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分心走神,學習效率不高,家長要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兒童的專注力水平,是導致學習差異的主要原因。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全國小學新生中75%存在專注力不足的情況,這個數字還在逐年增長。

最近因為疫情的原因,學校不開學,孩子只能在家通過網課學習。這大大增加了孩子與父母的相處時間。但是在家輔導孩子學習的這個過程中,父母卻發現了許多問題。

孩子上網課時,精力不集中,一會兒摳指甲,一會兒喝口水,一會兒上廁所,總之安心坐下來學習的時長短得可憐。用我媽媽話說就是:“好像你那張椅子上有刺!”在家是如此,可以想見在學校也好不到哪去。

一般來說:3歲的孩子有目的的持續關注某個事物的時長可以持續3-5分鐘,4歲的孩子可以達到10分鐘左右,5-6歲的孩子可以持續10-15分鐘,孩子的專注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

那麼孩子的專注力是不是可以通過訓練而適當延長呢?答案是:是的,並且越早訓練越好!


孩子分心走神,學習效率不高,家長要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

影響專注力的因素

通常影響孩子的專注力有以下幾個因素:

1.大腦中充斥了太多雜念和各種各樣的擔心,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擔心這次考試成績不理想,擔心辜負父母的期望。

2.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將要實現的事情上,而不做自己擅長和了解的事情。例如:下定決心我期末考試要前進10名,但是如何實現呢?卻沒有一個明確的計劃。

3.因為沒有時間而感到沮喪。

什麼是專注力


一個人做事不專,這樣弄一點,那樣弄一點,既要翻譯,有做小說,還要做批評,並且也要作詩,這怎麼弄得好呢?——魯迅

英國大物理學家牛頓有一次請朋友來家裡吃飯,飯菜做好了,可是朋友還沒到,他就進實驗室專心致志做實驗去了。朋友來後找不到牛頓,因急於上班,就獨自把飯菜吃了。並把吃剩的雞骨頭放到盒子裡,然後走了。牛頓做完試驗後,準備吃飯了,但是卻看到了盒子裡的雞骨頭,恍然大悟:我以為自己還沒吃飯呢,原來早就吃過了。

所有人都有考慮未來和反思過去的能力,並常常陷入令自己恐慌的思維方式,存在各種各樣的擔心。那麼專注力就是,暫時忘卻你未來的目標,專注於當下,專注於簡單的當下,在萬千思緒中選擇最恰當的那一個。

專注力是一種化繁為簡的力量。


孩子分心走神,學習效率不高,家長要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

如何提升專注力

1.發現雜念,將之與“非雜念”分開。

TED演講中有一期,請到了一位世錦賽射擊類的冠軍,她在經歷了幾次失敗以後,在那一次世錦賽決賽中,以微弱的優勢領先,如果下一槍她能打中10環,那麼冠軍就是她的。但是如果她打中9環,那麼就會和以前一樣,一敗塗地。

當時,她非常緊張,腦海中別不同的聲音充斥:“如果打中了9環怎麼辦?”,“我生來就是冠軍,怎麼會這麼難?”,“還像之前一樣失敗怎麼辦?”……

就在這時,她突然看到一片隨風飄落的落葉,她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了這片落葉上。

“咻……”

她贏得了冠軍。

當我們離成功越近,就越膽怯,這時你的雜念會越多,這時你只需要把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非雜念”的事物上。

“非雜念”通常是中性的,比如:一盞檯燈、一張椅子、一棵樹、或者一片美麗的落葉。


孩子分心走神,學習效率不高,家長要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

2.如何保持持續專注

我們常說“三分鐘熱度”,三分鐘熱度的人,往往空有一個遠大理想,卻常常難以付出行動。這是因為什麼呢?因為理想太遠大,太遠,和現在的生活看起來毫無關係,這種空洞泛泛的夢起不到任何改變現狀的作用,最終也只能是個“夢”。

總是把注意力放在未來,而沒有放在現在需要做的事情上。

爸爸:兒子,你已經上三年級了,上學期的考試成績不理想,爸爸認為這個學期,你要好好努力才行。

兒子:爸爸,我知道,我會努力的,這次期中考試我一定會考好的。

爸爸:想考好就要天天努力,如果你期中考試考的好的話,我可以滿足你一個願望。

兒子:太好了,我想要一輛自行車。

爸爸:沒問題,只要好好學。

家長朋友們,你們認為這樣激勵孩子能達到家長的目的嗎?雖然談話氛圍和方法不錯,但是到了期中考試,恐怕要讓爸爸失望了。

為什麼呢?因為現在離期中考試還很遠,一天不學習孩子認為不會產生什麼後果。最後往往因為臨近期中考試,孩子發現完不成任務了,索性算了。

長此以往,沒有達到激勵的效果反而給孩子養成容易放棄的性格。

給孩子制定這樣又遠又寬泛的目標,不如明確和他說:

“你是學生,你現在的任務是完成作業。”

“要想提高數學成績,你每天需要多做10道練習題。”

“要提高英語成績,每天需要多背10個單詞。”


孩子分心走神,學習效率不高,家長要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

3.時間不夠怎麼辦?

現在這個社會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社會,一個人的自尊心取決於他所取得的成就,所以生活節奏必須非常快,一個人會同時做多個任務。

我們沒有專注於1件事並把它做到極致,而是把精力分散在上千件沒有完成的小事上,時間就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保持專注的原則是:選擇越多,越要剋制自己。

這個世界彷彿串通好了要阻止你的專注,你要隨時應付外界的干擾。當人們在追求成功時往往顯現出一個非常可笑的心理:

想得很長遠,但希望馬上有回報。

例如,我們在社交網絡上,上傳了一張照片,就希望馬上有人評論和點贊,但是得不到回應時,就會沮喪。這時,尋找一個長期關注點,關注自己的內在,一個不需要外界持續不斷的回應就能堅持下去的目標就顯得非常重要。

結束語

為什麼提升專注力非常重要?因為我們一些基本能力與之相關:傾聽、學習、共情。

提升專注力可以引導我們的生活走上正軌。在現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周邊的“噪音”不斷增加,想要在不可預知的未來生活下去,找到一個可以讓我們持續專注併為之奮鬥的領域十分重要。

可以想見,在未來世界可能會分為兩種人:

一種有能力適應快節奏的社會,可以控制生活的人。

一種是受制於生活,淪為快節奏的社會的奴隸的人。

現在對我們家長來說,還知道要保持專注,那麼我們的子孫後代呢?如果我們是最後一代能夠持續保持專注力的人怎麼辦?

我們必須確保這種能力能夠傳承給子孫後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