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小念头等拳套名称的由来

王科:小念头等拳套名称的由来

影视素材


咏春功夫体系主要由咏春兵器(六点半棍、八斩刀)、咏春拳术(小念头、寻桥、标指)、咏春功法(黐手、木人桩、刀桩)等组成。兵器和功法的名称都比较直观,从所使用的技术和器材就可以理解了。但对于咏春体系的三套拳术:小念头、寻桥、标指,习拳者往往却不知道名称从何而来?

其实咏春功夫素来相传为五枚师太、至善禅师等佛门高人所授,源头在于佛门。小念头、寻桥、标指等名称,皆可从佛门的哲学思想中寻找答案。

王科:小念头等拳套名称的由来

小念头图

小念头:念头的出处是佛经中的"前念已灭,后念未起"。《六祖坛经》言:"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正所谓,一念之重要,一念之慈,万物皆善。一念之差,则万物皆误。“小念头”作为咏春拳术基本动作的大集合,每一个动作练习时都要求准确无误。基本动作如果出现错误,那么之后再如何练习也都是错误。所以有“小念头不正,则终归不正”之说。

“小念头”练习时要求“点点清”,以求单个动作的标准。每一个动作均是“念头”,只有这些小小的念头都正确了,咏春拳术才能是正确的,才可以不入魔道,继续修行。但“念头”虽正,也无需执念。作为基本拳套,小念头的练习中,打拳者的双足是不移动的,主要练习马步和手法。小念头打好基础后还不能够应用于搏击,仍需要进阶学习。

王科:小念头等拳套名称的由来

寻桥:作为咏春拳术的第二套拳,名称一直有所争议,有人说是“寻桥”的、也有说是“沉桥”的。矛盾焦点常见有二,是否方言发音导致误传的套路名称变化?以及是否应该用这套拳去寻找敌人的桥手?

王科:小念头等拳套名称的由来

功夫之王李小龙练习咏春木人桩

其实,佛经中有“法桥”之说,比喻佛法能使人渡过生死之大河,犹如桥梁。长阿含经卷二:“佛为海船师,法桥渡河津;大乘道之舆,一切渡天人。”新华严经卷十三:“众生无知不见本,迷惑痴狂险难中,佛哀愍彼建法桥。”佛门中人认为大法能使人渡生死之大河,譬如桥也。

所以,“寻桥”作为咏春拳术第二套拳,在习拳者通过“小念头”练习,掌握了基本的手法、桩马之后,再加上手法配合、转马、步法、脚法等技术,让习拳者可以进阶到真正之搏击。这套拳法是让习拳者从死到生、从不动到动、从不能到能的拳法,其作用如同渡河之桥,亦如佛之法桥,谓之“寻桥”。

王科:小念头等拳套名称的由来

黄淳梁标指

标指:是咏春拳的高阶拳法。咏春的指法、肘法、摔法、圈马等招式,都包含在这套迅猛凶狠的拳套之中。

佛经中说: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

意思是:假如有人用手指月亮给别人看。这个人应该顺着手指,去看月亮。如果这个人不去顺着手指看月亮,反而仔细地研究起手指来,把手指当作了月亮。那么这个人不但是迷失了月亮的样子,同时也会迷失了手指的样子。因为他把手指当作月亮了!

如果把武学大道比作明月,那么"标指"这套拳法就是指向武学大道的标月之指。"标指"重要,但仍非明月,所以即使作为咏春功夫的高阶拳法,也并不是咏春功夫的止境。

王科:小念头等拳套名称的由来

香港咏春体育会的木人桩,上桩手左右平齐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的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