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金條金幣賣脫銷?實地探訪一下國內金店

在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下,海外投資者對避險資產的熱情已徹底點燃。

加拿大黃金交易巨頭Kitco近日發佈報告稱,幾乎所有標準的1盎司金幣已脫銷,美國聯邦鑄幣局發行的美國鷹揚金幣和水牛金幣已經售罄,加拿大楓葉金幣、英國不列顛金幣、澳大利亞袋鼠金幣等世界上流通最廣泛的金幣也一樣賣到斷貨。

現貨黃金產品熱銷的同時,黃金期價也大幅上行。

數據顯示,上週,倫敦現貨黃金報價為1626.15美元/盎司,漲8.5%。COMEX黃金期貨收於1654美元美元/盎司,漲11.41%。

海外金條真的要賣完了嗎?對此,業內人士有質疑。

國內金幣金條貨源充足

北京金陽礦業首席分析師蔣舒在接受上證報採訪時表示,美國一些金條的價格確實高出黃金現貨價格甚多,這反映了經濟停擺後現貨黃金的供給受到影響。

“目前海外的社會生活停擺,沒有任何影像資料證明大家去搶購黃金,只能假設郵購、網購黃金製品。實際上,社會生活停擺對大宗黃金現貨的殺傷力遠遠大於消費品。”

“對於黃金行業的業者來說,更大的問題在於航空業幾近倒閉。這使得以各種形式存在的現貨黃金運輸變得非常困難。”世界黃金協會首席市場策略師及研究部負責人芮強表示,“其實金條的供應是足夠的,問題在於如何把它們運到有需求的地方去。”

與國外金幣、金條脫銷的局面相反,國內消費者對金幣、金條的需求並未被點燃。

上證報從上海市中心及中環的一些黃金珠寶零售店瞭解到,多數金店復工不超過2周,受疫情影響,客流較為清冷。普通的金幣、金條等投資品貨源充足,並未出現熱銷的情況,只有一些具備收藏意義的“生肖金”“紀念金”可能會暫時售罄,但調貨速度也很快。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2月,國內金銀珠寶零售額為277億元,同比下滑41.1%。對此,上海御橋的某金店負責人對上證報表示,公共衛生事件產生的負面效應仍未退散,預計3、4月份金銀珠寶零售額仍不會有較大起色,行業好轉至少要等到5月以後。

“黃金製品零售額下降是意料之中的。一方面不能面對面接觸,另一方面多數投資者也不敢在網上購買萬元以上的黃金製品。”蔣舒說。

黃金合約日交易量增長近200%

不過,這並不代表避險資產不吃香。中國投資者對黃金的熱情,已從零售端轉移到了線上盤面。

上海黃金交易所數據顯示,2月月初至月末,上海黃金交易所保證金交易的黃金合約Au(T+D)的日交易量增長了近200%。中國黃金ETF的持有量也在2月增加了逾3噸。

對於黃金的投資價值,世界黃金協會中國董事總經理王立新在接受上證報採訪時表示:“黃金的雙重屬性使它存在一種‘平衡’。在經濟向好的時候,黃金因消費類需求增長而活躍;在經濟波動時,黃金因避險需求增加而上漲。”王立新說。

“從第一季度的表現來看,黃金是下跌最少的資產之一,它的表現基本上處於前三位,僅次於美國國債和美元。”王立新表示,“當前的黃金價格比今年最高價下跌7%左右,與此同時,銅下跌24%,白銀下跌29%,石油下跌70%,道瓊斯指數下跌超過20%。數字證明了黃金是相對較好的投資品種。”

展望後市,王立新指出,當下公共衛生事件對黃金價格的影響較大。從分散風險的角度來看,黃金的投資需求會增加,尤其當各國資產價格衰退時,黃金的優勢就會明顯表現出來。

“從現在全球規模救市的情況看,各種資產價格未來會出現重大壓力,黃金作為獨立資產中長期有較好的支撐。”王立新說,“不過,若海外疫情持續時間較長,其經濟形勢會有緊張拉鋸。一旦出現經濟衰退,金飾品等實物消費類黃金必然會受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