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惨"兄弟"!割洋韭菜的瑞幸,为何不值得同情?

摘要:值得反思的教训

坑惨

撰文|蜜姐


最近几天瑞幸承认财务造假,在资本市场引发了大震动。


这离浑水做空瑞幸,发布了一份长达89页的匿名报告,才过去了不到两个月。


可想瑞幸高管自知纸包不住火,相关负责人可能面临牢狱之灾,这才自发公告承认错误吧。


要说浑水,也没有什么神奇招数,反而是用笨办法:这边做空的报告是找调查人员一家一家门店去数瑞幸买咖啡的杯数,收集小票,以及大量的内部人员聊天截图等。


结果发现了瑞幸在门店销售、广告费、商品售价及其他产品的净收入都涉嫌财务造假。


更为让人震惊的是,这份报告还指出瑞幸管理层质押了一部分瑞幸股票,以便成功套现。其杀伤力可想而知,报告公布当天,瑞幸股价跌去10%。

坑惨

直到报告公布3天后,瑞幸才做出了回应。不过彼时,还是死鸭子嘴硬,坚决否则浑水发布报告中的所有指控。


而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4月2日,瑞幸主动认错:承认财务造假22亿元交易额,股价盘前暴跌80%。


对于瑞幸这家神奇的公司,此前其实媒体早就关注了,也曾多次发布相关报道,不过并未引起重视。


对于普通人来说,更多是调侃一句:割洋韭菜请我们喝咖啡。


然而造假被揭露,不再是单单资本游戏的问题了,而是涉嫌违法,乃至牵连中概股企业在国际市场纷纷被质疑。

坑惨

瑞幸的打法,是互联网企业的常见做法:烧钱占领市场,不过它做得更加极端三年扩张4000家门店,开辟了一种新模式搞病毒式扩张,两年就跑去纳斯达克上市了。


瑞幸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开始看起来是颇为友好的,早期还有分享瑞幸咖啡优惠券链接,免费请好友喝咖啡,以及还推出过充值打对折,获客增长确实也很快,不过获客成本是可想而知。


据2019年财年瑞幸三季报,其当季产品总收入为14.9亿元人民币,同期增长达到了惊人的557.6%;而亏损方面也很突出,同期税前净亏损延续(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为净亏损4.849亿元),金额达5.319亿元,净亏损同比扩大9.69%。

坑惨

如今瑞幸自爆造假,也就是涉及22亿元财务造假,其亏损之大不知该如何收场。


信用尽失,瑞幸股价在美股在接二连三地熔断。


而拥有同一大股东的神州租车也惨遭市场踩踏,4月2日当天开盘直线下落,盘中暴跌逾70%,被逼紧急停牌,其股价已不到2港元。


瑞幸倒掉并不算要紧,可让人可恨可悲的是,中概股们统统受牵连,尤其是以后想要赴美IPO,将遭遇信任危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所以,这样所谓的割洋韭菜不值得赞赏,它付出的代价是整个中概股的信用!


商业讲究诚信为本,此前2015-2016年,中概股就曾集团遭遇信任危机,导致"退市潮"。如今,好不容易修复的信任,就被瑞幸毁于一旦,可悲可叹可恨。



欢迎关注"闺蜜财经":闺蜜看财经,发现财富守护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