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追思深情,邳州換種形式緬懷先人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相思”。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掃墓祭祀、悼念祖先、緬懷先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相較於往年,今年受疫情影響,清明節祭掃又多了不少新形式,“代祭掃”、“雲祭掃”等方式相繼打開,滿足群眾不同的祭掃需求。

位於八路鎮岠山西坡的邳州市龍泉澤後園公墓裡安葬著近1800名逝者。4月3號,記者來到這裡看到,工作人員在入口處設置了測溫登記處,並由專人負責,提醒前來祭掃的群眾換鮮花取代紙錢,引導群眾用文明、綠色、環保的方式告慰親人。

一樣追思深情,邳州換種形式緬懷先人

邳州龍泉澤後園公墓副主任石祥倫向記者介紹說:“我們通過網上預約和電話預約的方式,規定預約祭掃的市民定時間、定時段進入,每戶不超過三人,這樣能儘量避免人員扎堆聚集。”

同時,記者瞭解到,通過多年鮮花換紙錢的宣傳,今年前來祭掃的市民多數都帶著鮮花,公墓也會為部分沒有鮮花的市民免費提供白菊,截止目前,公墓內沒有一例焚燒紙錢的現象。市民李先生說:“我很支持這種方式,因為燒紙錢是封建迷信,而且汙染環境,現在春天風大,再加上氣候乾燥,容易引起山火。用鮮花代替也一樣能表達我們的尊敬之情。”

一樣追思深情,邳州換種形式緬懷先人

眼下正值舉國上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緊復工復產的關鍵時間,針對一些身在外地,無法回鄉祭掃的人,公墓今年還推出了免費“代祭掃”服務。記者看到一位叫火樂袁的手機用戶通過微信留言,希望工作人員代其祭祀先人。隨後,兩名工作人員手捧鮮花來到指定墓碑前,擦拭清潔墓碑、奉上白菊,並對墓碑三鞠躬。

一樣追思深情,邳州換種形式緬懷先人

“因為今年疫情影響,才做的這項活動,以後會作為新的祭掃方式長期推廣下去。我們免費提供鮮花,群眾也可以郵寄鮮花來,我們代為祭掃,之後把視頻照片傳給群眾,這些都是免費的。截止到現在,我們代祭的群眾已經達到了102戶。”石祥倫說道。

緬懷親人,貴在心意,重在文明。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綠色“雲祭掃”的方式越來越被大家接受。徐州市民政今年再次開通了"網上寄思園",邳州銀杏甲天下APP裡也專門設置了“雲祭祀”版塊,給清明祭掃帶來一片新風,讓傳統的清明節逐漸迴歸"清淨"與"文明"。

一樣追思深情,邳州換種形式緬懷先人

在“雲祭祀”版塊的留言區,有不少網友發表留言。“媽媽,女兒想您了”“親愛的爸爸,願你在天堂裡一切安好”“致敬英雄、緬懷先烈”等真摯感人的寄語,傳遞了人間真情,也表達了生者對逝者深深的懷念。

市民王女士說:“雲祭掃也是一種表達情懷的方式,只要人在的時候,你把想要表達的東西表達到了,對老人照顧周到了,那麼人走了,也沒什麼遺憾了。”

市民張超表示:“現在大家都太忙了,有這個雲祭掃可以給大家節省時間,也能表達自己對先人的思念。”

市民王先生則認為:“人的思想都在進步,寄託哀思的方式也要進步。而且我們也不一定趕在清明節才能紀念逝去的親人,平時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發表一下思念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