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不该被过度干涉

用心理学知识解析情感,用文字打动你我。这里是张大萌,关注我,温暖你!

01

有人说,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他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看我们在这张纸上写什么内容了。相信不少人都很认同这句话。

父母的教导,以及孩子自身的成长经历,决定了以后他将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样的说法我也是表示认同的,但是,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立的思考能力,孩子的成长过程以及独立人格,是不应该被过度干涉的。

孩子的成长,不该被过度干涉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

孩子绝不是一张白纸,相反一开始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中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并且,只有孩子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

02

在我们的观念里,也总是会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因为他们那样纯真、一尘不染的心灵,极容易受到外界的误导,很容易会因为自己的无知和单纯被他人伤害。

因此,家长总是习惯于帮孩子做出决定,给孩子制定一些条条框框,让孩子在这些安全区域内活动。在他们看来,一切都听父母的,才是乖孩子,因为自己阅历丰富,所以他们会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是对的。

孩子的成长,不该被过度干涉

但是当他们在帮孩子做出决策的时候,他们就在根本问题上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他们为孩子包揽一切的行为,慢慢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在过度独断专行的家庭氛围中,孩子感受到的可能不是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心,而是无法实现自我的压抑与窒息感。

03

如果是担心孩子学坏、被伤害,那父母可以选择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在孩子可能会受到伤害的时候保护孩子,给孩子提出警告。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即使是单纯如白纸一般的孩子也不会例外。当告知他们有危险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乖乖听从父母的话主动选择远离危害。

孩子的成长,不该被过度干涉

正如由赵薇和佟大为主演的电视剧《虎妈猫爸》中的一个情节,孩子罗茜茜喜欢吃糖,父母都知道糖吃多了对小孩子牙齿不好,不应该放任孩子。

妈妈毕胜男的做法是,直截了当拒绝了女儿罗茜茜提出的吃糖要求,但接下来女儿哭闹的表现,明显表示毕胜男的做法并不奏效。

04

而爸爸罗素的做法显然就更加技高一筹,他没有直接回答让不让女儿吃糖的问题,而是告诉罗茜茜糖吃多了会长蛀牙,牙齿就会坏掉。

接着你就需要去看牙医,可能还会需要拔牙,你知道拔牙会很疼;同时,你坏掉的牙会被你的小伙伴们发现,你可能会受到他们的嘲笑,到时候你就不是人见人爱的小公主了。

孩子的成长,不该被过度干涉

该说的说完,选择权交给女儿。

最终罗茜茜略作思考,就选择了控制自己吃糖的欲望。

就这样,罗素并没有明确要求,但孩子依然做出了那个明智的选择,同时父女间的关系也更加亲密。

孩子的成长,不该被过度干涉

萌萌结语: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需要做出决定,孩子自己的事,父母可以放权让孩子自己做出决策。

如果担心孩子不够理性,那父母可以把需要孩子了解的知识摆给他看,然后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

如果孩子做出了错误的选择,那也没有关系,因为人生还那么长,承担后果的过程中,孩子会变得更加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