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了解三井这日本财阀之一了解日本


通过了解三井这日本财阀之一了解日本

2004年9月,白益民被聘为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院的兼职教师,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2005年3月,白益民又参与了选拔应届大学毕业生进入三井物产(中国)有限公司工作的面试。令人非常惊讶的是,几乎所有在校的学生和面试者(包括日语专业的学生)都没有听说过三井物产。当白益民告诉学生们,丰田、东芝属于三井财团,而三井物产是三井财团的核心领导成员时,学生们的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此时,白益民才意识到中国的大学教育已经充斥了美国教材,几乎无人关注日本经济模式。

2005年10月,看到中国经济中暴露出的很多问题,同时意识到当代的中国企业界和教育界对日本经济模式研究的极端缺失和漠视,白益民决心辞去在三井物产的工作,公开白益民的研究网站“超级主义者。此时,曾经12年前招聘白益民进入三井物产工作的内田龙太郎经理又调回北京工作,白益民正式向内田龙太郎递交了辞职报告。内田先生想挽留白益民在三井物产继续工作,白益民对内田龙太郎认真地说:“白益民已经在三井物产学习了12年,请允许白益民毕业吧。”

离开三井物产之后的半年中,白益民将一些自己的研究文章传到互联网的几个论坛上,很多青年学生反应热烈,纷纷进入“超级主义者”网站来求知,并且进行互动学习。不久,在媒体工作的翟玉忠先生找到白益民,希望白益民将网站上文章整理成书,以便更好地让企业界和学术界了解以综合商社为代表的日本经济模式。这时的三井物产已经将很多重要部门独立出来形成新的产业公司,世界500强排名在2005年降到了148位,似乎是有意识地隐藏起来。

2006年6月,《环球财经》的执行主编梁志坚突然打电话来,提出要采访白益民。此时,白益民正在专心创作第一本书《三井帝国启示录》。梁志坚解释说,梁志坚已经两次采访了三井物产驻中国的总代表,但是没有了解到关于三井物产经营方面任何有价值的信息,而且发现三井物产的中文网站也处于关闭状态。在网上查找资料时,梁志坚发现“超级主义者”网站提供了关于三井物产为代表的日本综合商社和财团的详细研究资料,由此提出对白益民进行采访。

通过这次采访,白益民又结识了《环球财经》的主力编辑邵振伟先生,在邵振伟的关心和支持下,白益民开始尝试写作财经类文章。从2006年11月开始,白益民的两位得力助手袁璐和张凌协助白益民不断收集和整理出大量资料,而且建立了“财团经济研究室”,由此暴露出日本财团(特别是三井财团)近年来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强力扩张活动。根据这些资料,白益民们陆续在《环球财经》、《董事会》、《中国财富》、《经济》、《商界评论》等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文章(见书后列表),而且被网络媒体广为转载和传播。

2006年11月的一天,白益民忽然接到《北大商业评论》的一位编辑打来的电话,邀请白益民去商谈合作撰写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的文章。当时非常高兴,因为曾经听说该杂志在中国号称拥有如同《哈佛商业评论》的学术地位。然而,当白益民与这位编辑交谈后,发觉彼此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交流障碍。随后,白益民们勉强商定以“三井物产国际化”为题,尝试完成一篇研究文章。交稿后,在编辑的要求下,经过8次面目全非的修改后,白益民实在无法接受学术权威们对日本综合商社的美国式描述,最终遗憾地放弃这项合作。

2007年6月16-17日两天,白益民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主办的“第八届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年会”,被推选为理事,而且遇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日本经济研究的很多官方研究机构和著名高校的学者。从收集到的论文看,所有针对日本的研究似乎还只是停留在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上。人们的视点都集中在日本GDP(国内生产总值)的缓慢增长上,却对日本GNP(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两位数的增长视而不见。在这次会议中,有一位10年前曾经专门研究日本综合商社和财团体制的大学教授疑惑地问了白益民两个问题:“日本综合商社在做什么?日本企业之间的相互持股在减少吧?”其实,白益民明白大学教授是想说“日本财团经历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已经被拖垮了”。白益民的想法代表了整个中国经济界对当代日本综合商社和财团体制的模糊认识,表现出对日本经济体制的强烈质疑,由此激发出白益民写作《三井帝国在行动》这本新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袁璐和张凌这两位助手的协助下,2008年4月白益民终于完成了本书的初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