公的规划

4.

很快,郑桓公派长子掘突带着丰厚的礼物向虢郐二君借地。

二位君主本是贪财之人,喜得不得了。况且,郑桓公是当朝司徒,天子的亲叔父,位高权重,哪敢得罪!

两君一合计,各献五座城池,共十城相赠。郑桓公闻讯大喜,命名这块处于虢、郐之间地方(今天河南郑州)叫“京”。

这样,郑桓公便有了立国的基础。

随即,郑桓公下令原封地上的居民东迁,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京”。这就是历史上的桓公寄孥。

郑桓公的这些操作,为以后武公东迁、开辟郑国400多年基业打下了基础,也为今天郑州的崛起扎下了根基。 

郑州这座城市,现在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2700年前郑桓公的规划。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