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滋潤心靈,慰藉苦難靈魂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在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戰疫情、決心打贏新型冠狀病毒阻擊戰的時候,文化潤物細無聲,滋潤所有人的靈魂。

文化滋潤心靈,慰藉苦難靈魂


文化是一個地域最具魅力的傳承和風骨所在。毛萇、毛遂、齊桓公等歷史人物紛紛登場,向人們述說雞澤悠久的歷史。流傳在這片土地上先賢智者的傳說,連通著雞澤的文化脈絡。作者從大處著眼描繪燕趙大地南部小城雞澤的風物人情,從細處落筆刻畫當地百姓的日常生活,通過對家鄉生活以及往事的回憶,書寫時代與人世的變遷,以小見大、觀照生命。

文化滋潤心靈,慰藉苦難靈魂


故鄉,或許早就在人的心底埋下了種子,因為汲取營養的根脈就紮在那裡。鄉村留下了作者年少時的歡樂與夢想……彼時的生活純粹、簡單。世事變遷,成年人的世界中諸多事情身不由己,城市與鄉村、過去與當下的生活衝突,隱藏在作者內心深處,醞釀成愁緒,試圖尋找出口。正如作者所說:“鄉愁,是對山的依戀,是對水的纏綿,是對土地的熱愛,是對親人的思念,是對故鄉的懷想。對於我,與村裡的人們形同陌路,同村裡的生活漸行漸遠,才是最大的鄉愁。”“揮不去的鄉野情結啊,在骨髓裡植根,在夢中縈繞,成了黑白照片,成了永遠的寄託。”

文化滋潤心靈,慰藉苦難靈魂


感嘆時間流逝是文學作品永恆的主題。時光漸漸遠去,但記憶中的一些人與事卻仍記憶猶新。這種情緒在《井臺·扁擔·缸》中有所體現:“人一上年紀,就愛回憶往事:回憶經歷過的事,回憶相處過的人。”作者自稱“糟老曹”,既是對自己半生的一次回望,也是一個不算總結的總結,體現出一種看淡俗世、返璞歸真的心態。年過半百的“糟老曹”,沉積在心的思緒透過文字,如東流之水,自由奔放,無拘無束。

如某電視劇中有一句臺詞:“一輩子很短,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可這種心情很長,如高山大川,綿延不絕。”我想對家鄉、對親人的愛與思念,以及對文學的熱忱,亦是如此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