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一十八涧汇九溪,松影几转,行过疏磐入钱塘。

一路上重峦叠嶂,峰回流泉,十八涧里隐茶香。


杨梅岭下九溪长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杨梅岭与九溪两村都地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南面,与杭州的山山水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杨梅岭村是九溪十八涧的发源地之一,九溪村则位于新西湖十景之一——“九溪烟树”入口处,四面环山,绿树成荫,环境清幽,景色秀丽,群坞之水汇成于溪穿村而过,终年湍流不息。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从杨梅岭到九溪,沿着乾隆皇帝当年御步上山的“乾龙路”向南徐行,途中可经九溪烟树、理安寺、林海亭等著名景点,晴岚烟雨、水碧沙明,两旁茶树垄垄成行、郁郁葱葱,青苇翠竹、云树掩映之美,如诗如画,宛若仙境。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十八涧里隐茶香


杨梅岭、九溪一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而均匀,土壤疏松透水,生态条件得天独厚,非常有利于茶树生长。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杨梅岭与九溪所产的龙井茶属于“龙”字号,本地人称“石屋四山”龙井,自然品质可与“狮”字号产区相媲美。因与其他产地的小气候环境和炒制技术的差异,有着独特鲜明的个性。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此地生长的西湖龙井配上法雨泉的泉水,细品一口,让人不经联想起茶叶生长之处的九溪十八涧的袅袅云烟、流泉碧树,更给人以芳香的遐想,它让西湖龙井茶更富有诗情画意,更加诱人香醇。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穿过西湖之滨,避开熙熙攘攘的人群,从杨梅岭而下折入九溪十八涧的山坳里,或从之江路入九溪再上杨梅岭,一路游乐赏趣,汲泉品茗,别有一般滋味。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春山飘渺白云低——九溪烟树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九溪烟树其实就是九溪十八涧,它的发源地有两个地方,一个是狮子峰下的老龙井,一个是翁家山下的杨梅岭,汇合了青湾、宏法、唐家、小康、佛石、百丈、云栖、诸头、方家九坞的溪水,在西湖西边的群山里绵延而下,穿林绕麓,最后汇合了无数溪涧向南流入钱塘江里。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九溪十八涧的山和树被奔流不息的水点活,“青山缥缈白云低,万壑争流下九溪”,水随山转,山因水活。行走其间,你可以体会到清代俞樾笔下“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的妙趣,山、树、溪、泉、茶一切都恰到好处。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从九溪烟树沿鸡冠垅拾级而上,有一座望江亭。站在亭间,向南,可鸟瞰“之”字形的钱塘江景;往西,可远眺苍翠的蜿蜒群山;往东,可一览主城区的繁华景致;向北,可欣赏西子湖的温婉宁静。


禅茶一味觉菩提——理安寺


理安寺古时候称“涌泉禅寺”,因为寺内有一口与虎跑泉齐名的“法雨泉”,所以当地人喜欢叫它“法雨寺”。明五代时,高僧伏虎志逢禅师曾在此地修行,吴越王钱俶特意为他建造寺院。南宋时,理宗来这里进香祈祝国泰民安,又改寺名为“理安”。


山门楹联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理安寺曾因山洪暴发而毁,到了明万历年间寺院才逐步恢复。清康熙年间重建寺院,规模宏大一跃成为杭州著名的佛寺之一,香火鼎盛,游人如织,许多文人墨客来此寻访留下题咏,抗日战争时期因战乱寺院又逐渐没落。在岁月的洪流里,理安寺几经重修,如今隐于深山,应了山门那副楹联“越岭当孤寺,江声入万山”,比往昔更多了几分空灵禅意。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法雨泉

法雨亭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湖山有意迟归客,法雨泉香恋瀹茶”,法雨泉水清澈见底,毫毛可见,泉水从岩壁间慢慢滴落,形成蒙蒙的雨幕,发出泠泠清响,别有禅趣。常常有游客不远千里来到理安寺,取水煎茶,为尝一杯蕴着九溪灵气与禅意的香茗。


小贴士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想取水的话,方井旁有一根水管从岩石缝里伸了出来,泉水悠悠地流。来取水的人很多,所以水管口总是有水桶接着。据说邻近村落的不少茶农以及杭州不少知名茶楼,招待客人时用的就是法雨泉水。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林海亭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林海亭,始建于清末民初,是九溪十八涧中间的路段。此地幽寂静美,天琴道人樊增祥为林海亭题写了楹联“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曰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来。”

郁达夫也曾经在此留下足迹,他的《半日的游程》中有记载,“1932年仲秋时节,郁达夫与之江大学服务的“海归”同学胡君,至此喝茶吃点心。面对近水远山,咏“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一时未得对句。适逢主人报帐,“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达夫以为主人说对句,经交谈,不禁莞尔。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路过此处,你可以在亭内休息片刻,欣赏周边绿树掩映的美丽景致,也可以去附近的农家乐,与朋友一起用餐,点一杯西湖龙井茶品尝一下龙井春茶的鲜活滋味,啜几口香茶,好不惬意。


如果你曾来过此地,写下游记,你笔下的九溪是怎样的呢?是否有山有水、有茶有人,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如山水国画一般。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杨梅岭有杨梅吗?

当然是有的!其实最早,杨梅岭叫凤凰岭,《西湖志》里就载有“南高峰下的凤凰岭”一说。宋时,此地有一金姓老妪,栽种的杨梅味道特别甘美,远近闻名,被人誉为“金婆杨梅”,人们口耳相传,最后“凤凰岭”这个名字,也因这鲜美的杨梅,改名“杨梅岭”。《古迹事实》如是记载,“石坞内有一老妪姓金,其家杨梅甚胜,俗称杨梅坞,所谓金婆杨梅是也。”杨梅岭间还有一个盛产杨梅的“杨梅坞”,旧时坞内不仅有红色杨梅,还有被称为“圣僧梅”的白色杨梅。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岁月流逝,杨梅岭村杨梅产出不复当年盛况,“金婆杨梅”早已失传,但如今,杨梅岭又重新栽种了一部分杨梅果园,以延续“杨梅”之名。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从杨梅岭到九溪的山林间有几处近代名人坟茔,布置清幽,花木杂植,偶尔有游客不经意路过,经常误认为是名胜古迹。


杭城清官许引之


许引之葬于杨梅岭,他是清末民初杭州著名的官吏、实业家,曾担任中国驻韩国领事的职务。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许引之墓

据杨梅岭村民介绍,许引之墓地坟塚以前在文革时期被被“生产大队”损毁过,之前墓前还有一对极为罕见的石华表,墓道、石牌坊、石桌、石凳建造非常精美、庄严大气。

如今却不复存在了,尽管坟塚仍在,却仅剩参天的树木陪伴在坟塚两侧。


散原诗人陈三立

陈三立,晚年自号散原,是晚清维新四公子之一,是近代“同光体”诗派的领袖人物,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原是江西修水人,生前对杭州十分喜爱,在游览九溪之后,被九溪十八涧优美如画的景致所折服,立刻向后辈表示并立下遗嘱,将在此处作为他最后的安息之地。

漫游杭州|探秘杨梅岭、九溪十八涧

陈三立、俞明诗夫妇合葬于青山绿水环绕的九溪风景中,碑上刻写着“诗人陈散原先生暨夫人俞氏之墓”,陈原散先生和他的夫人在此地静静长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