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与林黛玉:花朝节最美的相逢


还记得1987年万人空巷的《红楼梦》吗?

这版《红楼梦》由欧阳奋强以及陈晓旭等演员联袂主演。正是由于宝、黛、钗、凤的倾情演出,让亿万观众人看到了曹公笔下的红楼梦中人活跃在银屏上——

彩色电视里走来了一位宝哥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贾宝玉与林黛玉:花朝节最美的相逢


鲜为人知的是,今天3月5日,恰好是87版《红楼梦》贾宝玉扮演者欧阳奋强老师的生日。他14岁起就在峨眉电影制片厂当演员,因天生一张娃娃脸,后来被《红楼梦》的导演王扶林挑中,他所塑造的贾宝玉形象堪称经典,至今无人超越。

剧中宝黛爱情悲剧让人喟叹不已。而生活中的欧阳老师,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伉俪情深,事业有成,令人羡慕。

一个“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一个“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一个贾宝玉一个林黛玉,欧阳和晓旭两人都很入戏。戏里戏外皆是情,戏外是弥足珍贵的友情。

贾宝玉与林黛玉:花朝节最美的相逢


悠然记得,2007年5月10日,在天津师大第一次听87版《红楼梦》电视剧副总监制胡文彬先生讲学。德高望重的胡老,声如洪钟娓娓道来。当时谈到1983年,《红楼梦》剧组开始选演员时,18岁的陈晓旭拿着一张照片,背面抄着一首14岁时所作的小诗《我是一朵柳絮》,打动了王扶林导演,从而出演了林黛玉。

贾宝玉与林黛玉:花朝节最美的相逢


我是一朵柳絮

我是一朵柳絮,

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

因为父母过早地把我遗弃,

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

我是一朵柳絮,

不要问我的家在哪里,

愿春风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

我要给大地的角落带去春的消息。

我是一朵柳絮,

生来无忧又无虑,

我的爸爸是广阔的天空,

我的妈妈是无垠的大地。

陈晓旭的诗作,朴实无华中有一种恬淡的宁静,字里行间有一种说不出的忧郁和心灵上的感伤。这和曹雪芹传世之作《红楼梦》中的《唐多令·咏絮》何其像?这首词就是书中人物林黛玉所作,全词以飘泊的柳絮自比,抒发了林黛玉寄人篱下之感怀伤逝之悲情。

唐多令·咏絮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对成毬。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

凭尔去,忍淹留。

当陈晓旭的诗遇上林黛玉的词,因同怀咏絮才,穿越三百年时空,从而成就了无人超越的经典!

万没想到,听胡老讲课三天后,晓旭老师便病逝了。当年一部《红楼梦》,让陈晓旭成为所有人眼中的“林妹妹”。而最终她也如同林黛玉一般早逝,只留得父母家人哀伤,世人唏嘘不已。

贾宝玉与林黛玉:花朝节最美的相逢


今天除了是二十四节气里的惊蛰外,历史上还有一个节日却鲜为人知。春秋末期《陶朱公书》记载:“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花朝节,一般农历二月十二日,是百花的生辰,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等。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生日是农历二月十二日。林黛玉的前世本阆苑仙葩,不管是绛珠草还是潇湘妃子都是神性人物设置,曹公雪芹还多处伏笔暗写了她是“总花神”。

第六十三回,林黛玉抽得芙蓉签时,注解是“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抽到牡丹签的薛宝钗,作为“群芳之冠”陪饮了。这说明,林黛玉在花神里面的地位应不在薛宝钗之下,当在其之上。

第七十八回也有线索。贾宝玉和小丫鬟在谈论晴雯是什么花的时候,宝玉忙道:“你不识字看书,所以不知道。这原是有的,不但花有个神,一样花有一位神之外还有总花神。但他不知是作总花神去了,还是单管一样花的神?”这里谈到了花神和总花神,这绝不是闲来之笔!

贾宝玉与林黛玉:花朝节最美的相逢


谁是总花神?这个总花神,不是别人,就是我们的林妹妹哦!因为《红楼梦》里唯一被赋予了神仙性质的生活中的现实女性就是林黛玉。其实,木芙蓉花(晴雯)这个“影”要“射”的就是水芙蓉花林黛玉,此所谓“晴为黛影”也。

因是总花神,故在花朝节之日降落滚滚红尘。因是总花神,《葬花吟》的悲歌才由林黛玉幽幽唱响——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树,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贾宝玉与林黛玉:花朝节最美的相逢


《葬花吟》是《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女主角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古体诗。风格上是初唐歌行体,用蔡一江先生的话说,“《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葬花吟》借花喻人,把花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紧密相联,将人物的遭遇、命运、思想、感情融汇于景与物的描绘之中,全诗如泣如诉、声声悲音、字字血泪,把林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淋漓尽致。抒发出了在幻想爱情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那种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性格。整首诗是林黛玉生命理念和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

《葬花吟》中,世人最爱慨叹的一句就是“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是不是《红楼梦》中最悲壮的一句?或者说,黛玉葬花是人世间红颜薄命万艳同悲最震撼的一曲?


在花朝节,人们应节令踏青、赏红、扑蝶、赋诗、饮酒……熬过了冬,眼底无限春光美!

今天阳历生日的“贾宝玉”,与今天农历生日的林黛玉,跨越时空而来,当时花朝节最美的相逢!


贾宝玉与林黛玉:花朝节最美的相逢


反思今天的你我,是不是更当珍惜现在,少一点儿《葬花吟》的喟叹与伤感,心底多一份春日阳光,毕竟惊蛰时节万物生。因为不管人生多么艰难,涅槃的生之命,必会在惊蛰遇到花朝节,这最美的相逢里重生,如凤如凰浴火重生!

注:综上,照片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谢谢!

贾宝玉与林黛玉:花朝节最美的相逢

作者近影


作者简介:青天白云 原名张青云,70后、非美女、非著名作家、诗人、编剧。1991年于《天津日报》发表《我想有个家》,后经市领导特批,青云姐弟三人由内蒙落户天津。曾在《东方企业家》《中华人》等多家媒体从事记者、责编、执行主编等工作。“2017第三届中国诗歌春节联欢晚会”主题曲“金凤凰歌词征文特别奖”获得者。前半生,曾为无冕之王,曾为她人作嫁衣裳;后半生,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用不同文学样式心织云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