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歐美,多數家庭拿不出400美金?母子倆為50歐元街頭痛哭

這場席捲全球的疫情,既是對一個國家體制和綜合實力的考驗,也是對一種社情和模式的考驗。誠然,我們接受住了這場嚴峻的考驗,並交出了一份令國人滿意和全世界人民都羨慕的案卷。

然而,疫情下的歐美社會卻暴露出了體制和模式的種種不足。今天我們就不深說了,通過火爆社交網絡的兩個視頻來談談歐美人的“積蓄觀”。

疫情下的歐美,多數家庭拿不出400美金?母子倆為50歐元街頭痛哭


一段小視頻中,一對意大利母子來到銀行門口,想預支50歐元的養老金用於吃飯,並說將來會還給銀行90歐元。很長時間過去了,但銀行工作人員就是不開門,銀行經理還在二樓看著他們偷笑,這對母子氣得又哭又喊:“我們沒錢了,我們怎麼活啊?”、“你們來我家廚房看看,我們什麼吃的都沒有了!”、“我只要50歐元,我只想吃一口飯”等等。

疫情下的歐美,多數家庭拿不出400美金?母子倆為50歐元街頭痛哭


後來,一位路過的好心人給了他們母子每人50歐元,這個事情才算結束。臨走時,這位媽媽對著銀行聲淚俱下撕心裂肺地怒吼:“你們太差勁了!你們太差勁了!這個國家太糟糕了!

說實話,但凡被生活為難過的人,看完這個小視頻都會有很強烈的感觸,尤其是媽媽最後走時彎著腰對著銀行怒吼的幾句話。如果不是走投無路,誰又會對他人低三下四,誰又會放棄最後的尊嚴而努力爭取,誰又會為了50歐元而痛哭流涕。

疫情下的歐美,多數家庭拿不出400美金?母子倆為50歐元街頭痛哭


在另一段視頻中,一位意大利父親通過視頻公然喊話總理孔特,並痛哭流涕地說道:“我女兒已經只剩下最後一塊麵包吃了,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我也不會採取這種極端的方式為女兒獲取食物。

疫情下的歐美,多數家庭拿不出400美金?母子倆為50歐元街頭痛哭


通過上面兩個視頻,無論是被生活所迫的媽媽,還是為女兒爭取食物的爸爸,在小編看來他們做的都沒錯,甚至還有點了不起。但他們又都錯了,錯就錯在歐美人一貫的消費觀:提前消費,超支消費,掙一個花兩個。平時不儲蓄,自然戰時就會自亂陣腳

據意大利媒體報道,近日意大利總理孔特追加4億歐元專項撥款,用於幫助經濟困難人員購買包括食品在內的生活必需品。

針對歐美人不存錢的這一習慣,不少國內的網友這樣說“人家歐美人的社會福利好,如果是我也不存錢,存錢那是對未來沒信心,不存錢那是因為不需要錢”,對此我只送你一句話:“沒腦子”。究竟是歐美人的消費觀超前,還是我們民族幾千年形成的積蓄消費觀可靠,時間在慢慢地驗證。

疫情下的歐美,多數家庭拿不出400美金?母子倆為50歐元街頭痛哭


據美媒報道:如果在美國年收入到達4到5萬美元,那就被是中產階級了,而有三分之一的中產階級家庭卻拿不出400美元的應急費。

小編想說的是,如果將美元兌換成人民幣,咱們國內有多少家庭已經達到了美國式的中產階級標準了呢?另外,如果讓我們國內的這些中產階級拿出400美元出來,又有多少人拿不出來呢?估計是沒有一個吧,否則他也不是中產階級了。

冒昧地說一嘴,恕我井底之蛙,我一直以為美國的中產階級得是至少坐擁數百萬美元資產的精英階層呢。

疫情下的歐美,多數家庭拿不出400美金?母子倆為50歐元街頭痛哭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理事拉爾·布萊納德表示:很多美國家庭普遍難以承擔400美元的應急費用,如果他們想應急用錢,往往是通過借貸或變賣的方式實現。

疫情下的歐美,多數家庭拿不出400美金?母子倆為50歐元街頭痛哭


布萊納德還表示:在人生的多數時期甚至整個時期,近七成的中產階級揹負了信用卡債;與沒有信用卡債的家庭相比,有信用卡債的家庭若要拿出400美元的應急費,他們舉債的可能性高五倍。

疫情下的歐美,多數家庭拿不出400美金?母子倆為50歐元街頭痛哭


據悉,美國99%的財富掌握在1%的人的手中,2000多萬人都是貧困人口。很多人今天還西裝革履地在上班,明天失業後可能因交不起房租而流浪街頭,這也是為啥美國各大城市街頭有60萬流浪漢的原因所在。

最後小編總結一下:無論是我們還是他們,都各有各的好處,我只想客觀陳述事實,不想去詆譭他們,但我會因生在中國而驕傲,我們固然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我知道無論什麼時候,我們身後都有一個牢牢的靠山,它就是我們全體國人的定海神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