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战”九书(一):至暗时刻,世界需要团结、稳定和发展


“疫战”九书(一):至暗时刻,世界需要团结、稳定和发展

01、重申常识:病毒是人类天敌,病毒感染和传染是自然灾害和人类灾难

人们故意忘记常识的习惯之一,就是把常识妖魔化。在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突破百万的至暗时刻,人类应该将主要精力用于防疫抗疫,同时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便找到应对病毒的方法及长效治理机制,而不是为了逃避风险、推卸责任和占尽便宜,人为制造谣言聚讼纷纭、阴谋制造是非相互攻击、有意制造混乱浑水摸鱼、相机制造动乱祸国殃民。

相信中国不会这样,希望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不要这样,中美两国理应携起手来共克时艰,大家鼓起勇气拿出大国的雄心壮志和使命担当,带头并引领世界各国团结起来众志成城联防联控、稳定世界经济、发展人类生产。

“疫战”九书(一):至暗时刻,世界需要团结、稳定和发展

02、至暗时刻,约法三章

在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上,胜绩有限、败绩累累,大体上以付出极为高昂的代价和巨大的牺牲勉强收场。

历史上屡遭病毒攻击和损害的人类,面对“新冠病毒将成为历史上最难对付病毒,困难超出人类估计”(张文宏)的严重形势和困难局面,除非认知障碍和别有用心,否则不会不认同:世界需要团结、稳定和发展。

为此,建议世界各国围绕着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缔结一个“新冠肺炎联防联控及共建共享全球防疫长效机制公约”,实现约法三章:

一、反对和避免“疫情污名化、疫战妖魔化”的任何政治操纵,共同遏制将“病毒及疫情”作为攻击他国或他人手段的一切不法行为及主张。

二、在自愿、平等、协商的贸易基础上,携手加强、巩固、提升和维护防疫物资及民生产品的生产、供应与消费,提倡、鼓励和欣赏国与国、组织与组织之间建立基于公益和慈善的无私援助,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主义精神及“全球一体化”的世界情怀。

三、允许并承诺以成本补偿方式动用所在国国家资源、要素及市场渠道与平台,致力于建设“人类共有、全球共享”的世界公共卫生长效防疫机制。

“疫战”九书(一):至暗时刻,世界需要团结、稳定和发展

03、反思与作为:既然无法战胜病毒,何不从容相处

新冠疫情或将失控,我们不能仅仅陷于被动防疫抗疫,更需要竭力质疑现实问题和用心反思现存问题,所谓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结合新冠病毒的“疫情”形势及“疫战”特点,需要质疑和反思的基本问题和主要问题应该包括三类:一是现存文明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否存在着致命缺陷,二是现代化进程中是否存在着城市化、全球化与生态文明的根本障碍,三是现实世界中在国际社会起主导作用的资本伦理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及人类灾难时是否存在着明显不足和文明短板?

这些问题涉及世界观及其意识形态,关乎思想启蒙、伦理认知、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在此不妨提供一种历史悠久、视域广阔、格局宏大、志趣深远的中华文明关怀作参考:

一、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八卦:构筑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根基,构建了人的自然属性、生物属性、社会属性、精神智能属性及道德属性的生态体系及思想层次。

二、民为神主及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标志着职竞由人、为仁由己、大勇浩然的人文道德起点及人格精神境界。

三、道法自然、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及即心是佛、平常心是道:标志着自由自在、自然而然、率性而为的生命伦理及其个性园融的逻辑自洽。

四、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知行合一及敬天法地、开物成务、民胞物与、天下为公、匹夫有责:标志着政治理念、文化品格、道德思想的文明觉醒。

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展示了形而上的继善成性、见素抱朴、尽心知命、缘起性空与形而下的慎独、慈孝、致中和、克己复礼、远施周遍、义者宜也的相得益彰,表现了不言利、兼相爱交相利、贵生重己为我的互鉴交融,促成了天命靡常、天人不相胜、天人交相胜、人定胜天打成一片。

撇开这主义那主义的狭隘与局限,仅就花样百出的新老自由主义与变化万端的新老保护主义之间不言而喻的违和及一百年来的种种不消停,就算教科书式的本位主义及其投机心理作祟,可不可以这么来认识病毒:既然无法战胜病毒,何不从容相处?譬如:不要再以贪婪和无知破坏地球生态,不要再以贪婪和无知毫无底线掠夺广大民众的吃饭财富,不要再以贪婪和无知作为工作的荣耀!(2020年4月2日)

“疫战”九书(一):至暗时刻,世界需要团结、稳定和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