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的化解與強硬的態度,談宋太祖統一全國的“南北異術”

宋朝建立之初,統治者建立了一系列穩定統治和統一全國的政策。但因為北方藩鎮割據和武將跋扈、南方政權林立的緣故,當時的統治者就南北方兩個面向,分別採取了不同的處理對策,概括為“南北異術

宋太祖的“南北異術”與當代的“一國兩制”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在因人而異,因地制宜的基礎之上,實現統治穩定和國家統一。南北異術能夠實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順應了時代的潮流,迎合了特殊的時代背景。

柔性的化解與強硬的態度,談宋太祖統一全國的“南北異術”

由於後盛唐時代的特殊歷史背景,宋初的國內政治形勢大體可分為南北兩大塊區域,在北方主要是藩鎮割據和武將跋扈,而在南方則是政權林立。所以,宋太祖為了穩定政權,建立起對南北方的牢固統治,實現“統一天下”的目標,就北方和南方的不同入手,分別尋找解決問題的政策。

一 矛盾重重,勢在必行

實行“南北異術”之前,宋太祖面臨的政治難題有很多,不僅有周世宗尚未來得及完全解決的地方藩銷和中央禁軍中的不穩定因素,還需要面對後周殘存的實力軍閥的不臣和叛亂。所以,不管是為了鞏固邊疆統治,還是“攘外必先安內”的現實考慮,都要重視這些不穩定因素的存在,並且作為首要解決的問題,尋找策略加以解決。

在當時,對宋朝的政權能夠構成威脅的是李筠和李重進的部隊力量,並不是說他們可以推倒宋朝的政權,導致朝代的更迭,而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宋朝的武裝力量,削弱宋朝的“核心”競爭力。推倒李筠和李重進的武裝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軍事消耗,增加武裝力量,進而提高軍事實力。

柔性的化解與強硬的態度,談宋太祖統一全國的“南北異術”

而推倒李筠和李重進的武裝力量只是眾多政策中的一個,在完成這一目標之後,宋太祖立刻轉戰下一個目標,消除地方不穩定因素。這個因素不僅包括導致唐末五代政權更迭頻繁的因素,還有容易導致地方分裂的因素。

宋太祖為了實現“南北統一”,不僅針對當時出現的各種不穩定因素制定了相關的政策,而且對以後可能出現的不穩定因素,也提前防患於未然,指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正是宋太祖這種全面分析,統籌兼顧的思維方式,讓他不僅能夠撥開雲霧,立足當下,也能未雨綢繆,展望未來,最終實現“大一統”的目標,加強中央集權。

二 重文輕武,鞏固統治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與宋太祖在建立起牢固的政權之後說起。宋太祖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最終實現了“南北統一”。可是,宋太祖並沒有止步於此,他先是採取趙普之策,通過“杯酒釋兵權”方式解除了宿將典禁兵的軍事大權,然後又通過“收精兵、奪實權、制錢谷”三大政策來逐漸削弱地方的藩鎮;最後,通過“重文輕武”、“文官知軍事”、“文臣知州市”等政策,全面打擊武將的軍事實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的武裝力量,鞏固了地方統治。

柔性的化解與強硬的態度,談宋太祖統一全國的“南北異術”

當然,方針政策並不是“南北異術”的全部,僅是它其中的一個方面而已。宋太祖的攻打順序也是很有考究價值的。宋太祖把後蜀和江南放在進攻順序的首尾,雖然後蜀和江南是南方政權中最富庶的區域,可是,後蜀因為過分重視農業發展,導致其對武裝力量的投入並不多,軍事力量尚且弱小。所以,最開始攻打後蜀,不僅容易攻取,幫助士兵建立自信心,提高戰鬥力;也可以為以後的作戰提供一定的物資儲備,保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以便實現對南唐的戰略包圍,為進攻江南做好充足的物資準備。而江南地區卻恰恰與後蜀地區相反,作為一個“難啃”的骨頭,也就理所應當的被放到了最後。宋太祖通過集中力量,全力殲滅江南不穩定因素和反動力量。

三 剛柔並濟,一統天下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針對吳越和福建,宋太祖採取了和對付後蜀、南漢、北漢和後唐不一樣的政策。因為後者的綜合實力較強,對依附宋太祖的積極性並不高,不願臣服宋太祖,針對這樣的現狀,宋太祖主要採取軍事征服的方式。宋太祖通過武力打壓,讓他們心服口服,最終臣服於宋朝的統治。

柔性的化解與強硬的態度,談宋太祖統一全國的“南北異術”

而吳越和福建本身實力就比較弱,不管是從勞民傷財的程度還是軍事實力來看,吳越和福建都沒有優勢,不具備掌戰爭主動權的實力,他們積極的臣服,甘願作為宋太祖的臣子。針對這一情況,宋太祖通過和平安撫的政策實現對吳越和福建的統一。

不過,“先南後北”統一戰略並事一成不變的,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會根據具體的情況,具體分析。大體上是北方地區重視武力打壓和制定軍事政策,實現北方地區權力弱化,進而加強中央集權;而統治南方地區的方式就比較溫和,以安撫民眾和發展生產之類的社會和經濟政策為主,而這些也是“南北異術”的一個重要方面。

宋太祖君臣一系列針對南北方的政策,不僅體現了“因人而異,因地制宜”的重要性,也在思維模式上告訴我們“全面分析,統籌規劃”的現實意義。宋太祖不僅以史為鑑,而且在立足當下的基礎上,對未來進行積極的規劃和探索,最終實現宋朝統一,加強中央集權。

柔性的化解與強硬的態度,談宋太祖統一全國的“南北異術”

通過宋太祖的戰略戰術,也讓我們知道了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重要性。面對同為富庶之地的後蜀和江南,宋太祖能夠視其優劣,謹慎選擇作戰順序,不僅實現自己最初的願望,也可以最大化的發揮地區作用,為鞏固宋朝統治開闢捷徑。

可是,我們也要重視宋太祖政策中的不足之處。雖然“收精兵,削實權,制錢谷”和“文臣知軍事”等政策可以弱化地方權力和武裝力量,進而加強中央集權。可是,就長遠來看,並不利於宋朝的軍事實力的發展,容易導致綜合實力發現的不平衡,軍事實力不能與時俱進,也為以後宋朝的衰敗埋下伏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