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建立的新朝,为何算一个朝代?

古今之变


新朝应该算一个朝代。

新朝(9年1月15日—23年10月6日),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9年1月15日),王莽废汉孺子(刘婴)为安定公,改汉历寅正为丑正,改元始建国,改国号为新,建都常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史称新莽。

新朝算一个朝代的原因:

居摄二年(7年)九月,王莽镇压翟义[33]后,自以为威德日盛,获得天人之助,“遂谋即真之事矣”。这年广饶侯刘京等人奏符命“摄皇帝当即真”等,说是天意所归。于是王莽对元后说:我向您报告时,自称“假皇帝”;而我号今天下,天下向我言事,就不必言“摄”了。

三年十一月戊午(8年12月31日),改居摄三年为初始元年,以应天命。这时官民都知道王莽奉符命的旨意,都开始认真议论和建议,王莽“即真天子位”提到日程上来了。

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9年1月15日),王莽废孺子婴(刘婴),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34]史称“新莽”,王莽即“新始祖”(另记载为“新太祖”),简称新帝。驾崩后,谥号为“建兴皇帝”。至此,西汉灭亡。



阡陌有序


大家好,我是历史创作人,因为王莽也是一个皇帝,建立了“新朝”只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时间虽短,但王莽也是皇帝,一个朝代。

王莽,字巨军,他的姑母王政军是汉元帝的皇后,王莽的叔父、都是朝中掌握大权的人物。

公元元年,汉哀帝去世,汉平帝刘衎即位,因汉平帝太小,由皇太后王政君主持朝政,有次重用自己的侄儿“王莽”封王莽为大司马将军,代替自己主管国家大事。

汉平帝14岁那年,因汉平帝多次请求想去看看自己的母亲,王莽总是不同意,汉平帝渐渐对王莽不满,经常在背后怨恨王莽,早已经有人把这些情况告诉王莽,王莽觉的汉平帝,这么小就有主见,长大还得了,便借着给皇帝献酒机会,毒死了汉平帝。

汉平帝以死,王莽就选了两岁的“刘婴”当皇帝,历史上称孺子婴,而王莽当了摄政皇,王莽当上摄政皇以后实际就是皇帝了,但他不知足,始终想把摄政两个字去掉,正好这年,发生了一件“金匮藏书”的事 就把王莽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王莽当了皇帝后,定国号为“新”把衣服、旗号的颜色改成黄色。

王莽建立新朝以后,他想整顿一下社会秩序,摆脱社会危机,下令实行改制,井田制度、禁止奴隶买卖、一夫一妻制、王莽还规定:粮食、布、棉、税收全部归国家控制,盐、铁、造酒等行业一律归国家经营,这些改革看起来很好,实际上钱财都到了皇家手里,土地都到了贵族手里,百姓依然没有土地钱财,百姓只是雪上加霜,终于爆发全国性农民大起义。

公元21年,王莽派大军镇压农民军,这些军官沿途烧杀抢掠,而农民军,军纪严明,在梁郡展开大战,王莽逃走,农民军大胜。

公元23年,农民军加入绿林军,推选“刘玄”当了皇帝,年号为更始,王莽听说刘玄当了皇帝,赶紧召集几十万大军,去镇压,绿林军在昆阳和王莽军队大战一场,以少胜多,又乘胜追击,攻下长安,王莽被起义军乱刀砍杀,王莽新建的“新朝”只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


历史文明录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王莽建立新朝算只有短短十几年,主要原因:

现代汉语词典王朝的定义:

王朝:建立国号的君主(一代或几代)统治的整个时期。

王莽篡权后,国号“新”,年号“始建国”。

历史上又称“王莽新朝”



事实上,王莽的新王朝和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一样,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但最终还是一个完整的王朝。

他有自己的国家首都和国号,只是一个非常短暂的王朝。



王莽的“新”王朝有两个说法。一是他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这是一个朝代。西汉末年在汉衰帝早逝,皇权丧失,王莽趁机窃取政权。公元12月8日,王莽在汉代建立了新朝,建元“始建国”。同时,王莽的“新”王朝正好停留在东汉与西汉之间,作为两朝的分界点。西汉是汉高祖刘邦建立的,都城在长安。东汉是汉光皇帝、洛阳都城刘秀建立的。虽然东汉和西汉合称汉代,但严格意义上说,实际上是不同的,各自有着各自独立的发展脉搏和方向。

另外的一种说法是“新”朝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朝代。因为王莽是外戚夺权,有违背当时儒家的思想。而且他所推行的政策法令都有违背社会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水深火热,所以民众并不拥护他。


历史爱好者的秦三世


一般来说,史学家将王莽建立的新朝称为新莽时期,而不作为一个朝代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首先,新莽政权所处的历史时期是很尴尬的。大家如果看历史朝代表可以发现,新莽处于两汉之间,并且两汉是属于继承关系,所以所处的历史时期很尴尬。并且其对国家的统治力度和范围远远不及汉朝。所以史学家一般称刘秀为汉光武帝,认为他继承并重新中兴了汉朝。而不是认为王莽时期的汉朝已经灭亡。这就和唐朝时的武周政权是一样的道理。

其次,西汉末年,汉朝并未衰落,反而正处于上升期。王莽趁着皇帝年幼无知而篡夺了皇位,不被当时人们所认可。王莽篡夺政权后,胡乱改制,导致失去民心,天下大乱。其改革虽然有远见性,但是却不适合当时社会环境。本来还算富庶的汉朝,被他搞得天下大乱,百姓饭都吃不上了,都非常痛恨王莽而怀念汉朝。纷纷造反,就连绿林军赤眉军等农民军都是打着汉朝的旗号来反对王莽,可见民心所向还是在汉朝那边的。由于汉朝并没做错什么,所以人们纷纷怀念汉朝,很希望将王莽赶走,恢复汉朝。将国家混乱衰败的责任归结到王莽的身上。

这时候,汉宗室刘秀开始起兵,获得了百姓支持,刘秀很快便消灭王莽等各割据势力又重建了汉朝。人们也安定下来。刘秀由于是宗室,所以他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汉朝的中兴之君,而不是作为新王朝的皇帝来看待。所以后代史书并不承认王莽新朝的合法性。因为时间太短,并且没什么建树,反而搞乱了原先稳定繁荣的汉朝,直到刘秀重建汉朝才恢复元气。并且刘秀建立汉朝后,由于刘秀本身是宗室,所以对王莽篡汉深恶痛绝,认为他是逆贼,乱臣贼子。怎么会承认他的“新”王朝呢?由于胡乱改制失去民心,人们也对王莽评价很低,认为他是汉朝的逆臣,所以当然不会把逆臣建立的王朝计入史书了,只说他是王莽之乱。在汉朝以及后世的历史学家看来,王莽不过是一个逆臣,仅此而已。

王莽的新朝不被算一个王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王朝是失败的。一般一个旧王朝被新王朝取代,首先你要比旧王朝要做的好。可惜汉朝的荣光直到王莽时期还在不断上升,并没有失去民心,人们对汉朝的认同感还比较强。并且王莽胡乱改制,让人们本来安定的生活变得流离失所,改革的失败也让人们怀念汉朝。所以刘秀可以轻易以少胜多打败王莽四十万大军重建汉朝。然后汉朝又重新统治中原近二百年。这无疑表明当时的汉朝还深得民心。后代的史书也称王莽的新朝是王莽之乱,认为王莽是造反。并不认为新莽时期的汉朝已经灭亡。

今天东汉和西汉的名称也是人们根据汉朝都城位置的不同,为了加以区分所做的称呼。因为当时的汉朝都城长安已经被农民军破坏了,城内三分之二的区域被焚毁,刘秀不得已只好选择陪都洛阳作为新的都城,长安则成为了汉朝的西都。但是地位一样重要,作为陪都而存在。

将王莽算作一个政权不过是现代人的意思而已。实际上在古代,王莽是被作为逆臣记录在史书中的。


贾大智


王莽是一个历史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有人说王莽是篡汉奸臣,有人说王莽是穿越者。

王莽是一个典型的旧贵族,末落家庭出身的人。人在贵族圈内,却过着穷人的生活。就是这么一个,出生环境朔造了一个,超群脱俗的怎么一个,特殊的历史人物!王莽是中国五千年文字记载历史当中的一个亮点!

末落的旧贵族的生活环境,成就了王莽积极向上努力好学,同情当时社会底层穷苦人的生活,《这穷苦人在当时有的可能,连农民都算不上,农民是指从事农业劳动生产的庄稼人,农民也可以是地主,也可以是富农财阀》。在王莽严格的遵守当时西汉上层,社会道德标准要求的努力下,博得了当时王家在朝庭上层当权者,长辈人的欣赏和器重!在王莽的不断努力下也博得了,当时西汉王朝的最高掌权者,太皇太后的器重提拔和倚重!在王莽严格的遵守,西汉当时的社会道德的要求下,努力的一点一点的掌握了当时西汉朝廷的权力!

在王莽的一系列的神的操作下,建立了自己的王朝《新》!获得了最高最大的权力!王莽这颗为民着想的心,一下子激动了!立马以最快的速度实施自己的理想!建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尽欢颜的理想!为穷苦人做点事《均田制》收回土地归王田,分给穷苦人,让耕者有其田!王莽的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感。

王莽取得权力的成功方式,是通过你的良好的行为表现,获得的当时西汉上层社会认可的社会地位。权力是你通过,利益的挥洒收买了当时的一些人!获得的最高权力建立起来的自己的王朝!这些抛弃旧主,来拥护你的人,也都是想获得更大更多的利益!

你上位之后得到权力之后,立马的去剥夺这些人的利益,损害这些人的利益!把他们的土地收归王田实施《均田制》分给穷苦人,直接损害了,这些不忠的西汉旧贵族,世家大族地方豪绅大地主的利益!王莽的新朝是崭新的,是一个释放着璀璨光芒的朝代!这个朝代是崭新的,可是这个朝代里的社会构造,还是那个西汉旧朝代的砖瓦骨架!要想通过这样一个,已经发酵腐败了二百多年的体制?去实施你王莽的理想,那可就真不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案,来应对你王莽了!想收回土地归王田,行给你了,王莽你的《均田令》也是上下一致的不折不扣实施了!

王莽你可别忘了,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种田得交税的!穷苦人得到了土地的同时,也得到了责任和义务!那就是交粮纳税!可是这些收税人,可还是那些曾经,把你王莽捧上位的那些人!把你王莽这老小子,捧上位了一点好处没捞着呢?你王莽却来祸害我们。那就看看我们怎么来帮你,王莽实施你的理想吧?

农业税,是通过西汉旧王朝的官员,来给你王莽征收的!这官僚机构对上是,层层盘剥到你王莽那就所剩无几了!对下是层层加码,到老百姓这,就繁重如山了。繁重的税收,最后逼着这些穷苦人,把土地又从新归还那些世家大族,地主豪绅!依附他们这些世家大族豪绅地主!这些世家大族,豪绅地主是得到了土地,也得到了人的同时也得到了人心!层层加码繁重如山的税收,这些罪责最后都是你王莽的了。所以王莽在历史上会被,定位成一个篡汉奸臣!因为当时的穷苦人,认字的不多很难掌握当时舆论权!当时朝廷里做官的,几乎都是世家大族!老百姓穷苦人,更别说操纵历史导向了。

最后王莽的理想没有实现!却弄得天怒人怨!被这些世家大族地主豪绅簇拥着,西汉的旧贵族推翻建立起来,东汉这个代表着世家大族地方豪绅地主利益的朝代!

王莽想要实现他的理想,首先要稳定这些,西汉旧贵族的心,展时的确保他们的利益不受损!慢慢的培养你王莽理想的信徒!有计划的替换,朝庭的重要职位被自己所用!一点一点的,把整个官僚机构都替换成自己理想的信徒!只有这样王莽的理想才能实现。可是这个时间是漫长的!

王莽想为穷苦人,做事改变穷人的命运!但是通过这样腐败的官僚系统,想实现他的理想是太难了!最后成了,欺骗性的谎言了!被当时的人民抛弃了!做不到事最好不要说!如果说出去了,没做到那就会成为其他人的笑柄!普通的人尚且如此!何况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了?


阳光下小草863


最近在看《资治通鉴》有关王莽代汉自立以及刘秀建立东汉这段历史。对两千年前的事儿有些自己的思考。这里也和朋友们一起讨论一下。

从政权形态、政治确认、执政时间和疆域版图看,新朝应该算一个朝代。

第一,新朝政权架构完整。在国家元首位置上,是王莽代汉自立做皇帝;在中央决策层,王莽封了四辅、三公、四将;从中央各部门到地方各郡国组织体系完整,人事任命正常,政令运转畅通。

第二,新朝建国程序“合法”。王莽因窃汉自立而被后世不耻,但当时他可不是一步登天的。在当皇帝前,王莽极为谨慎低调,做足了功课,理论上是西汉王朝把皇帝“禅让”给他当,是得到汉朝整个决策层同意和支持的,甚至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了,这和发动政变夺权以及起兵造反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关键是,王莽当皇帝后整个中国就他一个皇帝,没有拥护汉朝的反对派另立中央。因此政治上等于是得到了执政阶层的确认。

第三,新朝在全国范围执政达十五年,具备一个全国性朝代的所有特征。王莽执政期间,在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包括土地政策都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发行了好几版自己的货币,虽然大多政策失败了,但在制度上和治理上与西汉王朝已完全不同。

为什么历朝历代都不把新朝当做一个正常的朝代呢

第一,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王莽在公元二十三年兵败被杀,经过两年混战,刘秀恢复汉王朝正朔。虽然后世将刘秀建立的汉称之为“东汉”,但当时他们自己可是把自己视为大汉朝的当然延续,就是一个汉。你看刘秀当皇帝的三十多年都叫“光武中兴”。所以莽新政权当然就被视作伪政权,而且还要大加鞭挞,将它牢牢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样一方面可以报了老刘家被其篡权的仇,另一方面也对后续觊觎大位者予以警示震慑。

第二,新朝政策上不得人心,导致不被后世承认。历史上短命王朝也不止他王莽一家。如秦朝虽然一样是十五年寿命,但秦始皇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创建郡县制,为后世中国奠定了文化、制度和疆域基础。虽然后世儒家对秦始皇暴政毁誉参半,但其功绩也确实难以抹杀。

反观王莽,做着恢复周朝礼制的春秋大梦。内政方面,用一千年前的办法来解决现世的矛盾,实则脱离实际,甚至倒行逆施。外交方面,采取得罪四方的外交激进政策,兴师讨伐匈奴也以失败告终,造成华夷秩序混乱,最终耗光了国力,导致经济崩溃,社会动荡失序,在人民的反抗下失败被杀。

第三,王莽政权一世而亡,显得不那么正式,最起码像秦、隋两朝传个二世也是个意思。况且,都说王莽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可能也是不被后人承认的原因吧(结尾开个玩笑)。

综上,新朝“理论上”算是朝代,只是历史上不被广泛承认而已。

大家同意我的看法吗?


撕烤的橘子皮


一般来说,史学家将王莽建立的新朝称为新莽时期,而不作为一个朝代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首先,新莽政权所处的历史时期是很尴尬的。大家如果看历史朝代表可以发现,新莽处于两汉之间,并且两汉是属于继承关系,。

  其次,西汉末年,汉朝并未衰落,反而正处于上升期。王莽趁着皇帝年幼无知而篡夺了皇位,不被当时人们所认可。王莽篡夺政权后,胡乱改制,导致失去民心,天下大乱。其改革虽然有远见性,但是却不适合当时社会环境。

  这时候,汉宗室刘秀开始起兵,获得了百姓支持,刘秀很快便消灭王莽等各割据势力又重建了汉朝。人们也安定下来。刘秀由于是宗室,所以他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汉朝的中兴之君,而不是作为新王朝的皇帝来看待。所以后代史书并不承认王莽新朝的合法性。因为时间太短,并且没什么建树,反而搞乱了原先稳定繁荣的汉朝

  王莽的新朝不被算一个王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王朝是失败的。一般一个旧王朝被新王朝取代,首先你要比旧王朝要做的好。可惜汉朝的荣光直到王莽时期还在不断上升,并没有失去民心,人们对汉朝的认同感还比较强

  今天东汉和西汉的名称也是人们根据汉朝都城位置的不同,为了加以区分所做的称呼。


历史信仰GOOD


历史上有很多短命的王朝,王莽建立的新朝就是其中一个。和王莽比较相似的武则天建立的周情况差不多。

其他的就有很多了,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五代十国当然就很多了。但他们和王莽建立的新朝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王莽虽然整建制接管了西汉的政权,但是他更改了国号,结束了刘姓的政权,从这点来看,他确实属于是一个新的朝代。

一般历史对王朝的更替大都以更改国号为准,况且王莽还不是一个只是在某一个地区,称王称霸建立的小政权,他是完全的接管了西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确实是一个朝代。

不过现在有很多人对于王莽建立的新朝,和西汉并没有完全的分开。大都称为西汉末年王莽时期。和武则天建立的周一样,也没有和唐朝分割出去。


御史大夫001


新朝无论自身的政治构成要素角度,还是从其治国理念、政治结构上看,它都与两汉有着明显的区别,尤其是它对士族集团的转型与裂化,承担起了非常独特的,且无可替代作用。所以,新朝是一个独立的王朝,而不是两汉的一部分。

王莽和他的新朝,在古代帝制时期一直不被承认,所以,一般把新朝算作西汉末年。站在我们今天的视角,来审视王莽的新朝,它应该就是古代正朔王朝,它在治国理念及基本依靠政治力量方面,都与两汉有明显的不同,而且新朝还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新朝具备一个独立王朝的所有要素

作为一个独立的正朔王朝,必须具备国号、年号、政权组织结构、实际统治管理权力和相应的国际关系等等,这些基本要素新朝都具备。

新朝国号“新”,五行“土德”,尚黄,年号一共用过三个,分别是:始建国、天凤、地皇,皇帝王莽,定都长安。由于不被正史所承认,所以王莽没有谥号和庙号,传言中的新太祖叫法,不是官方命名。

新朝建立后不久,王莽数次改革管制,其基本模型是《周官》,形成了以四辅三公四将为核心的中枢机构,又设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士元的政府行政机构,打造了一个集军政于一体的中央集权统治机构。此外,王莽还对地方官制,也同时进行了相关改革,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有效管理统治。

新朝从西汉王朝手上和平禅位得来,所以,新朝自成立起,就一直延续西汉对全国的统治。这一点跟很多短命王朝不同,新朝虽然只有十五年,但是其统治有效性也有十五年。

此外,新朝被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所承认,被尊为正朔宗主。遗憾的是,由于王莽民族政策的失误,这个大好局面并未维持多久。

由此可见,新朝历史虽然很短,但是却具备一切正朔王朝的所有构成要素,它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王朝,而不应该被当做汉朝的一部分。

新朝具有与两汉截然不同的治国蓝本

从国家治理模式上来看,新朝与两汉截然不同,特性非常明显。王莽儒生出身,专研《周官》,是古文经学代表人物,他以周公为偶像,致力于建立一个西周开国初年,甚至比西周还要“完美”的理想王国。因而,周公设计的周礼,就成了新朝治国的蓝本。

表面上看,西汉儒家思想也是脱胎于周礼,二者同源,其实差别很大。西汉中叶尊儒,汉帝国逐步进入以儒治国。不过,西汉崇尚的“儒”,是经过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与王莽的复古主义完全不同。

以复古思潮建立一个王朝,这在中国历上独此一份,体现的是儒生治国的理想主义情怀,与儒生群体的迂腐不化。

可见,新朝与汉朝在治国理念上如同水和油的关系,不能将它们视为一朝。

儒家士族阶层是新朝的主要政治力量

新朝与两汉的国家主导政治力量也不一样,其表现特征差别也很大。

西汉初期的主要政治力量为宗室和外戚,后期为外戚和新兴士族阶层。东汉时期的主导政治力量为豪门士族集团、外戚与宦官。新朝的政治力量比较单一,儒家士族阶层。

新朝既没有外戚势力,也没有宦官势力,这与王莽个人超强的工作能力有关,没有外戚与宦官势力成长的空间。那么,西汉的新兴士族,与新朝的儒家士族,及东汉的豪门士族集团有什么差别呢?

三者其实同一个群体的三个不同阶段。

西汉自汉武帝尊儒以来,儒生们开始逐渐占据朝廷权力中枢,不过,由于西汉末年外戚势力的强大,以及儒家士族的初级阶段特性,所以,新兴士族只能扮演外戚的附庸。这个阶段,表现出一个积极的苗头——外戚势力和宗族势力,向儒家势力的积极靠拢。

新朝之所以能够代汉,跟王莽外戚兼儒家士族的双重身份有关,他同时代表了两个阶层的利益,甚至一度还代表了士族化的宗室势力的利益。所以,本质上说,王莽的胜利是儒家士族阶层,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结果。

东汉的豪门士族集团,是新朝儒家士族阶级发展到成熟阶段后的一次大裂变,士族阶层由此分化为豪门士族集团和寒门士族集团两大阵营。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就是赢得了豪门士族集团的支持,其本质跟王莽赢得儒家士族阶层和外戚支持一样。

所以,从政治主导力量看,新朝也具有独特性,不能看做两汉的一部分。

新朝在历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新朝历史虽短,但是它在中国历史上,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不可替代,更不可忽视。

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士族阶级的历史,士族阶级从诞生,逐步走向历史前台,有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即从士族精英个体,发展成为士族阶级及士族集团,进而牢牢占据近两千年的政治生活主导地位。

新朝就是帮助士族阶级完成这个进化的历史阶段,是士族集团孕育的母体,是豪门士族集团的助产师!

历史上很多小王朝,甚至分裂阶段的王朝,表面上看它们远没有大一统盛世王朝那么精彩,可事实上他们却担负着极其重要的历史责任,新朝就是其一。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知,中国的士族群体真正成为一个阶级,伴随皇权两千年不衰,始自于东汉初年,而新朝则是从士族精英集团,裂化为士族阶级和士族豪门集团的转型期。因为这个裂变,士族阶层不再是独立的政治个体,而是转化为一个强大的政治力量。

这个独特的历史价值不容忽视,更不可抹杀,它是两汉之间中国政治生态的关键转型期,所以,新朝不能视作汉朝的一部分。


武子杰222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首先回答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什么叫做朝代。

中国古代由古到今将其分成了几个朝代,并有诗歌传诵:“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诗歌中并没有描述王莽建立的新朝以及与某种程度上新朝很像的武则天的武周,再想一件事,为何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不叫做朝代,从秦朝开始叫做朝代,为何十六国时期不称作十六朝。

到这里,我们的答案基本成型了,我们要明确的是这几件事:

1.对于朝代的划分,仅仅是古今史学家对其的一个分段,而对于年代变迁的认识,我们不应该在这个框架中,所以所谓“朝代”,只是认识时代变迁的一个工具而已。

2.通过这些问题,史学家口中所说的“朝代”的大致特点已经初具规模,如果深入探究,这个问题大概可以写一篇论文了吧。在这里,我大概陈述3点:


(1)在名义上是奉天承运。

(2)在国土上相对完整,完成或将近完成大一统。

(3)在政权上有自上而下的系统政治经济制度。

3.新朝是否是所谓的“朝代”一说在一些历史学家的探讨中还没有定论。

在后面的史书中,有些史书并没有把王莽记载到《本纪》中,而《本纪》在史书中是描写帝王的篇章,但也不排除史学家对某些人的抬高或贬低,如《史记》为西楚霸王项羽单独列本纪,相当于把它当做帝王来看,而《三国志》把三国时期的魏国列为正统,因此只为把魏作为皇帝记载。

而在专门记载汉朝历史的《后汉书》中,把王莽写到了与王公大臣相并列的《列传》中,而没有列入《本纪》,这便足以说明,在中国古代很多史学家眼中,王莽的新朝不算做一个朝代。

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纲常禁锢着人们的思想,而此时的人们,对王莽的“篡位”评价不高,而新朝过后,属于汉朝复国的朝代,所以人们对“新朝”的描述便有褒贬之说了。

同样一个例子,武周处于唐政权之间,因此被列为小插曲,不算做政权。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所谓正统政权中也不是少数,宋朝不就是赵匡胤篡位后周而建立的吗,而之后后周并没有复国,并且宋朝存在时间较长,慢慢的也就被人们认同了。

对历史的理解一定要广大,而不是处于框架内去探索,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