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之人要有自己的主見,何必在意別人的評價

世說新語之人要有自己的主見,何必在意別人的評價

原文

嵇中散語趙景真:“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風,恨量小狹。”趙雲:“尺表能審璣衡之度,寸管能測往復之氣。何必在大,但問識如何耳。”

註釋

嵇中散:指嵇康。

趙景真:指趙至,字景真,與嵇康有交往。

白起:戰國時人,秦昭王手下的一員大將。

尺表:古代測量日影,用以計算時間的標杆,長一尺。

璣衡:古代觀測天象的儀器。

寸管:一寸長的竹管,用來低音的樂器。

譯文

嵇中散對趙景真說:“你的眼珠子生來黑白分明,大有白起的氣勢,只可惜就是小了點。”趙景真說:“一尺長的標杆,可以測出四時的天象;一寸長的竹管,就能依據氣流的出入來定音,凡事講究一個準字,何必要大,只看見識怎樣就可以了。”

解讀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一樣東西,不要只看外表,而要看它的本質。趙景真反駁嵇康的話,說的也是這個道理。眼睛的用途,無非是“看”,看世界、觀態勢、察人物。看而知,知而斷。看得清清楚楚,眼睛就起到了作用。所以,何必在乎黑白眼珠的比例分配呢?又更何必在乎它跟誰長得像呢?

歸根結底,一個人只要有自己正確的主見就行。外貌如何,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如何,都是不必在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