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正耀的瑞幸咖啡局,真深


既蠢且坏的瑞幸咖啡,居然还要元气满满


陆正耀的瑞幸咖啡局,真深

现在已经看清楚了,这本身就是一个局。

瑞幸咖啡的这一个造假事件如果放到A股,其实很多人都觉得套路满熟悉的。曾几何时,福建系的投资老板们玩这一套做庄的手段如火纯青。

第一步,先上市融资,然后大比例分红,把融来的钱分掉,大部分落入大股东的口袋,这是赚第一道钱。

接下来通过做假账,宣布业绩喜人,股价上涨,大股东疯狂套现,这是赚第二道钱。

最后,等到减持差不多了,业绩问题藏不住了,就宣布一次性曝出巨亏,再转让控制权,卖掉上市的壳,这是赚第三道钱。

而如果中间你入手了这支股票,那就等着当韭菜最后被一茬一茬的割掉。

看着眼熟不?操作的很娴熟不?陆正耀的局也是如此。

陆正耀最早做瑞幸咖啡的时候,所有的投资人都是他找来的,这些人背后是一个沾亲带故的关系网。

瑞幸的这个局,是神州租车老大陆振耀、愉悦刘二海和大钲黎晖一起攢的。

黎辉从大正资本出来以后,做了一个PE,准备筹资投一个比较看好的新兴产业。而当时想做PE的没有资源,黎辉这边唯一能靠得上的就是陆正耀。因为你融资总得给金主们提供一个没有什么风险的投资标的。

而之前的陆正耀操作神州租车不知道是收到了内线消息,还是怎么样赶在北京实现限购之前收购了大量的租车公司,控制了海量的有效汽车号牌。这就使得神州租车成为神州系目前为止唯一盈利的一个项目,而且因为是资源的项目,所以被很多人看好。

所以黎辉找陆正耀商量,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资本项目可以参与,他好用这些项目和陆正耀神州成功的牌子去融资。

这个时候刘二海提出来,是不是可以考虑另外一个资源类型的项目,比如说餐饮、比如说线下的饮品店。

三方放在一起,最后定下来的就是,针对星巴克推出一个线下线上的咖啡品牌。

当时所有人攒这个局,他们跟福建老板们想法是一样的。

首先,是先通过自身注资将这件事情做起来。接下来就是通过不断的烧钱融资把规模做上去,然后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上市。上市之后就通过不停的造假和包装,将市值吹起来威胁到星巴克的地位,最终所有的项目产品线下门店打包卖给老对手彻底变现。

“A轮君联投了1500万美金给瑞幸,那轮是刘泽辉投的。后来他很快离开了,并且那一轮那是君联唯二的2个项目没有看过数据包,瑞幸压根就没给。“

而在这之后很快一年内,君联资本就成为了神州租车的大股东。

中间的味道,你品你仔细品。

然后瑞幸就那么风骚的烧起来了,然后就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冲到了美股。

这中间首先在第一层的收割中,因为陆正耀没有办法在未解禁的时候出售自己的股票,也没有办法通过分红来获得收益,

大概率的判断,这帮人做局第一步的收入是通过做大瑞幸咖啡在上市之前营运的成本完成的。


陆正耀的瑞幸咖啡局,真深

“瑞幸当时是改统计口径很严重的。设立了一个指标叫‘单杯亏损额’,刚开始做的‘单杯亏损’数字特别大,通过改固定资产,把‘单位亏损额’降下来。开店刚开始,设定4台咖啡机,然后一点一点,缩成3台,缩成2台,做成1台,其实一开始他就知道1台就够。故意把这固定资产拉高。”——和陆正耀走近的行业人士这样表示。

这句话不好理解,其实换个角度就是就清楚了。一个店是一台咖啡机就够他买四台,然后将这些成本都计入亏损额,但其实后面的店里边他就把四台减成了三台,再变成两台、一台。问题是他做的预算中每个店依然是四台咖啡机的,而所有的采购都通过他指定的公司进行,预算在年初都一股脑打给这家公司的账户,这就是所谓的做高成本变现。

然后陆正耀接下来选择的就是做假账,刺激股价上涨,准备在解禁之后抛售股票进行第二轮变现。


陆正耀的瑞幸咖啡局,真深

其实瑞幸咖啡作假还是比较好做的。一杯1.8折的咖啡,他将原价计入销售收入,而折扣计入到营销成本,这样收入就可以非常的虚高。

再加上瑞幸咖啡从去年上市之后一直实行的是跳单的制度,就是并不按号来排销售小票,这让审计的时候频繁增加了许多的难度。

当然陆正耀这么做,确实是把很多的分析师当成了傻子。毕竟只要认真分析数据的人都会觉得有问题,而这也是为什么有做空公司上赶着要花巨资去对他进行做空调查的原因。

根据瑞幸发布的2019年一季报显示销售额4.8亿,二季报14亿,三季报29亿,正常2019年在45亿左右。

那么后三季度实际销售约40亿,虚构了22亿,实际只有18亿左右,全年实际23亿左右。

一季报显示开店2400家,中报2900家店,三季报3600家店,2019年整年预期4500家店,后三季度新增约2300家。


陆正耀的瑞幸咖啡局,真深

然后我们算个整体的很简单的小学数学。

假设一季度已经开设的这2400家店全年都会维持运营的话,那么一季度它的实际收入4.8亿,如果不计业绩的环比增长和退店变店的情况,因为从大数据上看这么多的店这样的两种相反情况几乎可以全部抵消,推算一季度这2400家店全年差不多的运营收入能到20亿左右。

这就来问题了,除去做假的22亿,实际上全年的收入应该在23亿左右。剩下三个季度增加了2300家店,只增加了3亿到5亿的销售额,这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这也就意味着上市之后,瑞幸咖啡所进行的一系列新产品以及补贴的销售并没有带来销量的大规模增长。

这也就是为什么浑水的报告中指出,瑞幸咖啡是一个坏的模式。

好啦,再说一下这件事情会造成的后果。

普及一个概念,企业要想成功在海外上市,你一定离不开二级市场的支持。也就是说,自从你递交成功自己的上市材料并获得美国证监会的批准之后,你就要开始在自己承销商的帮助之下对这些大型的投行进行拜访并路演。

一般情况下每家给你的时间不会太长,这些投行的经理会通过之前资料的判断以及分析师所做的分析报告对你进行预判,并通过对你提出的问题所获得的反馈,从而在心底给你一个发行价格。

而如果一家企业第一天在拜访完投行之后没有获得订单,基本上可以宣告这家企业的上市是失败的。因为如果没有这些投行的购买新股,仅靠自己投资人和管理团队、股东的购买,并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股票发行。

瑞幸这件事情出来之后,所有的中概股必然会遭到国际投行的严查。而且所有的投行也会对中国的公司在海外上市财务状况抱有一个极度不信任的心理。


陆正耀的瑞幸咖啡局,真深

这一点其实是非常致命的,很有可能今年下半年开始,中概股公司在美上市会变得异常艰难,甚至无疑无一发行成功。

这也是为什么京东的徐雷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边儿大声的咒骂陆正耀“既蠢且坏”。毕竟按照时间的预计,京东物流恐怕已经在美递交了自己的上市申请书。


陆正耀的瑞幸咖啡局,真深

这一个局现在不得不坍塌了,还没有到最后却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玩现了。但它所带来的后果很可能会在一段时间由其他中国优秀的或拟上市的公司来承担。

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局面,也让人心悸。

那些说瑞幸咖啡元气满满的人,醒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