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考察的“浙”个省,有只生态资源的“气象点金手”!

习总书记考察的“浙”个省,有只生态资源的“气象点金手”!

习总书记考察的“浙”个省,有只生态资源的“气象点金手”!

推动绿色发展

划定生态红线

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

环境如水

发展似舟

绿

习总书记考察的“浙”个省,有只生态资源的“气象点金手”!

山水浙江,如诗如画,数以万计的美丽乡村镶嵌在浙江省的绿水青山间。

3月3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

习总书记考察的“浙”个省,有只生态资源的“气象点金手”!

安吉生态绿带绕县城 (图:浙江在线)

十五年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里诞生。十五年来余村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如今,余村以自身的发展实践,成为生动诠释这一理念的典型样本。

十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安吉,这里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让他总是记挂着这片山水?

原来,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始终是浙江不变的主题。

“七山一水两分田”,这是浙江省地理特征的鲜活描摹。

近年来,浙江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全省气象部门亦紧跟步伐,发挥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旗帜。从“绿色浙江”到“生态浙江”,再到“美丽浙江”,一条轨迹清晰的生态之路,无不留下气象部门积极投身其中的生动印记。

在“两山”理论的指引和鞭策下,浙江气象部门立足部门优势,积极融入地方高质量绿色发展战略,深挖生态气候资源,全面探索生态气象产品价值转化机制,逐步练就生态资源的“气象点金手”。

习总书记考察的“浙”个省,有只生态资源的“气象点金手”!

生态廊道浦江县浦阳江

致力生态服务

: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于3月31日来到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就西溪湿地保护利用情况进行考察。

习总书记考察的“浙”个省,有只生态资源的“气象点金手”!

(图:新华网)

“气象眼”抗藻

自2007年蓝藻事件暴发以来,太湖蓝藻便成为江浙两地的忧心事。浙江省市两级气象部门全力投入“抗藻”行动,经过数年布局,在南太湖区域布设气象自动站141个,并联合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浙江大学等单位,研发了南太湖蓝藻监测评估预警业务系统。气象部门运用遥感探测等技术开展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测和蓝藻生长发展气象条件分析,以“气象之眼”监测蓝藻发展动向。

习总书记考察的“浙”个省,有只生态资源的“气象点金手”!

太湖蓝藻监测。(图:中科院)

立体化监测

浙江省空气负氧离子年平均浓度为每立方厘米420至4650个。

<table><tbody>

1

从2017年起,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清新空气监测发布体系建设。气象部门组织专家编制并印发6项相关技术规范,并通过各大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开展负氧离子信息发布服务。民众只要通过手机查询,就能实时了解负氧离子浓度及空气清新程度。

2

近年来,浙江气象部门已初步建立环境气象监测系统,开展环境气象精细化预报,并实现与全国超过1500个环保站点的数据共享及融合处理。

/<tbody>/<table>

智取“金山银山”

:

“绿水青山”不光美,还应该实现经济价值。气象部门大力宣传气象景观、打造气候品牌、深挖气候资源,逐步推动气象数据“硬”指标向经济“活”业态转化。

习总书记考察的“浙”个省,有只生态资源的“气象点金手”!

“全域旅游”和“农旅结合”全面发力

美翻了!云海都能在网上看直播了!

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云和梯田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若气象条件适宜,便能见到万丈光芒从云海中喷薄而出,与万亩梯田交相辉映。为了打响景观名号,气象部门在梯田景区内形成覆盖景区不同高度的云海视频观测网,对公众、游客和梯田景区旅游经营者等开放,足不出户便可视频赏云海、知天气,同时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前往。

习总书记考察的“浙”个省,有只生态资源的“气象点金手”!

云和气象部门联合县旅委,在云和梯田、云和湖等景区安装实时监控系统,在研究掌握云雾景观形成规律的同时利用手机客户端,传播分享实时景观。图为实时梯田云海。(图:搜狐网)

“网红”打卡胜地引潮流

丽水气象部门开展了“十佳观云台”“气象景观体验营地”等评选,并开展大量气象主题活动,“网红”打卡胜地引领了一波波旅游热潮。

习总书记考察的“浙”个省,有只生态资源的“气象点金手”!

周岱获评丽水市“十佳观星营地”和“十佳观云台”

周岱观星地(上图)

周岱太极田(下图)

图:新浪网

习总书记考察的“浙”个省,有只生态资源的“气象点金手”!

在气象部门全力打造下,丽水、开化、奉化、宁海以及丽水龙泉等地分别创建了“中国气候养生之乡”和“中国天然氧吧”品牌。

气候品牌引发的“热点话题”为百姓津津乐道,气象服务日趋成为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旅游改革创新的有力支撑。

测算“景的价值”

气象部门开展气象旅游资源普查。根据普查结果,云雾、日光、冰雪、夜光、避暑、养生、遗迹、人文、物候等9类主题气象旅游资源游览线路跃然纸上,使人心向往之。

习总书记考察的“浙”个省,有只生态资源的“气象点金手”!

神仙居云海资源。

气象品牌农业、能源等其他领域发挥显著经济效益

经过数年深入探索实践,浙江首创的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已覆盖15种经济作物,发放标识200万枚,促使农产品附加值平均提高10%,累计农业增效6000万元。

增色“绿水青山”

:

近年来,频频走高的温度,越来越小的风,再加上不时现身的霾污染,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隐忧。如何打通空气交换的通风动脉、畅通城市的呼吸,成为气象部门的重要课题。

自2013年起,杭州市气象部门联合规划、环保等部门系统厘清杭州现存气候资源及城市气候问题的“病理”状况,并对杭州城市通风环境、热环境和城市暴雨的现状作出专业评估。评估结果直接为城市科学规划提供最基础的决策依据,并在杭州城市总体规划等十多个规划中得到有效应用。

全省气象部门努力发挥气象工作在城市规划、资源开发、灾害风险规避中的作用,编制完成《浙江省气候变化公报》,组织开展气候资源监测和承载能力评估,研发大气环境承载力评估技术。为了勾勒“五水共治”新图景,气象部门完成暴雨强度公式修编,积极与当地城乡规划部门联合制定暴雨强度公式新标准;为助力美丽交通建设,实现“大通道”目标,主持开展舟山连岛工程、全省多条沿线高速公路的气候可行性论证。

习总书记考察的“浙”个省,有只生态资源的“气象点金手”!

各地开展火箭、烟炉、新型燃气炮等多形式人影作业,开展燃气炮增雨作业实验效益评估。

这些工作都是浙江气象部门投身“美丽浙江”建设、当好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生力军的生动表现。

如今

长三角绿色发展一体化已吹响号角,浙江气象部门将进一步优化完善生态气象业务布局、强化生态气象服务科技支撑、培育生态经济气象引擎,为长三角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实践素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