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億股萬科股票捐贈,價值53億:名與利的抉擇,王石選擇前者

萬科董事會主險王石曾對張一鳴說:我50歲才愛上房地產行業,你現在就能從事你感興趣的事情,太少見而幸運了。

大家或許不會想到,這個地產行業標杆人物,萬科的精神領袖王石,原來並不喜歡從事地產行業

在下海創業的企業家中,王石屬於第一批了。王石的創業與糧食有關,他是從賣玉米開始的。那個敢冒險就能名利雙收的年代,王石做過很多生意。但都是半吊子,沒有行業影響力。

王石從1944年開始開始從多元化走向專業化,深耕地產行業,然後就做成了最大的地產公司,成為行業的標杆企業。萬科也是深圳早期上市的公司之一。

萬石不喜歡地產行業,卻陰差陽錯進入地產行業。曾一度很迷茫。但後來他想通了。

他說:喜不喜歡是一回事,但是你做什麼,選擇做什麼另外一回事。

這其實也告訴我們,把喜歡的事情職業化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但對待創業,你不能憑藉個人喜好做事,而是要用專業,職業,理性的管理思維去做。

從捐款10元到捐2億股票,你怎麼看?


2億股萬科股票捐贈,價值53億:名與利的抉擇,王石選擇前者


​大家對王石捐款的印象還停留在他在汶川地震捐款時候,要求員工捐款不超過10元。這件事情曝光,讓王石成為眾矢之的。也讓他的個人形象跌落谷底。

其實萬科公司想要表達的是公司和員工捐款不要攀比,量力而行,也是對員工利益的保障,避免被裹挾。

另一個方面,有時候捐獻物資會比錢更有用處。對於處於困境的群體來說,錢不一定能解決問題,但是物資卻是最迫切需要的。只是王石那時候性子太直,說話太直,結果就被大家噴了。

從資本市場來看,王石和萬科再次成為焦點,那就是萬科與寶能的股權之爭了。由於長期壓低股價,只把自己定位為萬科職業經理人,忽視自身創始人身份和萬科精神標杆的價值。沒有出來處理好萬科的被收購危機。而賣菜出身的姚振華巧妙利用資本槓桿,利用保險業務的現金流和槓桿,撬動了這個極具價值的優質上市公司。萬科差點被肢解套現。

股權之爭的結果,寶能賺的鍋滿瓢盆。萬科也化解了危機。萬科也開始轉型城市服務商角色。交棒鬱亮。

這次王石帶領萬科員工,捐贈2億股票給清華研究機構。用來支持公共衛生事業和醫療科研,這是一個好事情。

其實用價值35億股票來捐贈,比直接捐錢更好。錢會貶值,以股票形式捐贈等於持有一個持續增值的上市公司,股票形式捐贈也能更好的管理和作用資金,更加的透明公開。

玻璃大王曹德旺成立的國內第一大慈善基金會,就是以福耀玻璃股票的形式捐贈,建立的基金會,用上市公司行使管理,透明公開。每一筆錢都花在刀刃上,而且股票形式存在也是捐贈資金的一種市值管理。

改革開放40年,有很多下海經商的企業家,王石就是其中一個,也是第一批下海的企業家之一。最近幾年,大家更多關注的是王石登珠穆朗瑪峰,王石與田樸珺的愛情故事。而忽略了他是萬科管理體制的創造者,萬科的精神領袖。也給房地產質量管理建立了萬科的行業標準。

企業捐錢也好,捐股票也好,背後都涉及到公司經營管理和品牌形象的問題。

王石那句員工捐款不超10元是一個企業管理的細則。從管理來說沒啥事,但是放到社會和老百姓當中就是一個為富不仁的表達。也讓愛惜名聲的王石一度很消沉。開始思考企業管理與為人處世的平衡。

10元捐款事件可以說是王石管理思維轉變的關鍵,一個分水嶺。讓王石對於管理的規則和人性有了更深的體悟。

名與利之間,王石似乎更看重前者。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