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讲者促完善中央管治权制度


论坛讲者促完善中央管治权制度

香港基本法颁佈30周年线上学术研讨会。 香港文汇报记者马静 摄

昨日是基本法颁佈30周年,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港澳研究中心等联合主办「香港基本法颁佈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行,多位基本法起草的参与者及学者与会,反思相关法律在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积极为未来准确落实「一国两制」、基本法建言献策。与会人士普遍认为,基本法是香港繁荣稳定、行稳致远的定海神针,近年香港鼓吹「独立」的本土激进主义抬头,西方政客亦不断曲解基本法原意,这要求香港更要不忘初心,包括尽快完善中央对特区行使全面管治权等,与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香港文汇报记者杜思文、马静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对「去中央化」不能听之任之

香港回归祖国23年的经验说明,基本法的法律条文是完备的,但对基本法的解释还有待加强,而持续对香港社会和国际社会做好关于香港基本法的解释和说明工作,就是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家必须不厌其烦地对香港社会和国际社会做好关于基本法的说明和解释工作。

香港基本法既是香港法律,也是全国性法律,其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民主基础。在此基础上,对香港基本法的执行、解释或任何修改,香港的民意固然重要,但不可能是唯一的考虑。有西方政客将香港享有的高度自治,扭曲为「全面自治」,香港反对派亦搬龙门,将行政长官的产生必须得到人大常委会批准,说成向人大常委会「备案」,又将普选行政长官前的提名委员会提名,窜改为「公民提名」,不断去中央化,蚕食基本法授予中央的权力。

对这些行为坚决不能任之由之,不能以为香港市民会把沉默当做真理,不能以为一时的风平浪静会换来长治久安。必须严词驳斥,通过有针对性的辩论,让香港社会读懂、弄通香港基本法的内容,让国际社会了解「一国两制」已有的具体安排。

「先有不响的黄钟,才有雷鸣的瓦釜。」相信只要勇于担当、敢于发声,「一国两制」在香港按照基本法的实施肯定可以重回正轨。

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王汉斌(由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主任王振民宣读)加强公职人员和青少年教育

30年来,儘管总有一股势力试图脱离基本法的轨道另搞一套,但中央和特区政府坚决排除干扰,始终依照基本法处理各种事务。基本法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与适应力,是维护「一国两制」的根本保证。

未来,必须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机制,持续开展宪法与基本法宣传教育,特别是加强对公职人员和青少年的教育,且必须持之以恒,增强香港同胞爱国意识,在基本法的指引下追求香港更加美好的未来。

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谭惠珠:应禁不拥护宪制者选议员

基本法是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定海神针。近年来,香港鼓吹独立的本土激进主义抬头,香港本地亦出现「民族党」等 「港独」组织,甚至有鼓吹「自治」、「独立」的本土激进主义者参加立法会和区议会选举,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底线的行为。

香港的一切组织和个人,都要遵守基本法的规定,不拥护基本法的候选人,必须禁止参选立法会和区议会。没有力量能够改变「一国两制」继续存在和发展,要维护国家发展、领土统一,应该尽快在香港进行相关立法。

「一国两制」是前无古人的新事物,因此在实践中遇到一些困难、挫折、停滞都是正常的,这亦说明了「一国两制」有高度灵活的制度弹性。国家是香港的后盾。香港要不忘初心,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成果,做好超级联系人的角色。

北京大学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饶戈平:优先健全五方面法律机制

社会出现了一股背离「一国两制」方针的政治风潮,矛头直指基本法确立的特别行政区制度,局势堪忧。破局之道,即在重归和坚守基本法,因为基本法本来就是中央和香港之间、香港社会各界之间最大的法律共识。坚守「一国两制」和基本法就是把握了走出困境的正确方向。

要坚持用基本法来衡量是非曲直,从基本法去寻求法律准绳。基本法有必要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和完善配套的制度机制,可以优先考虑健全完善中央全面管治权、国家安全等五方面法律机制。

清华大学港澳研究中心主任王振民(闭幕式总结):妄图脱离宪制秩序没有前途

基本法诞生这三十多年,宪法、基本法在香港的宪制地位还一直没有完全确立,还有人一直在动摇、在怀疑,这也是香港「一国两制」实践走形变样的表现和原因。前路何所系,法典定乾坤,这个法典就是1982年宪法,因为这个宪法制定了「一国两制」。

必须捍卫宪法和基本法确立作为香港特区的宪制秩序。在这个宪制秩序下,香港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但是在这个宪制秩序之外,那些妄图脱离宪法基本法的轨道去运行自己版本的「一国两制」,甚至脱离中国主权搞香港「独立」都是没有前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