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麾下第一猛將!曾單挑呂布、關羽、張飛,武力值卻不值一提!

袁術麾下第一猛將!曾單挑呂布、關羽、張飛,武力值卻不值一提!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漢末三國時期,號稱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的第一大亂世,一場戰火硝煙瀰漫了近一個世紀,英雄人物自然是層出不窮。比如袁紹有河北四庭柱,曹操有宗親八虎騎、五子良將,蜀漢有五虎上將,東吳有四英將、十二虎臣。——那麼?同為漢末時期雄主的淮南袁術,麾下難道就沒有精兵猛將嗎?

袁術麾下第一猛將!曾單挑呂布、關羽、張飛,武力值卻不值一提!

我們都知道,袁術是四世三公袁氏的家族的成員,家世背景非常顯赫。如果按照嫡庶之分,袁紹為庶母所生,早年間又過繼給了袁成一支。袁術才應該是袁逢所生嫡長子。根據漢末時期“立嫡不立庶”的襲爵標準,袁紹根本沒資格襲繼祖輩們的爵位。袁術才是正宗的四世三公族長,加之袁術少年以俠氣聞名,亦舉過孝廉,官至後將軍,位於袁紹之讓。因此!早期舉兵的時候,天下慕名而投的英雄豪傑勢必不少。否則他也不敢貿然稱帝。——從徐州混戰的局勢就能看出袁術的實力非常雄厚。徐州之戰,呂布、劉備戰事最多,但徐州的最終歸屬,永遠不屬於這兩股勢力。要麼曹操得徐州滅袁術,要麼袁術得徐州滅曹操。呂布、劉備實際上夾在曹操與袁術兩大雄主之間左右為難。

袁術麾下第一猛將!曾單挑呂布、關羽、張飛,武力值卻不值一提!

但是由於袁術的能力非常平庸,並沒有管理好自己的團隊。導致其勢力早早滅亡,麾下的能人志士,也大多伴隨著戰爭中途夭折了。加之其過早稱帝有悖常理,歷代的史學家對他的態度並不友好。因此,其麾下將領很少被載入史冊。導致了袁術麾下無猛將的錯覺。其雖雄據淮南登基稱帝,麾下將領被記載的卻不過五人,其中三員大將,兩個部曲。——而這個紀靈,就是袁術麾下鮮有的被史書提及的大將之一。曾統三萬大軍嚇得劉備趕緊求救呂布,呂布以轅門射戟的方式傳達自己與劉備共存亡的信息。紀靈才未敢輕舉妄動。


因此!從正史出發考量。紀靈應該是袁術麾下數一數二的猛將,論其名位,大概僅次於大將軍張勳、橋蕤。而論其實力,很可能在這二人之上。

袁術麾下第一猛將!曾單挑呂布、關羽、張飛,武力值卻不值一提!

那麼?演義中紀靈的武力值如何呢?

演義中紀靈是袁術麾下第一猛將,在袁術集團中屬於鶴立雞群般的存在。其軍旅生涯中,多次指揮三軍作戰,亦多次臨危救主保袁術不受傷害。只可惜他的運氣不好,羅貫中給他安排的對手都是呂布、關羽、張飛等頂級高手,註定了紀靈只能以悲劇收場。

一、呂布

徐州之戰期間,袁術遣紀靈統大軍征討劉備,劉備於是向呂布求救。呂布聯絡紀靈擺了一出鴻門宴。紀靈見劉備也在場,幾度拔刀相向,態度極其惡劣。甚至在呂布話還未說完之際,轉身就要離開。這讓呂布很沒有面子,於是大怒,一隻手將其提了回來。原文的描述是“如提童稚”!說明紀靈在呂布面前不值一提。

袁術麾下第一猛將!曾單挑呂布、關羽、張飛,武力值卻不值一提!

二、關羽

紀靈與關羽的恩怨,算是最深的了,兩人一共單挑兩次。大名鼎鼎的快刀手關羽,竟然沒能將其斬殺。

  • 第一次是奉詔征討袁術,袁術遣紀靈為大將抵敵,兩軍對圓處,紀靈手提大斧直取劉備,關羽接住廝殺,相鬥二十合(毛本為三十合)不分勝負。但紀靈有明顯的氣力不佳的跡象。
  • 第二次是袁術征討呂布,被呂布軍打得落荒而逃,慌逃之際恰遇關羽與五百校刀手。正在其命懸一線之際,紀靈從後方轉出直取關羽,成功救走了袁術等人。

單看這兩次打鬥中,紀靈的表現不錯。然而,三國演義中有一個細節。關羽的鬥將特性受被動的限制。縱觀演義全書,其在被動接招的情況下,沒有斬殺一位武力值二流以上的武將。其重擊只能在主動進攻,跑馬拖刀蓄力的情況下才能爆發。因此!這兩戰不足以說明紀靈有頂級高手的水平。

袁術麾下第一猛將!曾單挑呂布、關羽、張飛,武力值卻不值一提!

三、張飛

徐州之戰,呂布白門樓被斬,劉備亦投降了曹操。袁術見大勢已去,打算投靠兄長袁紹,擁立袁紹為帝。於是讓紀靈統軍為前隊先鋒,路過徐州地界的時候,恰巧與張飛相遇,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兩人皆驟馬直取對方。結果被張飛十合之內刺死。


綜合以上幾場打鬥,紀靈的水平只能算一般。其面對呂布猶如嬰兒,即說明他的武力距離一流武將很遠。張飛十合將其刺死,對比馬岱十合被張飛擊敗全身而退,紀靈的武藝略弱於馬岱。對比于禁與張飛單挑,在劉備喝兵士大進的情況下全身而退,紀靈的武藝同樣弱於于禁。而於禁、馬岱都是準一流武將。那麼紀靈大概只能排在準一流中游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