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國民為什麼幫助八國聯軍扶梯子攻打北京城?

用戶7001378311


狹隘的民族主義在作祟。

自古以來,中國的文化主要是漢人創造的文化,中華文明總體上是一個以漢文化為核心的文明。

所以中國的歷史都是以漢人為中心的歷史,中國的歷史觀是以漢人為中心的歷史觀,直到今天也依然如此。

那麼再回到一百多年前,滿清對於漢人來說是什麼,是異族。

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即便經過了兩百年的統治也未曾消除這種民族之間的排斥心理。

兩個民族之間的排斥心理在滿清王朝的盛世中,比如康雍乾時期,一切都不是問題,因為只要百姓吃飽了,就不會與政權產生衝突。

一旦百姓吃不飽了,一切的矛盾都會被激化,造反就是唯一出路。

百姓幫助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和當年明末時期百姓擁護李自成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改朝換代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


中國人也一直在一種“天下”體系中輪迴--中國乃天朝上國,天下共主。

但是時代已經變了,那種“天下”體系玩不轉了,中國已不再是天朝上國。

經歷過英法聯軍進入北京的他們應當明白,結果不是改朝換代,而是喪權辱國等尊嚴盡喪的事情。

但百姓還是沒有意味著問題得到嚴重性,也許是由於滿清王朝的腐敗和民族矛盾的深重讓他們再也無法忍受清政府的統治,只要能夠推翻他們就願意支持。

但這次他們的願望又落空了,在“天下”體系中那種成王敗寇,改朝換代的玩法行不通了,滿清政府依然沒有被消滅,而“天下”體系是真實地崩塌了。


中國歷史上有數次被外族統治的經歷,只要能讓百姓吃飽飯,就可以被百姓所接受。

一旦政權腐敗,政治惡化,百姓的生存受到了威脅,就意味著改朝換代了。

在中國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天下”體系又讓百姓覺得造反不過是改朝換代的事情,但19世紀的世界早已不是他們所想的那樣了。

最新的玩法是割地賠款,開放市場,喪失主權,資本入侵,文化入侵等專制皇權統治下聞所未聞的方式。

百姓幫助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無怪乎他們愚昧,只怪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閉塞不堪,民智未開。

作為百姓,他們只是想吃飽飯。

他們可以為革命者提供力量,但要強求他們成為革命者就強人所難了。

在那個時代,覺醒的先行者總是少數。

百姓需要先行者來拯救,更需要先行者來引領,要讓他們明白,時代真的變了。


Moriarty0224


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市的近代歷史上的一個災難,1840年開始清政府就不斷簽訂不平等條約。而不平等條約帶來的賠款,基本上都是老百姓出錢,整個國家都處於岌岌可危的狀態,還有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老百姓給洋人搬機子,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慈禧太后當時的做法並不得人心,慈禧太后作為一個女人有點太意氣用事了,想廢掉光緒皇帝卻遭到外國大使館的反對,於是他一氣之下就要向世界強國宣戰,然而她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之後,卻直接腳底抹油溜了,最終又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最終還是老百姓買單。

其次,老百姓為什麼要給洋人搬梯子?說白了還是老百姓並沒有明白什麼叫做國仇家恨。對老百姓來說誰欺負他的,誰就是壞人,八國聯軍和滿清統治者相比,其實反而更好一些,至少八國聯軍說話做事都是信守承諾的,出手也比較大方,於是他們也自然而然願意幫助八國聯軍,

最後一點就是老百姓對於滿清政府的好感度基本為0,主要他們的統治無能政治腐敗,老百姓是受到壓迫和盤剝的,他們覺得北京城都是皇帝的,又不是老百姓的。

洋人攻打皇帝,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的損失,甚至還可以撈一點好處,實際上也是這樣的,很多人將趁著亂從皇宮裡撈到一些好處,而這些人自然願意給給洋人扶梯子。




博美大觀


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市的近代歷史上的一個災難,1840年開始清政府就不斷簽訂不平等條約。而不平等條約帶來的賠款,基本上都是老百姓出錢,整個國家都處於岌岌可危的狀態,還有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老百姓給洋人搬機子,原因是什麼呢?\r\r首先。慈禧太后當時的做法並不得人心,慈禧太后作為一個女人有點太意氣用事了,想廢掉光緒皇帝卻遭到外國大使館的反對,於是他一氣之下就要向世界強國宣戰,然而她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之後,卻直接腳底抹油溜了,最終又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最終還是老百姓買單。\r\r老百姓為什麼要給洋人搬梯子?說白了還是老百姓並沒有明白什麼叫做國仇家恨。\r對老百姓來說誰欺負他的,誰就是壞人,八國聯軍和滿清統治者相比,其實反而更好一些,至少八國聯軍說話做事都是信守承諾的,出手也比較大方,於是他們也自然而然願意幫助八國聯軍,\r\r最後一點就是老百姓對於滿清政府的好感度基本為0,主要他們的統治無能政治腐敗,老百姓是受到壓迫和盤剝的,他們覺得北京城都是皇帝的,又不是老百姓的。\r\r洋人攻打皇帝,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的損失,甚至還可以撈一點好處,實際上也是這樣的,很多人將趁著亂從皇宮裡撈到一些好處,而這些人自然願意給給洋人扶梯子。


我們以史為師


八國聯軍進攻之時,當時的老百姓們並不只是看熱鬧,甚至還有幫八國聯軍帶路的,也有幫忙扶梯子的,更甚至還有送糧食送水的,還有給八國聯軍送錦旗的……而且當時的普通老百姓們並沒有受到愛國主義精神的薰陶。對於當時的他們來說的話,若是洋人來了,也不過只是換一個皇帝而已。他們的生活依然還是照樣種地和納糧,生活本質並沒有發生任何的變化。沒準到時候洋人對百姓們比清朝還好呢!

看熱鬧的事就不用再說了,最初就連八國聯軍都非常驚訝,這些老百姓到底怎麼回事?也太氣定神閒了。真打之時,哎呦,“帶路黨”也出來了,當時的帶路黨,分成兩種,其中一個是“華勇營”。他們這些都是八國聯軍侵華之時的中國人部隊,被僱傭來打仗。正是因為熟悉地形,所以才被派去充當馬前卒,他們作戰之時,也是非常勇猛的。另一種“帶路黨”便是教民了。那個時候的義和團運動針對的就是教民還有洋人,所以教民們自然是恨透了義和團,見了洋人來攻打,便趕緊去為洋人帶路。

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外城之時,正是因為教民的帶路,才能順利的通過廣渠門,從附近的下水道鑽進城內。《時務報》的創始人汪康年也曾經在筆記裡,記載“帶路黨”,其中有一件事:那就是在八國聯軍進城後,潰散的義和團人員斷了糧食,所以便到富人韓某的家中,想跟他勒索一萬金。韓某本來是想講講價的,結果竟然被義和團給殺了,韓某的妻子打算去找衙門報官的,但是後來一想,去找衙門還不如去找洋人管用呢。所以,韓某的妻子便給洋人帶路,才順利的滅掉了義和團。

看下面的照片,八國聯軍進攻之時,還有幫八國聯軍扶梯子的;等到他們進城後,清朝官員竟然如此無下限,敲鑼打鼓的來給他們送錦旗去了;再就是給八國聯軍送糧食的,看一下運輸大隊的規模,真的是難以相信。

那時曾經有一個俄國戰地記者記載過:“當時中國的農民一直在和平勞動,經常抱怨遭到自己國家的士兵們搶劫掠奪,他們還曾倒水給我們喝,對我們也是十分的恭敬……回去的路上,中國的農村友好地接待我們。那個村的村民們用茶水來款待我們,並希望我們能送些俄國旗給他們。”為何當時的百姓們為何會這樣?其實不過是: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

當時的滿清官員們欺壓善良的老百姓們,燒殺搶掠、為非作歹、縱容拳匪,百姓們苦不堪言,早就不想再繼續忍受。況且,當時的滿清“文字獄”統治,當時的中國人骨氣早就已經被磨沒了。既然同樣都是當奴才,那為何不選個好一些的主子呢?

當時在精神上的奴役,早就讓許多人習慣了跪著。我們一定要銘記這段歷史,站起來。

――本人是一個歷史愛好者,如果你也有共同的興趣,可以互相關注,共同探討,精彩內容不斷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