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学?

在物质供给十分丰富的当今社会,现代人在忙碌、紧张的工作之余也在寻找可供心灵寄托的信仰。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需求不在花费人们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后,精神文明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国学,这一中国独有的文化又回归到人们的视线中来,各种各样的国学教育、国学体验班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其中不乏很多国学教育者的倾心投入,对于国学的普及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更多的是挂着羊头卖狗肉的投机者,他们打着国学的幌子在圈钱。

当然,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作者只是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把自己对于国学的了解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能知道什么是国学。

何谓国学 ?我国的文史大家对于此也有不同的定义。

  • 我国著名史学家吕思勉这样定义:国学者,吾国以往之一种学问。包含中国学术之性质与变迁。而并非为与外国绝对不同之学问也。

中国的国学是如何起源的?吕老认为国学的渊源是这样的:

(1),古代的宗教哲学。

(2),政治机关经验所得,所谓王官之学。

(3),在二者基础之上,产生了先秦诸子之学,诸家并立。

(4),在之后,大家都知道的儒家之学开始独盛。

(5),儒家中烦琐之考证,激起空谈原理之反动,于是产生了魏晋玄学。

以上为中国学术自己的发展。

(6),随着历史的发展,佛学输入,为中国所接受。

(7),至宋明时期,理学渐盛。理学吸取了佛学的长处而抛弃了不适合中国的部分。

(8),随着清朝的灭亡,欧洲学术渐渐输入,对中国学术逐渐产生影响。

  • “国学”一词,最流行并被广泛接受的定义,当属北大国学门成立之后,胡适为《国

学季刊》所写的“发刊宣言”中的定义。胡适说:“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我们现在要扩充国学的领域,包括上下三四千年的过去文化,打破一切的门户成见:拿历史的眼光来整统一切,认清了“国故学”的使命是整理中国一切文化历史,便可以把一切狭陋的门户之见都扫空了。

  • 钱穆先生在《国学概论》的开篇说道,“‘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

为一时代名词。”

按照钱穆先生的理解,章太炎认为“国学”是指“经史子集”的四部之学;梁启超认为“国学”是相对于西方学术的本国传统学术;而钱穆自己认为,“国学”是一个尴尬而临时的概念。对钱穆的说法略加推演,也许可以这样说,以前的中国人自认为是世界的中心,泱泱大国,并不在意西方及其它学术,认为中国学说乃是“天下之学”;近代之后中西方文化得到充分融合,“学术本无国界”成为共识,“国学”与“西学”将合并为“真理之学”,无论姓东姓西,以是否能得到事实检验,因而无限趋近于真理作为衡量的标准。这一点吕思勉大师也在国学小史中有相同的描述。

因为国学离我们太久。在各种运动和工业化的共同冲击下,我们对于国学已经极为陌生。虽然,现在所谓的国学的“大师”纷纷开坛讲学;虽然,现在标榜国学的经典多如牛毛。如果我们透过现在火热的国学浪潮,去探究今日国学的实质,我们会发现,今天的国学不过是孔子和儒家学说的一次“复辟”。不能否认,儒家典籍确是国学组成部分,孔子是华夏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但是,儒学不等同于国学.。

希望各位读者在阅读本文章后对于什么是国学能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