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寫好作文,必須先過這道關

眾所周知,作文一直是語文的老大難,是升學考試拉開分數差距的軟肋,也是老師家長煞費苦心的焦點。就像武俠片一樣,少年英雄一旦打通任督二脈就可以練成絕世武功,那麼作文有沒有這個“任督二脈”呢?


就我多年來的教學經驗來看,是有的。很多孩子一二年級開始看圖寫話,三四年級練習寫全篇作文,似乎都是提起筆來抓耳撓腮,擠了半天牙膏,湊了半天字數,要麼無話可寫,要麼寫成流水賬。如:有的孩子寫《遊長城》長城長啊長,真他媽的長;有的孩子寫火車,一輛火車駛過,況且,況且,況且,況且,況且,況且……看了以後讓人啼笑皆非。其實,就像紀昌學射一樣,高明的老師飛衛,不是讓他直接就學習拉弓射箭,而是讓他學習練眼力,把飛轉的梭子看準,把蝨子小的東西看大。只有練好基本功,打通任督二脈,才能事半功倍,對於寫作而言就在於觀察能力的培養,只有先過了這道關,才能把作文寫好。

要寫好作文,必須先過這道關

首先要有觀察的習慣和意識。

《紅樓夢》裡說道,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留心觀察我們生活的周遭,其實真善美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從來不缺少可寫的東西,只是缺少一雙善於觀察的慧眼。古人常雲“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就是要有這個觀察生活的習慣和意識。牛頓從熟透落地的蘋果中發現萬有引力,不是他對科學的敏感嗎?《觸摸春天》裡的盲女孩安靜捉住靈巧的蝴蝶,不正是她對自然的熱愛嗎?盲女孩看不到,尚且能用心靈去觀察花園,觀察美好的世界,我們明眼人更不能丟掉這個寶貴的習慣和意識。

要寫好作文,必須先過這道關

其次,要用多重感官來觀察。

我們所說的觀察,絕對不是單一的看,而是除了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鼻子聞,還要用手去觸摸。

比如:一個孩子寫八路軍打日本鬼子,就一句話:八路軍把鬼子打倒了。《水滸傳》裡最精彩的一段——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撲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鮮血迸流,鼻子歪在半邊,卻便似開了個油醬鋪,鹹的、酸的、辣的一發都滾出來。”這第一拳是寫味覺;“提起拳頭來就眼眶際眉梢只一拳,打得眼稜縫裂,烏珠迸出,也似開了個彩帛鋪,紅的、黑的、紫的都綻將出來。”這第二拳寫的是看到的顏色;“又只一拳,太陽上正著,卻似做了一個全堂水陸的道場,磬兒、鈸兒、鐃兒一齊響。”這第三拳自然是寫聽覺了。這樣不僅寫得具體細緻而且入木三分。

要寫好作文,必須先過這道關

然後,要學會仔細觀察和長期、連續觀察的方法

19世紀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的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在青少年時期寫了很多文章都沒有什麼起色。他非常苦惱,就去請教當時的著名作家福樓拜。福樓拜看了他的作品後說:“問題很簡單,主要是你觀察的功夫不到家,現在你就從觀察馬車開始吧。每天都有馬車從你家門前經過,你就仔細觀察一番,把看到的情況詳細記錄下來。”

一回到家,莫泊桑就全神貫注地觀察馬車在晴天和雨天、上坡和下坡時行駛的不同樣子,還仔細觀察了趕車人在暴風雨中和烈日下的不同表情……在《羊脂球》裡就有關於馬車的描寫:

車子走得慢而又慢,簡直全是小步兒。輪子隱到了雪裡;整個車廂軋軋地呻吟著,牲口滑著,喘著,都是汗氣蒸騰的。趕車的手裡那根長鞭子不住地噼噼啪啪響著,向各方面飛揚,如同一條細蛇樣地扭成一個結子又散開,陡然鞭著一匹牲口蹶起的臀部,馬受到狠狠的一擊,緊張地奔跑起來。

要寫好作文,必須先過這道關

在這部作品裡他用一輛輛馬車作載體,投射出了資本主義社會中虛偽的靈魂。

法國昆蟲學家、傑出作家法布爾堅持不懈觀察昆蟲五十年,整整寫了三十多年才成功寫出舉世聞名的《昆蟲記》,據說,他是這樣如痴如醉地觀察昆蟲的。一天,他趴在地上,用放大鏡觀察螞蟻搬死蒼蠅,一連看了三四個小時,以致四周圍滿了人,還罵他是“怪人”,可他全然不覺。又有一次,他爬上果樹觀看螳螂的活動,直到樹下有人大叫“抓小偷”,他才從昆蟲王國的夢中驚醒過來.

其實,我們普通人的寫作只要做到連續觀察事物的變化過程就可以牛刀小試了,葉聖陶老先生在《爬山虎的腳》中有這樣一段觀察描述,“爬山虎的腳要是沒觸著牆,不幾天就萎了,後來連痕跡也沒有了。觸著牆的,細絲和小圓片逐漸變成灰色。”從“不幾天”“後來”這兩個詞就能看出作者的長期觀察,因此才有了爬山虎的腳從嫩紅色到灰色,從生機勃勃到萎了的一系列逼真變化,才有了這篇觀察植物的經典之作。

要寫好作文,必須先過這道關

觀察之餘還要用心去想

我們說觀察和用心去想是一對形影不離的雙胞胎,當你看到了、聽到了、聞到了,我們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自然就會在心裡浮想聯翩。這樣觀察就插上了聯想的翅膀,你的作文就虎虎有生氣了。

葉聖陶《荷花》一文中,在觀察了滿池荷花之後,想到“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裡。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無獨有偶,法布爾在《蟋蟀的住宅》中有一段精彩的描繪:

出口的地方總有一叢草半掩著,就像一座門。蟋蟀出來吃周圍的嫩草,決不去碰這一叢草。那微斜的門口,經過仔細耙掃,收拾得很平坦。這就是蟋蟀的平臺。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

這段描繪中,劃橫線的部分是作者仔細觀察的部分,紅色鋥亮的語句是作者心裡的所想。作者的想法讓蟋蟀的洞穴擬人化,增添了蟋蟀的靈性和作者對小生命的熱愛之情。有了觀察才有了心裡所想,有了心裡所想才讓觀察成為一汪活水。

要寫好作文,必須先過這道關

最後,觀察的時候最好有所記錄

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縱然觀察再好,畢竟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兒。

東漢末年“神醫”華佗正是在觀察了醉酒病人接受治療時的反應之後,記錄下每一個細節,病者牙關緊閉,瞪著眼,口吐白沫……最終集合第一手感官資料,發現了“麻沸散”這種在醫學領域中舉足輕重的藥物。我們把生活中觀察到的點點滴滴積累下來,可以隨手記錄成小便籤或者手賬,還可以寫成觀察日記,都是日後寫作的素材。

所謂厚積薄發,一旦過了觀察這道關,相信突破瓶頸的那天,寫作水平定會突飛猛進,一日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